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庆阳供电公司:电力扶贫动力足,照亮乡村致富路》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11-21
  • “去年政府政策好,加上村里农网改造升级了,我就想回来办个合作社,当时犹豫了,今年疫情影响没有出去,看着镇上好几个合作社办得红红火火的,我也下定决心干了!”11月18日,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开展用电回访时,环县合道镇绿健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立军激动地说道。

    杨立军是环县合道镇大路洼人,几代人都是靠力气吃饭,一出去就是好几年。现如今手里有了资金,政府的好政策和优质的用电环境让他决定留在家乡开办合作社,用他的话说“动力电给了他留在家乡奋斗的动力。”

    顺应家乡大好的致富政策,环县车道乡安掌村刘吊掌组的窦建文今年8月也回到家乡,在村里办起了农粮加工厂。等到榨油机、磨粉机等设备购置齐全了,窦建文一拍脑门:“坏了,这沟沟峁峁,动力电肯定没得用!”

    “你看,你这好几年不回家,现在这用电情况都不了解。其实,2016年底咱们全县的所有自然村就全部通上动力电了,而且刘吊掌组去年还进行了农网改造升级,像你这种情况,直接到供电所申请就行了。”供电所台区经理苗德林在得知情况后向窦建文耐心解释着。

    为了解决窦建文粮油加工厂等11个业扩项目的用电问题,庆阳供电公司积极争取资金185.5万元,新建10千伏线路4.34公里,新建0.4千伏线路3.29公里,新安装配变10台容量1100千伏安,及时满足了罗山川乡等4个派出所以及合道绿健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用电需求。

    据了解,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始终坚持把服务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加大资源投入,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以来,投资脱贫攻坚配农网改造升级工程11.53亿元,完成全市47个乡镇129个行政村268个易地扶贫搬迁点配套电网建设任务,满足了567个扶贫车间、种养殖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作坊等扶贫产业用电接入需求。全市农村户均配变容量从2017年底1.48千伏安/户提升到现在2.06千伏安/户,实现了人民群众从“用上电”向“用好电”的巨大转变,为全市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可靠的电力支撑。

相关报告
  • 《大同:光伏照亮致富路》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26
    • 2014年,大同第一块太阳能光伏板落户;2016年,天镇县在山西首家实现贫困村光伏扶贫全覆盖;2017年,大同光伏在全省率先实现智能运维;2018年至今,大同光伏发电收益一直稳居全省前列;2019年,实现全市贫困县区所有贫困村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截至2020年7月底,全市村级电站累计发电量4.47亿度,惠及745个贫困村,6971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一组组数据见证了大同市光伏扶贫的发展历程,一度度电量让农民鼓了腰包。在大同,光伏新能源已点亮越来越多贫困群众的致富梦。 初尝试 显成效 作为全省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大同市,充分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以及良好的电网接入条件,积极抢抓政策机遇,下大力气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把能源革命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光伏产业扶贫的“大同路径”。 光伏扶贫项目启动后,浑源、广灵、天镇等先后上马了一批光伏扶贫项目。其中,天镇县光伏扶贫电站累计发电2074万千瓦时,每个贫困村平均收益20多万元。 越来越多光伏扶贫项目的落地投产,照亮贫困群众的致富之路。到2019年底,大同全市光伏扶贫共建成72座村级电站,建设总投资达到9.34亿元,装机总容量达到12.5万KW,实现了全市贫困县区所有贫困村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 截至2020年7月31日,大同全市村级电站累计发电量4.47亿度,光伏扶贫收益4.07亿元,惠及全市745个贫困村,6971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强措施 保质量 在这过程中,大同市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形成卓有成效的工作机制。其中“五最”工作法起到重要作用。这“五最”是:最好的地块建,项目选址综合考虑海拔、光照、地形等因素,好中选优;最强的队伍干,施工队伍考察资质和业绩,强中选强;最优的产品用,所有的光伏组件选用转换率在16%以上的国内知名品牌,逆变器选用产品效率达到99%以上;最细的管理抓,聘请专业技术总监,严把每一道工序,不定期进行现场核查;最快的速度抢,保质量、抢时间、抓进度,数据接入全省前列。 此外,大同市按照“四个权重”因素分析对电站开展确权到村工作。县、乡、村三级全部建立《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资产信息登记台帐》《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资产确权管理台帐》“两个台帐”,将全市41座单村电站确权到41个贫困村,31座联村电站确权到704个贫困村。电站确权到村让群众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时,大同市还逐步建立完善县乡两级监管的扶贫电站管理机制,做到资产到村、统一运维、公正分配、县乡监管”的光伏扶贫资产管理模式。 布局巧 分配公 在站点布局上,大同市先后探索出地面集中、地面一村一站、地面多村一站等七种模式,在过程管理方面摸索创新出“六个统一”的建设运维管理模式。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统一运维、统一分配。同时,大同运用按村级电站权属规模、村贫困户总量的“因素法”进行收益再次分配,为光伏扶贫在大同市的全面铺开积累了经验。 大同积极实行“五步两公示一审批”分配流程,以户申报、代表大会评议、村初审公示、乡审核公示、县审批五个环节,进行精准评定,实施动态管理,有效增强了村乡治理的公信力和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 据了解,在大同,每个贫困村每年光伏收益达到20多万元,收益可以持续25年左右。截至目前,大同市光伏扶贫累计收益1.69亿元,745个贫困村的贫困人口成为光伏扶贫的受益者。 经过5年集中攻坚,大同市6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光伏扶贫成为贫困群众满意度高、获得感强的精准扶贫措施之一,成为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稳定的经营收入来源、壮大集体经济组织有力的支撑、贫困村集体经济优质的经营性资产。
  • 《光伏照亮致富路》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5-24
    • 光伏照亮致富路 发布日期:2022-05-23· 山西日报 5月21日,方山县积翠镇刘家庄村18兆瓦的光伏电站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该县有75.74兆瓦光伏电站16座,去年结算光伏收益资金5010万元,为全县启动的7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和实施的53个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注入了勃勃生机。(来源:山西日报 肖继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