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艾滋病感染者逾百万 20岁至29岁年龄组占53.6%》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 李越
  • 发布时间:2006-11-22
  • 据新华社昆明2006年10月16日电去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报告HIV感染者40560例,但有关专家估计中国艾滋病实际感染者已达104万,其中已经死亡的约20万。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戴志澄在16日举行的中国红十字会艾滋病防治项目交流会上公布了这一数字。去年中国HIV/AIDS疫情报告显示,在现存三种传播途径中,以经血液传播为主,其中因静脉注射毒品感染的占63.7%,经性传播感染的占8.1%,其余的占10.8%。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20岁至29岁年龄组占53.6%,感染人数排在前三位的省区为云南、新疆和广西。西部地区以吸毒人群为主,中部地区以既往有供血(浆)史者为主,东南部沿海地区或大城市以性病病人和暗娼为主。
  • 原文来源:http://www.scdc.sh.cn/include/view.asp?id=1162&news=1
相关报告
  • 《我国艾滋病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李越
    • 发布时间:2012-12-24
    • 今年的12月1日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记者从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工作专题媒体通气会上获悉,2012年1~10月全国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8802 例;截至2012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92191例,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383285例。   据悉,性传播已成为我国艾滋病疫情的主要途径,男男同性性传播比例上升明显,局部地区和15~24岁青少年、50岁以上老年人感染数逐年上升,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死亡人数增加。   记者从通气会上了解到,在艾滋病药物治疗方面,美国FDA批准了6大类20多种治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其最大的特点是新药物的出现增加了抗病毒的功效,同时也减少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吃药带来的毒副反应。随着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广泛应用,感染者可以通过主动治疗来减少艾滋病对身体的伤害,特别是感染多年的感染者。   另据介绍,根据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到2015年底,我国艾滋病新发感染数将比2010年减少25%,艾滋病病死率下降30%。(来源:中国网安徽中医频道 记者赵玲)
  • 《孕产妇艾滋病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李越
    • 发布时间:2012-12-25
    • 探讨影响我国孕产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1:2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病例来源于2005年11月至2007年1月在新疆、河南、云南、广西等地区发现的325名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对照组为同地区、同民族、年龄相差不超过2岁、孕周相差不超过4周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阴性孕产妇共650名.结果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孕产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较小(OR=0.45,95% CI:0.29~0.72),有婚前性行为的孕产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是无婚前性行为者的3.27倍(95% CI:1.59~2.49).有多性伴的孕产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是无多性伴者的4.29倍.有过有偿采供血史的孕产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结论 孕产妇自身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行为特征以及性伴的行为特征都是影响其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因素.孕产妇本人受教育程度低,有多性伴、婚前性行为、有偿采供血史以及其性伴有吸毒、多性伴、有偿采供血史等高危行为,都会增加妇女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