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_低钙血症在重症COVID-19患者中的表现及预测价值》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6-23
  • 信息名称:低钙血症在重症COVID-19患者中的表现及预测价值

    1.时间:2020年6月22日

    2.机构或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

    3.事件概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在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Public Health发表论文“Prevalence and predictive value of hypocalcemia in severe COVID-19 patients”,该文章旨在探讨低钙血症在重症COVID-19患者中的表现及预测价值。

    文章回顾性调查了COVID-19重症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将107例患者分为低钙组和正常血钙组。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评估低钙血症对不良结果的鉴别能力。低钙组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和D-二聚体水平较高,而淋巴细胞和白蛋白(ALB)水平较低,在性别、年龄、体征和症状、共病和其他实验室指标上无显著差异。血清钙水平与白细胞、CRP、PCT、IL-6、D-二聚体呈负相关,与淋巴细胞、白蛋白呈正相关。低钙血症患者的预后较差,预测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3。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876034120305323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876034120305323
相关报告
  • 《3月4日_降钙素原在区分重症COVID-19患者中的作用》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3-08
    • 1.时间:2020年3月4日 2.机构或团队:维罗纳大学,帕多瓦大学 3.事件概要: 意大利的维罗纳大学和帕多瓦大学的科研人员在《Clinica Chimica Acta》发表论文“Procalcitoni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a meta-analysis”,探讨降钙素原(在病毒感染患者中其值没有实质性改变)是否可能在区分是否患有重症COVID-19的患者中发挥作用。 研究人员在Medline(PubMed界面)、Scopus和Web of Science中进行了在线检索,使用关键词“procalcitonin” AND “2019 novel coronavirus” OR “2019-nCoV” OR “COVID-19”,无日期和语言限制,检索日期为2020年3月3日。作者仔细审查了根据这些检索标准确定的所有文件的标题、摘要和全文,并报告了有或没有严重疾病(定义为需要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或使用机械通气)的COVID-19患者的数据),最终被纳入该篇文章的荟萃分析数据集。审查了每篇文章的参考文献列表(向前和向后引文跟踪),以识别其他可能合格的文档。然后,使用MetaXL软件5.3版进行荟萃分析,以计算其个人和合并的优势比(OR)及其相对的95%置信区间(95%CI)。降钙素原值作为二分变量输入,即低于或高于局部定义的参考范围(通常≥0.50ng / mL)。由于异质性(I2统计)不超过50%,因此最终使用了固定效应模型。 总体而言,最初使用的搜索标准可以识别出27篇文章,其中有24篇在标题、摘要或全文阅读后被排除在外,因为它们没有报告重症COVID-19患者的降钙素原值。可以从所选文章之一的参考文献列表中识别其他文档。科研人员的这项荟萃分析最终包括4项研究,这些研究显示降钙素原值升高与严重SARS-CoV-2感染的风险增加近5倍相关(OR,4.76; 95%CI,2.74-8.29)。发现不同研究之间的异质性中等(即34%)。 尽管最近降钙素原值增高的COVID-19患者总数似乎有限,如最近的一篇文章所强调,该文献的简要荟萃分析结果表明,降钙素原的连续测定可能在预测进化中起一定作用向更严重的疾病发展。对于这个证据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在细菌感染期间,甲状旁腺源性降钙素的产生和释放被极大地放大,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6的浓度升高可积极维持这种状态。然而,这种生物标记的合成受到干扰素(INF)-γ的抑制,其浓度在病毒感染期间会增加。因此,降钙素原值将在几例非并发症SARS-CoV-2感染的患者中保持在参考范围内,从而其实质性升高将反映出那些正在发展为严重疾病形式的患者发生细菌合并感染,以致病情复杂化。科研人员认为目前迫切需要进行其他研究来验证降钙素原在重症COVID-19患者中增加的其他细菌感染来源。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9898120301066
  •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中的性别差异》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3-04
    • 北京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科研人员在med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Sex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findings among pat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and severe condition”,对COVID-19及重症患者在临床表现中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 研究目的:比较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重症患者临床表现中的性别差异。研究方法:科研人员回顾性收集了2020年2月8日至22日诊断为重症COVID-19的47例患者的数据,包括人口统计学、疾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管理,并比较了男女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47例患者中,28例(59.6%)为男性,平均年龄为62岁,其中30名(63.8%)有合并症。最初的症状主要是发烧(34 [72.3%])、咳嗽(36 [76.6%])、肌痛(5 [10.6%])和疲劳(7 [14.9%])。男性降钙素原水平高于女性(0.08 vs. 0.04ng / ml,p = 0.002),N端前脑利钠肽在16名男性(57.1%)和5名女性(26.3%)中增加(p = 0.037),五名男性(17.9%)检测出甲型流感抗体呈阳性,女性中并未检测出该指标阳性。在入院2周期间,由于病情恶化,5名(17.9%)男性和1名(5.3%)女性被重新分类为危重病例。男性死亡率为3.6%,女性为0。4名女性(21.1%)和1名男性(3.6%)康复出院。研究结论:重症COVID-19患者可能存在性别差异,与女性相比,男性的临床状况可能更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