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位列 全球高校第12位 2017年最新自然指数更新》

  • 来源专题:高校动态信息监测平台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7-02-24
  • 2月22日讯 自然出版集团日前更新了最新的自然指数,南京大学位列全球高校第12位,亚太地区第3位,并持续位居大陆高校第2位。此次自然指数更新统计时间段为2015年12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   在化学领域,南京大学位列全球高校第3位,大陆高校第2位;物理学领域位列全球高校第15位,大陆高校第4位;地球科学及环境领域位列全球高校第24位,大陆高校第1位。   自然指数是自然出版集团向全球科学界成功推出的一项创新指标。其核心理念是基于全球自然科学领域68种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测量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地区和各大科研机构的某一时段的科研发展水平。   自然指数刊物由全球在职科学家所组成的两个独立评选小组选出,分为物质科学小组与生命科学小组。自然出版集团将68种期刊划分为化学、物理、地球与环境、生命科学四个领域。其中化学18种期刊,物理22种期...

相关报告
  • 《2017年最新自然指数更新 南京大学位列全球高校第12位,大陆高校第2位》

    • 来源专题:高校动态信息监测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7-02-24
    • 日前,自然出版集团更新了最新的自然指数,南京大学位列全球高校第12位,亚太地区第3位,并持续位居大陆高校第2位。此次自然指数更新统计时间段为2015年12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相较于自然指数排行榜(Nature Index Tables 2016)中WFC情况,全球高校前20位中除四所中国高校持续增长外,国外高校普遍处于负增长情况。可以预见的是,即便增速放缓,南京大学在未来自然指数排行榜Nature Index Tables 2017中表现仍将进一步提升。 在化学领域,此次更新南京大学位列全球高校第3位,大陆高校第2位;物理学领域位列全球高校第15位,大陆高校第4位;地球科学及环境领域位列全球高校第24位,大陆高校第1位。 全球高校情况 亚太地区高校情况 大陆高校情况 化学领域情况 物理领域情况 地球科学及环境...
  • 《最新全球学术排名 | 中国科学院全球第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全国高校第》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07-06
    • 2020年7月5日,Nature 指数公布了2019年5月1日到2020年4月30日大学/机构排名,也就是说最新的一期机构/大学的学术排名正式出炉。 在全球大学/机构综合排名中,中国科学院位居榜首,其次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学术领域蝉联高校第一,另外有21个大学/机构顺利挺进全球前100名,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再次进步,史上排名最优;兰州大学表现卓越,顺利进入113名。 在全球生命科学领域排名中,美国占有了绝大部分优势,前10名独占了7名; 对于中国大学排名而言,前10名全部是老牌名校,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等; 对于中国生命科学领域排名,中国科学院位居第一,之后就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华大基因(BGI)继续保持强势,进入了中国生命科学领域50强;山东大学表现出色。由于调整了杂志的组成,农业类的大学排名有很大程度的上升,如中国农业大学。 总体而言,中国经过近20年的发展,科研实力不断的上升,在后续会表现的更好。 01 全球大学/机构综合排名 对于全球大学排名,我们发现,中国科学院已经连续多年盘踞着榜首的位置,哈佛大学及马克思普朗克协会紧随着其后。在全球大学前100名中,中国有21名大学/研究所进入,分别是:中国科学院(第1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8名),北京大学(第12名),清华大学(第13名),南京大学(第14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第15名),浙江大学(第21名),,上海交通大学(第32名),中山大学(第34名),复旦大学(第35名),南开大学(第41名),四川大学(第46名),武汉大学(第47名),苏州大学(第49名),华中科技大学(第56名),吉林大学(第60名),厦门大学(第62名),天津大学(第67名),南方科技大学(第75名),湖南大学(第76名),华东师范大学(第85名)。 有6所大学/研究所进入前20强,已经非常的不错,这也在侧面说明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快速的进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学术领域蝉联高校第一,南方科技大学首次进入前100名,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再次进步,史上排名最优。 02 全球大学/机构生命科学领域排名 对于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在前10名中,除了马克思普朗克学会(第4名),中国科学院(第5名),牛津大学(第9名),其他机构都是美国的,这也说明美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实力非常的强健。 另外,在前100名当中,中国共有8个机构/大学进入,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 复旦大学,中山大学。 03 中国机构分析 对于中国而言,经过细分可以知道,中国在化学及物理学领域比较出色,但是生命科学及地球/环境领域比较薄弱,后期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在中国,排名前10名机构/大学分别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 总体而言,中国经过近20年的发展,科研实力不断的上升,在后续会表现的更好,兰州大学顺利进入中国学术领域30强。 最后,发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提升最为明显。 04 中国大学/机构生命科学领域排名 在生命科学领域,我们知道中国科学院位居第一,而后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有趣的是,华大基因(BGI)继续保持强势,进入了中国生命科学领域50强。 由于在2018年6月份增加了Plant Cell 杂志,这对于农学院校有一定的优势,故在生命科学领域,可以看到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排名明显上升。 自然指数介绍 自然指数于2014年11月首次发布,追踪高质量自然科学期刊所发表的科研论文的作者信息。自2018年6月起,纳入指数的期刊数量已由68本增至82本。 自然指数采用两种计算论文产出的方法: • 论文计数 (article count/AC) - 不论一篇文章有一个还是多个作者,每位作者所在的国家或机构都获得1个AC分值。 • 分数式计量(fractional count/FC)- FC考虑了每位论文作者的相对贡献。一篇文章的FC总分值最多为1,在认为每位作者都有相同贡献的情况下,所有作者共享分值。例如,一篇论文有十个作者,则每位作者的FC得分为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