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提出艾滋病治疗新思路》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2-06-26
  •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日前发布消息说,该校学者领衔的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艾滋病治疗新思路。

    若发展成熟,未来有望通过一次性药物注射治疗艾滋病。

    据团队介绍,这种疗法主要通过基因编辑改造B细胞,B细胞负责产生针对包括细菌和病毒在内的多种物质的抗体。经改造后,B细胞能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艾滋病病毒的中和抗体,从而将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清除。

    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CRISPR基因编辑工具对实验动物体内的B细胞进行改造,将编码抗体基因准确引入B细胞基因组中的目标位点。所有接受这一疗法的动物都产生反应,其血液中产生大量的目标抗体。进一步的体外检测显示,这些抗体能有效对艾滋病病毒产生中和作用。

    研究主导者之一阿迪·巴泽尔介绍说:“当经过改造的B细胞遇到艾滋病病毒时,病毒会刺激B细胞进一步分裂,所以我们利用艾滋病的致病原因来战胜艾滋病。而且如果病毒发生变化,B细胞也会发生相应改变以战胜病毒。”

    研究人员说,希望利用这一新思路,未来数年内开发相关疗法,用于治疗艾滋病及其他疾病。

    相关论文已发表在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d0bde301375f.html
相关报告
  • 《HPTN 052艾滋病治疗研究》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李越
    • 发布时间:2012-03-13
    • 《科学》杂志近日评出2011年度10大科学突破,一项名为HPTN 052的艾滋病病毒(HIV)临床研究位列首位。HIV预防临床研究项目“HPTN 052”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麦伦.科恩(Myron S. Cohen)教授领衔。 这项HPTN052研究对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功效进行了评估了解它在伴侣双方一方感染有艾滋病病毒而另一方没有感染的情况下,是否能够阻止病毒的性途径传播。本次研究显示,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早期治疗的患者,其传染率至少降低了96%。这项研究得到了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院的资助,这一机构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一部分。
  • 《艾滋病治疗手册》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李越
    • 发布时间:2005-01-26
    •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于1981年最先发现于美国的纽约,洛杉矶和旧金山的患有卡氏肺囊虫肺炎和卡波西肉瘤的男同性恋者中 。随后几年,更多的艾滋病病例被发现于美国的其它城市以及欧洲,加勒比海和非洲。到80年代中期,HIV感染和艾滋病的流行席卷了全球各大洲,其病原也最终被确定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近几年,在非洲和亚洲,艾滋病的发病率和感染率均在快速上升。据有关专家预测,截止到2001年底, 在中国累计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约85万,现存活的艾滋病病人约8-10万。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临床上多采用综合治疗:即抗HIV 治疗、预防和治疗机会性感染、增加机体免疫功能、支持疗法及心理咨询。其中以抗病毒治疗最为关键。抗病毒治疗可能取得的效果是:最大程度的抑制病毒复制,重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感染者生活质量,从而降低与减少与HIV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如何进一步提高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如何正确应用抗病毒药物,如何对待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性、毒副作用、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用药量的负荷、服药次数、方便程度等,是临床治疗中医生们经常面对的问题。希望这本手册能为临床医生在对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工作中提供参考,也欢迎大家提出建议和意见。 本手册仅供参考。随着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逐步深入,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手册将会日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