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材料所(筹)光子信息与能源材料研究中心等在光电催化水分解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 Interface modulation of BiVO 4 based photoanode with Bi(III)Bi(V)O 4 for enhanced solar water splitting (《利用 Bi(III)Bi(V)O 4 界面调控的 BiVO 4 光阳极进行光电催化水分解研究》) 为题,发表于催化领域重要期刊 Journal of Catalysis ( Journal of Catalysis 2020, 391, 513-521; IF:7.888 )。深圳先进院马明副研究员与以色列理工邢政博士为共同一作,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杨世和教授与香港科技大学 Haibin Su 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光电催化分解水系统作为优良的太阳能转化体系备受关注,然而其转化效率一直受到光阳极上氧化反应过程迟滞的限制。 BiVO 4 因优良的禁带宽度以及较为合适的价带导带位置成为近来的光阳极材料研究热点,然而其受到严重的内部及表面电荷复合、氧化反应势垒等影响,导致太阳能的转化效率依然较为低下。因此找到针对界面电荷传输提升的解决方案尤为重要。 在此,研究团队阐明了一种在 BiVO 4 光阳极表面通过氧化过程沉积 Bi 2 O 4 颗粒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光电催化分解水实验中。由于 Bi 2 O 4 有着与 BiVO 4 相似的晶体结构,它可以良好的促进两种材料界面间的电荷传输。同时,团队通过增加 Mo 掺杂、碳量子点负载以及 Ni-FeOOH 助催化剂负载,使得 BiVO 4 光阳极获得了 6.7mA/cm2 ( 1.23 V vs. RHE )的光电流响应,以及 2.35% 的偏压转化效率( ABPE , 0.70 V vs. RHE )。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