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的2020年和不怎么奇幻的光伏行业》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6-02
  • 2020年,对于光伏来说,本应该是充满希望和变化的年份。

    未曾想到的展开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2020年的元旦,当笔者和同事猫在伊斯坦布尔的宿舍里跨年,一边吃着土耳其烤肉一边怀念火锅的时候,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即将来临的新年会如此奇幻。澳洲山火,英国脱欧,科比坠机,这些“大新闻”在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面前也一下显得微不足道了起来。2020年的展开出乎意料,全世界70亿人,每个人的人生都因为这场疫情发生了深远的变化,光伏行业以及身在其中的从业者们,当然也不会例外。

    2020年,对于光伏来说,本应该是充满希望和变化的年份。两年前的“531”大洗牌之后,活下来的企业在2019年逐渐恢复了元气;日趋成熟的PERC技术在养肥了一批硅片厂、电池厂之余,更推动了行业整体成本的快速下降,日思夜想的平价上网在各个国家逐渐成为现实;行业头部的企业家们在遐想,随着硅片产能的充分释放,成本会进一步下降,光伏发电全面挑战传统能源的时代行将到来;行业其他随大流勉力活到今天的小伙伴们,本来已经准备好了瓜子花生小板凳,静观隆基大战中环的好戏,待166和210决出胜负的时候,借机改造自己那些颇显老旧的生产线;行业里的技术宅们,也正在潜心修炼HIT技术,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再现单晶PERC淘汰多晶电池的辉煌。

    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一系列美好的遐想戛然而止,用时髦的话来说,时间线发生了变动,拐点到来了。

    停顿的市场和停不下来的扩产

    今年随着疫情的爆发,各个光伏市场呈现出两个利好现象:一是存量项目顶着疫情在抢装,二是屋顶项目占比扩大。

    一季度末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大爆发,全行业的供应、物流、招工等等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尽管如此,那些要求在2020年必须完成并网的大型项目丝毫没有暂停或延期的意思。在未来晦暗不明的当下,各个国家的能源政策、补贴政策和税收政策随时有可能做出调整,项目的投资人根本不敢冒风险将项目延期,甚至愿意顶着当下极高的物流费用,争取提前完成并网。这种现象以装机依旧享有一定补贴的欧洲和美国市场最为典型,这两个主要市场的抢装甚至在二季度末引发了一波小高潮,让国内过剩的产能一度吃紧起来。而在以中东,南亚为主的二线市场,随着光伏产品价格下降,业主自建电站省电费的业务模式在财务模型上变得可以操作,屋顶项目所占的比例在今年显著的扩大,屋顶市场从过去小打小闹的分销市场,一跃成为了规模可观的GW级市场,更是在今年养活了一大批自有品牌认证不强,无法参与大型电站项目竞争的中小厂。

    虽然市场有利好的消息,但是在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整体市场是很难指望较大起色的。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统计,2019年是全球光伏装机历史最高的一年,装机总量达到了113.7GW。而对于2020年的光伏新增装机量,IEA在2019年底的预测只是略微下降至110GW,而最新的预测更是下调到了90GW。但今年实际的装机可能比这个数字会更低,这也是光伏行业近十年以来,第一次年度装机量较上一年发生下降。按照这个数字来看的话,中国目前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各个环节的产能供应全球市场的需求绰绰有余,甚至各个环节排名前十的厂家产能相加,就已经足够供今年的全球新装电站使用了。眼下最紧要的问题,来自长远的市场需求。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市场,对于2021年的装机政策和装机量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预期,而新项目的审批更是遥遥无期。可以预见的是,如果疫情没有快速好转的迹象,全球经济增长会经历相当长时间的停滞甚至萎缩,而较大概率2021年开始,所有的主要市场会逐渐停止对光伏项目的补贴,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非常大。

