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实验室安全吗》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 malili
  • 发布时间:2019-12-09
  • 12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兰州兽医研究所”)发布通报称,11月28日到29日,该所口蹄疫防控技术团队先后报告有4名学生为布鲁氏菌病血清学阳性,后续检测中又发现65人呈现血清学阳性。

    据了解,截至12月7日中午12点,已经对兰州兽医研究所317名师生进行检测,呈血清学阳性的人数上升至96人。多数人员处于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的“隐性感染”状态。

    兰州兽医研究所是我国专门从事预防兽医学研究的重要科研单位,也是国内少数拥有P3实验室、P3级大型和中型动物实验室的科研机构之一。虽然最后的调查结果尚未公布,责任在谁尚不清楚,但也从侧面提示我们实验室安全不容忽视。

    事件疑云重重

    兰州兽医研究所在读研究生郭立(化名)是此次接受检测的学生之一。自11月29日听闻有人感染布鲁氏杆菌后,他和同学们陆续以个人名义前往医院检查。郭立很幸运地拿到了“阴性”的检测结果,但他的不少同学却不幸“中招”。

    目前,郭立所在的课题组已经暂停科研工作。从12月2日起,研究所陆续封停了一批实验室。此前网络上流传此次感染事件可能源于一批转基因小鼠,但这一说法目前并未得到确认。

    令郭立和同学们感到困惑的是,布鲁氏菌病并不是人际传染病,传染源一般都是动物尸体、毛发、血液等。这么多学生“不约而同”感染了布鲁氏杆菌,是否意味着受污染的动物并非个例呢?

    兰州兽医研究所使用的实验动物大多来源于本所的实验动物中心。该中心同时也是多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医院和药厂等单位的实验动物供应方。

    实验室安全从源头抓起

    早在2010年底,东北农业大学就暴发过一起布鲁氏菌病感染事件。当时,有教师违规购入了未经检疫的4只山羊做实验动物,且未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指导学生并进行有效防护。这一系列违规操作最终导致学校27名学生及1名教师确诊感染布鲁氏菌病。

    “动物实验的安全要从源头抓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德华对《中国科学报》说。

    他介绍,一方面,不管是无特定病源体动物屏障系统还是普通动物房,购买实验动物和饲料等都应进行严格检疫,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实验室。

    另一方面,实验动物的提供单位必须保证动物质量合格。实验动物按照微生物控制标准,可分为4级: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或悉生动物。即便是最低级别,也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

    “课题组购入特定级别的实验动物后,一般不会再次检验动物携带的微生物是否合乎标准。”王德华说,“这次事件是一个提醒,建议科研人员根据物种特性,对购买的实验动物增加检疫环节。”

    防范与补救并举

    多位受访者表示,动物实验过程中每一位具体执行者的行为规范,才是实验室安全的最终落脚点。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何宏轩强调,对那些工作涉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科研人员,必须进行相关科普知识的培训,并酌情进行免疫接种。开展科研活动时,必须严格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进行规范操作,“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

    “北京的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都要求参与动物实验的学生和工作人员事先接受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北京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证开展工作。”王德华说,“我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一项举措。”

    除了防患于未然,事故出现后的应急处理也至关重要。

    何宏轩强调,一旦发生类似感染事件,首先应按照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应急处理预案采取措施;其次感染人群要及时就诊,并进行规范的科学治疗,对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

    以布鲁氏菌病为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副主任医师李侗曾指出,布鲁氏菌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4周,“考虑到潜伏期的存在,隐性感染者及时就医意义重大”。

    另一位三甲医院感染科临床医生表示,诊断治疗和防控传播的紧迫性,要求有关机构必须对实验室安全问题迅速响应、积极应对。特别是当这种致病微生物安全事件发生时,相关机构应第一时间报告疫情,并通过相关部门介入启动疫情控制程序。

    12月8日,记者登录兰州兽医研究所网站,发现中国农科院和该所正在采取相关措施。该所12月6日的通报称,“有新情况我所将及时发布”。

相关报告
  • 《建立生物安全实验室。》

    • 来源专题:实验室生物安全
    • 编译者:张虎
    • 发布时间:2018-11-05
    • Martin Enserink关于Jim Orzechowski在生物防护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工作的文章(“新科学堡垒背后的建筑师”,新闻焦点,2月7日,第812页)有助于使Orzechowski及其同事在这一领域的统治地位永久化。 1999年,西南生物医学研究基金会开设了全套生物安全水平(BSL)4实验室。 该建筑的成本为1100万美元,其中还包括12个BSL2实验室,3个BSL3实验室和100万美元的校园能源工厂升级。 这个价格远远低于Orzechowski设计的加拿大人类和动物健康科学中心的7000万美元预算。 西南基金会的建筑公司是位于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的Overland Partners。 该建筑获得了国家鹰奖,这是一座耗资2500万美元的建筑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名。
  •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

    • 来源专题:实验室生物安全
    • 编译者:苑晓梅
    • 发布时间:2019-05-15
    • 2017年12月14日,湖南省某大学的一名教师报告说,炭疽疫苗株可能在本科实验期间恢复了毒力,并且不能排除相关学生的潜在暴露。 县级,地级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局和地方政府在收到病例报告后,迅速组织了不同领域的专家(包括流行病学家,生物安全专家和实验室检测专家)进行病例调查,评估和回应。 调查结果显示,所涉及的炭疽疫苗株未发现毒力恢复; 并且在相关区域未检测到炭疽芽孢杆菌的污染。 因此,大学恢复正常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