《云南:按全容量并网时间调整光伏上网电价!》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4-04
  • 4月3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能源局发布了《关于云南省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该政策自2023年4月1日起执行。通知显示,为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光伏发电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升能源保供能力,云南省对新增合规光伏发电项目全电量纳入市场统筹。

    要求对2021年1月1日—2023年7月31日全容量并网的,上网电量执行燃煤发电基准价。

    2023年8月1日—12月31日全容量并网的,月度上网电量的80%执行燃煤发电基准价,月度上网电量的20%可选择自主参与清洁能源市场化交易或执行清洁能源市场月度交易均价。

    对于上述时间段内,已发电但未全容量并网的,月度上网电量暂按清洁能源市场月度交易均价结算,待全容量并网后,根据全容量并网时间对差额部分进行清算。

    电价疏导方式方面,要求2023年4月30日前清洁能源市场月度交易均价与执行燃煤发电基准价之间的差额,暂由电力成本分担机制进行疏导。

    2023年5月1日—12月31日清洁能源市场月度交易均价与执行燃煤发电基准价之间的差额,85%暂由电力成本分担机制承担,15%由工商业用户月度用电量超过年度交易当月签约电量的部分按电量等比例承担,用户分担金额超过0.02元/千瓦时的部分由电力成本分担机制承担。

    此外,云南省还要求积极推广绿色电力交易,具备条件的新增新能源市场化交易可纳入绿色电力交易范畴。

  • 原文来源:https://solar.in-en.com/html/solar-2421273.shtml
相关报告
  • 《云南省首个“橙光互补”示范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7-16
    • 目前,云南省首个“橙光互补”示范项目——云南玉溪新平漠沙13.5万千瓦农林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持续为云南省绿色能源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当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 项目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漠沙镇境内,预计建设光伏场区总用地面积3200亩,规划装机容量135兆瓦,额定容量约为166.8兆瓦,容配比约为1.24,拟为光伏电站配备10%/2小时储能系统,储能容量15兆瓦/30兆瓦时。项目施工内容包括光伏区、35千伏集电线路、110千伏升压站及监控中心、储能系统、送出工程、对侧变电站改造等工程,规划以110千伏线路电压等级接入电网。 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认真研究区域土质特性,采用无人机吊装光伏组件、支架、混凝土等来提升施工效率,进一步确保了光伏组件的精准安装和电站布局的最优化。同时,项目团队通过农林光互补的“灌区+光伏”模式开展建设工作,将果园种植业与光伏发电有机结合,利用成熟果园空间铺设光伏组件,高效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双绿色生态开发模式,这一举措既提升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又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增长。 项目建成投用后,预计每年可产生约2.12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6.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1.8万吨、二氧化硫约2133.9吨、氮氧化物约2809.99吨,将有力推动地方经济绿色发展、优化能源结构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推动当地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 《云南省双柏县石头村106MW光伏项目并网》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2-27
    • 12月26日上午8时8分,云南省双柏县石头村 106MW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   该项目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是中核汇能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第一个投资自建项目,项目规划装机容量106MW。于2023年7月14日开工,12月26日并网,全容量并网发电后预计实现年均上网电量约1.8亿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万余吨,相当于增加植树近8万棵,增加造林面积129公顷,具有积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项目协调难度大、施工困难多。云南公司与地方政府、电网公司及参建单位通力合作、多线并进,聚焦施工安全管理、送出线路建设、对侧间隔改造、主材设备运输、质量监督检查等关键环节,积极克服材料运输、施工环境艰苦,工期紧张等困难。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全力抢抓工期,缩短项目建设时间,确保按时投产并网发电。 该项目的投运为公司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和地方新能源建设注入了新动能。未来,云南公司将认真践行“协同有我、奋进中核”的精神,以协同破藩篱、以协同聚合力、以协同创一流,践行“务实、高效、创新、共赢、清正”的企业文化,持续高效推进其余项目落地,以实际行动践行国家“双碳”目标,履行好央企使命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