    有一句老话说的好,“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虽然市场的不确定性摆在眼前,虽然10年前疯狂扩张硅料惨死的厂家还尸骨未寒,国内的光伏玩家们,特别是硅片和电池厂,依然顺着熟悉的剧情和套路开始了新一轮大张旗鼓的扩产。这一次的扩产规模超过以往历年扩产规模的总和,新增产能项目如果规模不到5GW,甚至不好意思拿出来和同行说,一个充满诱惑的声音又双??一次在企业大佬、投资人、股东的脑海里反复回荡,让各个公司咬紧牙关,增加产能:“这次一定是最后一次赌命扩产了,这次扩产完了行业就稳定了,就可以做到拥硅为王/拥硅片为王/拥电池为王/拥组件为王了”。

    除了让人遐想连篇的产业垄断地位,更多的企业是在扩产和升级改造的大潮中身不由己。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固然不一定能活下来,但是最后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会死,这几乎成为了光伏扩张和技术升级的准则。再加上今年硅片规格变更带来的产能淘汰效应,扩产升级后的企业虽然会为了扩产下一笔血本,但是扩产之后产能大,产品功率高,整体成本低,在各个环节都对旧产能形成碾压,市场占有率几乎是手到擒来。正因为如此,行业内只要有一个人在扩张,在升级,就逼着其他所有的玩家只能一起加注,争取留在牌桌上,毕竟这时候弃牌的代价已经大到无法承受了。在走错一步是万丈深渊,走慢一步是万劫不复的情况下,留给各个企业的选项其实并不算太多。

    还能怎么办,只能相信明天,相信自己一定是活下来的那个人,硬着头皮上吧!

    一个不怎么奇幻的未来

    2020年已经过半,虽然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但是对于各个光伏厂家来说,日子似乎还过得下去,订单没有往年好,但是至少还能吃个半饱,在旺季客户居然还会拿着钱催促发货。各个公司的财务报表拿出来也不算太糟糕,甚至和其他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相比还相当亮眼,在这样的年景里,日子能够过的下去,照理说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我们先把这个话题放在一边,其实,今年除了新冠疫情,世界上还发生了几件值得一提的事情:一是美国对华为展开了全面的制裁,要求所有芯片企业停止向华为提供芯片;二是川普签发了总统令,禁止敌对国(其实主要就是中国)为美国大型电力系统提供服务;三是美国多次向荷兰施压,禁止ASM向中芯国际出售光刻机。这三件事其实是一件事,就是中美的全面竞争正在加剧,而美国正在拉拢更多的伙伴,一起向中国施压。光伏行业更是中美贸易战的前线地区,欧洲对中国的双反一直到去年才落下帷幕,而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的重税到现在还未有松动的迹象,就连印度、土耳其这样的国家,也纷纷举起关税大棒,对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制裁。(笔者更是因为欧美的双反,在海外连续建了两个工厂,待了将近10年。)可以说新冠疫情虽然是今年的大事件,但是中美的全面竞争和贸易战,才是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主旋律。

    对于中国的光伏行业来说,一个不太令人愉快的事实,是除了中国以外,大部分主要的光伏市场,在贸易战当中都是站在中国的对立面的。当贸易战进入白热化,各个国家必须选择中国或者美国进行站队的时候,欧洲、印度、包括目前新兴的南美和一些东南亚国家,极大概率会站在美国一边。笔者估计,欧洲对中国的光伏产品重新启动双反调查,最快今年,最迟明年就会发生。而中国厂家的大部分产能,特别是新增产能都集中在中国国内,这对于国内厂家,尤其是组件厂和电池厂来说,无疑是很不利的,一旦国际贸易政策有所变化,整个行业的巨大产能卡死在国内,被一锅端的风险巨大。

    另一方面,2020年的市场虽然好像波澜不惊,但是其实在酝酿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如之前提到的,各个主要市场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对于2021年的装机和政策只字不提,2020年全球电力需求大概率是负增长,如果新冠疫情在2020年底再卷土重来一波,2021年的光伏装机量极有可能是断崖式的下跌。同一时间,国内厂家今年新增的产能会在2021年集中释放,设备开始提折旧,银行贷款开始还本付息,产能的释放和需求的下降相叠加,行业的困难可想而知。更何况欧美政府对中国主要支柱产业的政策,一向是“趁你病要你命”,这个时候如果欧洲和其他新兴市场乘机重启双反,那中国光伏企业所面临的,可能是整个行业出现以来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危机,这样的未来不但一点也不奇幻,可能还以超过大家预期的速度,摆在每一个光伏企业的面前,一步一步,一点一点的成为现实。这一次,狼真的来了!

