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制成功寨卡病毒诊断试剂》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16-02-06
  • 为做好寨卡病毒病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出血热室在十二五传染病重大专项“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置和检测技术平台”课题的支持下,已研制成功寨卡病毒病的诊断试剂。该试剂采用检测病毒核酸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寨卡病毒、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用合成的寨卡病毒核酸制备模拟样本,并和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其他相关病毒性疾病患者以及正常人血清标本组成的样本盘对试剂进行了评价。该试剂与国内常见的其他黄病毒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可达100%,可检出10个病毒核酸拷贝,检测灵敏度较高,具有较好的检出限。该试剂的成功研制保证了我国能够及时开展寨卡病毒病病例的诊断与监测,为我国积极应对寨卡病毒病疫情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相关报告
  •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为何“一盒难求” - 体外诊断专区》

    • 来源专题:新药创制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20-02-03
    • 据了解,目前在武汉等地,只有住院和高度疑似病例才能进行“2019-nCoV试剂盒检测”,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而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至少有80家IVD企业都已经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检测试剂盒。 那么,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为何出现“一盒难求”的窘境?是有能力生产的企业太少?还是检测实验室与人员跟不上? 对此,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会长顾兵看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1.春节期间,试剂原料生产车间、物流配送、人员严重不足,试剂盒生产能力有限。 2.物流的短板。很多试剂盒需要冷链运输,但时值春节,运力吃紧。 3.目前,只有4个产品获批,多数试剂盒未取得注册证,一旦出现漏诊情况,后续风险企业难以承担。 4.使用不当容易引起交叉感染。目前使用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需要与PCR仪器连接使用,但PCR仪器同时需要检测多个感染性项目,如果与其他项目同时做则会出现交叉感染的风险,这无疑给实验室带来很大挑战。 5.有相应防护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数量不足。按照国家规定,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归为传染病甲类管理。为避免污染,检测至少要在达到生物安全二级的实验室里做,检测实验室里要有负压设备,气流只能进不能出;实验室的洁净度、通风系统、消毒灭菌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不具备条件去做检验,很可能会出现病毒泄漏的情况,实验室成了污染源。 6.每天检测样本数量有限。1月16日之前湖北省没有试剂盒,还需要将高度疑似样本送到国家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这个周期通常为3~5天。 7.根据国家政策,医院目前无法直接采购新型病毒检测试剂盒,只有疾控中心才有试剂盒。(目前,国家卫健委已经有条件地允许医疗机构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但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三级甲等医院、相关备案的生物安全二级及以上实验室和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 转自生物谷
  •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孕妇患者寨卡病毒诊疗指南》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16-01-20
    • 与埃博拉病毒一样,寨卡病毒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寨卡病毒感染者中,只有约20%会表现轻微症状,如发烧、皮疹、关节疼痛和结膜炎等,症状通常不到一周即可消失。然而,如果孕妇感染,胎儿将受到影响,导致新生儿小头症甚至死亡。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15日发布拉美和加勒比海14国旅行警告,称蚊子叮咬传播的寨卡病毒正引发疫情,公民应慎重前往上述地区,孕妇和计划怀孕女尤须警惕。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19日公布了接诊从出现疫情国家返回的孕妇患者的临床医生的诊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