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钙钛矿新型X射线探测器问世》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1-03-03
  •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7日消息,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使用3D气溶胶喷射打印,开发了一种生产高效X射线探测器的新方法。这种新型探测器可以很容易地集成到标准微电子设备中,从而大大提高了医疗成像设备的性能。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科学月刊《ACS Nano》上。

      这种新型探测器是由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基础科学学院福罗带领的研究小组研发的,其由石墨烯和钙钛矿组成。利用瑞士电子学与微电子科技中心的气溶胶喷射打印设备,研究人员在石墨烯基底上3D打印钙钛矿层。其想法是,在设备中,钙钛矿充当光子探测器和电子放电器,而石墨烯则放大输出的电信号。

      此外,报道称,研究人员使用了甲基碘化铅钙钛矿,由于其引人入胜的光电性能以及低廉的制造成本,最近这种钙钛矿备受关注。

      该研究小组的化学家恩德雷·霍瓦特说:“这种钙钛矿含有重原子,这为光子提供了高散射截面,因此使其成为X射线探测的完美候选材料。”

      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生产的X射线探测器具有破纪录的高灵敏度——比同类最佳医学成像设备提高了4倍。

      “通过使用带有石墨烯的光伏钙钛矿,对X射线的响应大大增加。”福罗说,“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在X射线成像中使用这两者的组合材料,成像所需的X射线剂量可以减少1000多倍,从而降低这种高能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福罗说,钙钛矿-石墨烯探测器的另一个优点是它不需要精密的光电倍增管或复杂的电子设备,因此它让医学成像变得很简单。

      报道称,该项研究中使用的气溶胶喷射打印技术是一种相当新颖的技术,可用于制造3D打印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天线、传感器和薄膜晶体管,甚至还可在特定基材上打印电子产品,如手机外壳。

      除了X光照片外,X射线医疗用途还包括透视、癌症放射治疗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而这种新型探测器易于合成,应用领域更加前沿,可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LED灯、激光器和光电探测器等。

      总编辑圈点

      钙钛矿为人们熟知的应用是制造超高效光伏电池,有时也在晶体管和LED照明等方面发挥优势。不过,其还拥有一项非凡潜力——作为X射线探测器的材料。这是其优异的载流子输运特性和重原子组成架构决定的,相比现有的X射线成像仪,基于钙钛矿化合物的探测器更灵敏且功耗更低,它出色的电荷输运特性以及结构特性,已经被证明是实现直接X射线转换的理想选择。可以预料,在进一步优化后,未来X射线探测器的灵敏度更将轻松上升一个量级。

  • 原文来源: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1-02/19/content_462777.htm?div=-1
相关报告
  • 《阿贡国家实验室开发新型X射线探测器》

    • 来源专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知识集成服务平台
    • 编译者:魏韧
    • 发布时间:2020-09-14
    • 进行X光检查存在因辐射暴露增加癌症风险的可能。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用较低的曝光量生成精确的X射线图像,这要归功于一组令人兴奋的材料。 美国能源部(DOE)阿贡国家实验室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定义了一种基于层状钙钛矿的新型X射线探测器,这种半导体材料也用于如太阳能电池和发光二极管等其他应用领域。这种基于新材料的探测器比传统的硅基X射线探测器灵敏度高100倍,可能很快就会进入各种不同的日常环境。 钙钛矿材料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以喷涂薄膜的形式沉积,这种生产方法与生长大型硅单晶相比,更有利于降低成本。原型的核心钙钛矿材料可以用低成本的溶液工艺制造技术生产。这种高性价比、高灵敏度、自供电的探测器,可以从根本上改进现有的X射线探测器,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应用。 新型钙钛矿探测器还可以探测宽能量范围内的X射线,尤其是在较高的能量下。因为钙钛矿含有重元素,如铅和碘,它们比硅更容易吸收X射线。只要薄膜做得厚一点,外加一个小电压,钙钛矿技术甚至有可能用作伽马射线探测器。 钙钛矿材料的开发和分析由阿贡国家实验室先进光子源APS(beamline 8-ID-E)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装置物理学家Wanyi Nie领导的团队合作开展。材料和薄膜是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制造,并被送到阿贡国家实验室进行掠入射广角X射线散射,提供关于薄膜结晶度的信息,显示了晶体如何在薄膜中定向,这关系到探测器的性能。 研究人员还对薄膜的电荷传输特性与晶体结构和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使用可在测量过程中改变样品温度并进行电接触的特殊平台,理解X光照射在样品上引发的电流产生和传输过程。他们认为,钙钛矿领域可能会继续产生重要的突破。
  • 《新型X射线探测器原子级快照拍摄速度达1000张/秒》

    • 来源专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知识集成服务平台
    • 编译者:魏韧
    • 发布时间:2021-03-16
    • 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使用同步辐射和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研究自然界中最快的过程。这些设施产生非常短的X射线脉冲,“冻结”快速运动,使研究人员得以拍摄清晰的快照。 美国能源部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开发了新一代X射线探测器ePix10k,它每秒可以捕获1000张快照,还可以处理能量更强的X射线,灵敏度提高了3倍,分辨率高达到200万像素。该相机由两个核心部分组成:光敏传感器和专用集成电路(ASIC),后者处理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赋予相机独特的性能。 ePix10k将成为Linac相干光源(LCLS)X射线激光器的有力工具,并且还将惠及其他设施。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的先进光子源(APS)团队和德国的欧洲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EuXFEL)团队已在使用这项技术。SLAC公司的ePix X射线照相机是为满足使用强X射线光源研究化学、生物和材料的原子细节这一特殊需求而设计的,其可以处理极亮的X射线束和单个光子。 新的探测器可以让科学家们充分利用X射线源的能量,节省很多时间。新型ePix检测器已经在EuXFEL上使用,EuXFEL的最终设计目标是每秒发射27000次。 每秒可拍摄1000张图片的ePix10k技术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是SLAC的X射线探测器开发人员已经面临着下一个挑战。目前正在SLAC建造的下一代X射线激光LCLS-II每秒将产生高达一百万个脉冲,目前世界上没有X射线探测器能跟上这个速度。 新一代的探测器ePixHR将能够每秒拍摄5000到25000张照片,现已处于原型制作阶段,探测器团队的最终目标是进一步推动探测器的技术指标达到每秒10万张。此外,该团队正在研究一种革命性的新型摄像机,称为SparkPix,能够以与LCLS-II发射X射线脉冲相同的高速率采集图像并实时处理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