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自含澳大利亚在内的9个国家、17位专家提议建立开放获取式全球水下生物声音库(GLUBS),以监测不断变化的环境并为海洋保护提供信息。声音库包含鲸鱼等哺乳动物以及无脊椎动物、鱼类和甲壳类动物的标志性声音,其中许多动物习惯于夜间活动,还有一些难以被发现,这使得通过图像监测变得困难。
该研究团队《生态学与进化前沿》(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上发表论文,呼吁今年举办一次研讨会,将海洋科学家与数字专家聚集在一起,以实现这一目标。论文主要作者、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Australian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AIMS)海洋声学科学家Miles Parsons博士认为建立全球水下声音库,倾听海洋、咸水和淡水中的生命,使科学家能够监测生物多样性、分布和丰度,并确定新物种。利用生物水下声学特性,可以表征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状况。总的来说,现在全世界有数百万个录音时长可以用来评估。随着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下降,以及人类活动对水下声景的改造,人们需要在水下动物声音可能消失之前记录、量化和确定它们的来源。
除了发出交流的声音外,许多水生物种在进食、游泳和爬行时会产生“被动声音”,这提供了有关生态系统的重要信息。该团队提出的平台将整合和扩展世界各地的现有库存,以提供已知和未知生物声源的开放参考库。它将包括一个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训练平台,用于检测和分类声音,允许科学家开发物种分布图。
洛克菲勒大学科学家Jesse Ausubel博士认为,人工智能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鱼类声音。在大约25万种已知的海洋物种中,科学家认为所有126种哺乳动物、至少100种无脊椎动物以及3.4万种已知鱼类中的1000种都会发出声音,在将来通过声音还会发现数千种生物。(於维樱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