    结语:论持久战

    作为一个在光伏行业将近10年,目前还在其中耕耘的从业者,笔者当然由衷的希望,自己上文中所提到的都是虚无缥缈,危言耸听的幻想,新冠疫情能快速的过去,中美贸易战能在短期内平息,光伏产品在今年升级换代,成本进一步下降,市场进一步扩张,行业快速的恢复一片欣欣向荣。当然我们也要坚信,这一切终将过去,光伏的前景终究是光明的。但是这都无法掩盖眼下的危机,如果上面所说的种种都被不幸言中,行业环境从明年开始急剧恶化,我们又该如何呢?

    这个时候,我想大家应该拿出毛主席在1938年所写的《论持久战》,仔细的再读上一遍,其中的很多理论观点,套用在今天的贸易战上,套用在整个光伏行业的未来发展上,不但毫不过时,还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行业是不会消亡的。这一点估计可以得到所有人的共识,不论市场环境如何差,贸易战怎么打,都只有做死的企业,没有做死的行业。前进的道路可能是曲折的,但是总有人会走下去,中国光伏行业不断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新能源的明天一定是美好的。

    第二,困难是会长期存在的。不管是新冠疫情,还是中美的全面贸易战,目前看起来都还远没有到达高潮,更没有结束的迹象。期望所有的困难和矛盾在几个月内奇迹般的都消失,这样的想法即不现实,也很危险。不管是新冠疫情还是贸易战,虽然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但是这个胜利不会快速的到来,这也会是整个光伏市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要面对的现实,甚至对于行业内希望做到专精的各个龙头的企业来说,也不太会在几年内,快速的决出胜负,在自己在行的环节形成一定的壁垒或垄断,整个行业成熟的稳定下来的过程也许远比想象的要长的多。

    第三,只有追求进步才能面对困难。在市场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很容易就让人产生怠惰的情绪,不再追求进步,想要看看情况再说。在危机当中,这样的想法其实是最为危险的,不管是今年如火如荼的扩产,还是166、180或者210的全面技术改造,虽然看起来风险极大,但是可以肯定的说,最后活下来的企业一定是选择一条看起来艰难的道路却继续走下去的企业,而不是按兵不动的企业,往前一步可能是万丈深渊,但是往后一步一定尸骨无存,这在行业中几乎是一条真理。

    第四,不要无畏的拼命,要打运动战,以空间换时间。笔者依然记得在2013年,欧洲刚刚执行双反的时候,国内大量的组件厂家顶着负毛利接单,哪怕亏钱也要维持工厂的运转,这样的选择在当时企业现金流断裂,几乎是生死存亡的关头可能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在打持久战的背景下,这样做就会变成无畏的消耗和拼命。贸易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国内巨大的光伏产能绝不是靠扩大内需,或者一定阶段的亏本甩卖就可以消纳的。这种时候理智的选择是将产能移出中国,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并且根据贸易规则的调整不断的做出新的部署和变化。如果未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举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我相信也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光伏企业将产能大规模的开始外移,而最终笑到最后的,也一定是在中国和境外能够灵活调配产能的企业。

    最后,这是一场活下来就是胜利的持久战。光伏行业,甚至其他所有的行业都是如此,活下来就是胜利,而最后活下来的人,一定是不分昼夜,辛勤工作的人,一定是努力提升自己的人,一定是居安思危,并敢于冒险的人,一定是有过硬技术储备的人……最终,投机的人可以胜利一时,绝不会胜利一世,成功的秘诀,诚如稻盛和夫所说:“如果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就绝不可能取得成功,更不会有出色的表现”。

    走到最后并获得最终胜利的,一定是热爱自己工作的光伏人。

相关报告
  • 《2020年 光伏价格将血战到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1-25
    • 血战到底,是四川麻将的一种打法。2020年血拼完价格之后,光伏产业这张牌桌上,不知道还能剩下哪些企业? 一、2020年,组件价格会降到多少? 2020年光伏组件价格肯定要下降,但会下降多少? 根据调研机构PVInfolink的数据,当前: 多晶组件的报价在1.53~1.7元/W,主流价格为1.62元/W; 单晶组件的报价在1.68~1.82元/W,主流价格为1.77元/W; 根据光伏們的报道,近期两个2020年供货的集采开标价格如下表所示。 难道,从11月中旬到2020年上半年2个月的时间里,组件价格将快速下降?其中,多晶组件从1.62元/W降低到1.5元/W,单晶组件将从1.77元/W降低到1.63元/W? 这市场还有较大量支撑的情况下,这样的价格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从历年的组件价格变化来看,年尾的价格都要大幅低于年初的价格。这还是2019年呢,就出现多晶1.48元/W和单晶1.63元/W的价格,到2020年底,组件会到什么价位? 二、组件面临的红海市场 企业报出如此低的价格,可能是已经隐隐感受到2020年组件市场空前的竞争压力。 2020年,组件企业的竞争压力有多大? 1、2020年全球组件总需求预期140GW 根据CPIA的统计数据,2016~2018年,中国组件的总产量分别为53.7GW、75.04 GW、85.7GW,占全球总产量的75.63%、70.13%、72.02%。 根据各个机构的预测,2019年2020年全球组件总需求预期为130~140GW。若按照国内组件企业占70%~80%的市场份额,则2020年留给国内组件企业的最大市场需求预期为110GW。 2、2020年国内组件总产能超过200GW 1)国内至少有近百家组件企业 之前光伏变迁见证者曾经对国内大小光伏组件企业的产能进行了统计,梳理出目前运营的企业至少有93家!到2020年,这93家的总产能有多少尚不清楚,我们只看看几个头部企业。 2)6家大厂产能达到90GW 根据几个大厂的公开资料,2020年组件的产能预期如下: 晶科、乐叶将达到20GW,天合、阿特斯将达到15GW,东方日升、晶澳都将达到10GW。仅仅这6家的产能就达到90GW! 3)2020年全国组件总产能超过200GW 除了上述6家企业,剩下的87家,2019年的总产能超过110GW。 200GW的产能供给,同比提升了不超过110GW的总需求,平均产能利用率将不超过55%。 如此大的供需差异下,组件市场明年必然会面临一场血战! 可以预见,尾部的一些产能不足1GW的组件企业,约55家,合计总产能约25GW,大部分将很快面临停产! 剩下不足40家组件企业,仍然有175GW的产能,远远大于需求。 三、应用端去补贴,倒逼上游降价 2020年将有大量的平价上网项目,即使有补贴,补贴额度也会很低。 据了解,部分央企已经将平价上网光伏项目的收益率从常规的8%下调到7%。在此情况下,大家对初始投资的控制,严格到1分/W的精细度!投资略微高一点,收益率可能就无法达到要求。 整个光伏电站投资中,最有成本下降潜力的就是光伏组件了。因此,投资业主对组件价格会格外的敏感,到了锱铢比较的程度。 一方面组件产能严重供大于求,一方面组件价格不下降项目就无法投资。在此大背景下,各组件企业要保证出货量,也只能拼价格。 目前,对于多晶组件来说,封装成本已经等于、甚至高于电池片成本;而封装成本是不会下降的。因此,只有通过高效化,不断的提高组件的“功率密度”,实现相同封装成本封装更多瓦数,来摊低单瓦封装成本。因此,2020年多晶的占比将会大幅降低。 2020年底,主流的单晶光伏组件,价格将会降到多低?下表是最近三年高效单晶组件价格的对比。 其中,2017年的年初价格用了是2017年4月份报价;2019年年尾价格用的是2019年11月报价。 现在就已经有1.63元/W的报价出来,年底到1.6元/W以下应该是预料之中,但1.6元/W往下多少就不好说了。 四、硅片,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组件价格不会凭空下降,必须要有上游的配合。上游价格下降,最终传导到组件环节,实现价格下降。 2019年三季度,单晶PERC电池片产能大规模释放正好赶上最近五年间国内最淡的淡季,从6月底开始,价格短时间内迅速下降;这一趋势也很快传导到单晶组件环节,7月底开始,单晶组件价格开始快速下降。 未来,组件价格下降的空间,将主要从哪个环节产生?硅片,可能是2020年率先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2019年,单晶硅片的供应一直相对紧张,在电池片、组件价格大幅下降的同时,单晶硅片价格坚挺,如下图所示。 2020年一季度,将有大规模的单晶硅片投产,产能几乎要翻一番。如此快速的产能投放,必然带来价格的下降。 大硅片的应用、硅片环节利润率的下降,都会给下游组件带来价格下降的空间。 五、质量!质量!质量! 质量!质量!质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降价是必然,但一定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价。前几年,有的企业为了降本,不惜采取了很多“偷工减料”的方式,如:采用便宜的背板,采用无边框的组件。 在近期的一些调研中,这些便宜的背板、无边框的组件,给组件企业带来无穷尽的后患,也给投资业主带来巨大的收益损失。 光伏行业是个技术迭代非常快的行业。没有合理利润,企业无法保证售后,无法投入研发;企业必须要有合理的利润! 请大家都在保证质量、保证一定利润的情况下,再血拼价格! 血战到底,是四川麻将的一种打法。2020年血拼完价格之后,光伏产业这张牌桌上,不知道还能剩下哪些企业?
  • 《光伏行业:2020年光伏新政落地 全年需求保持乐观》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3-11
    • 事件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0年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方案》,明确2020年光伏补贴总额度15亿元(户用5亿、竞价项目10亿),平价项目4月底前报送,竞价项目6月15日前报送。我们认为政策整体符合预期,政策落地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加快国内光伏项目实施。我们对2020年国内光伏需求保持乐观。 政策延续2019年政策框架,补贴对应30GW装机 补贴总额度15亿元,其中户用光伏5亿、竞价项目10亿(含地面电站和工商业分布式),与前期征求意见稿一致,符合预期。竞价项目配置方法、户用光伏管理办法延续2019年政策框架。补贴标准,按照发改委价格司最新征求意见稿方案,一、二、三类资源区地面电站指导电价为0.35、0.4、0.49元/kWh,工商业分布式补贴上限为0.05元/kWh,户用光伏度电补贴为0.08元/kWh。预计价格司3月份正式出台电价方案,电价和补贴变化不大。竞价项目按0.04元/kWh的度电补贴测算可贡献23GW以上的新增装机。户用光伏按0.08元/kWh补贴测算对应6GW规模,考虑到缓冲期预计可贡献7GW新增装机。15亿补贴额度可对应30GW以上装机。 光伏平价上网进一步推进,4月底前上报新一批平价项目 随着光伏成本下降,平价上网进一步推进。政策强调积极推进无补贴平价上网项目建设,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组织平价项目实施,4月底前报送能源局。2019年第一批平价项目共申报14.63GW,根据申报情况,9.1GW项目于2020年前并网。预计新一批平价项目也将在年内贡献部分装机,预计2020年平价项目贡献10GW装机。 竞价项目准备时间充足,全面平价前最后一年,参与热情有望超预期 今年政策出台较早,竞价项目要求于6月15日前上报,准备时间充分。而2019年5月底政策出台,7月初完成申报,留给项目的准备时间仅1个月,造成了大量无效项目申报及大量有条件的项目来不及申报。从而使得2019年下半年年竞价项目表现低于预期。今年竞价项目准备时间超过3个月,有利于有竞争力的项目前期准备及测算申报,因此2020年竞价项目完成率可能显著高于2019年。而2021年起国内有望全面平价上网,2020年大概率是有补贴的最后一年,业内参与热情有望超预期。 预计全年需求平稳,新增装机45-50GW 受疫情影响,电站项目复工延迟,从而也影响竞价项目并网。能源局进行政策解读时明确2019年未完成竞价项目补贴退坡节点延迟,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随着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未来需求有望复苏。遗留竞价项目、户用光伏等维持二、三季度需求,竞价项目需求于四季度爆发。全年新增装机有望保持平稳,我们预计全年国内新增装机45-50GW,同比增长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