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油田创国内页岩气多簇射孔单井最高纪录》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9-10-12
  •   浙江油田完成首批页岩气水平井多簇射孔压裂新工艺现场试验。在同类实验井中,YS112H5-5井效果最好,运用国产设备,实现单井射孔308簇,创国内页岩气多簇射孔单井最高纪录。据悉,YS112H5-5井位于紫金坝建产区中部,完钻井深4600米,水平段长为1900米,应用国内自主研发的多级射孔装备,每段压裂从常规的3簇升至11簇,共计29段,注入总液量5.45万立方米、加砂5802吨。专家称,多簇射孔压裂方式有两个好处。一是通过多簇的方式缩短簇间距,增加单井产量,二是通过增加单段长度的方式,减少段数,降低单井投资。“少段多蔟、大排量、高砂比、连续加砂”方法的采用,使这个公司页岩气单井平均加砂强度首次突破3吨/立方米,压裂费用节省10%以上。

相关报告
  •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创造页岩气6项压裂新纪录》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7-11-10
    • 1月3日,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页岩气长宁H8平台压裂施工顺利完成, 平台总压裂段数147段, 为中国石油之最, 这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在页岩气压裂中创造的又一项新纪录。 据了解, 页岩储层岩石致密、孔隙度小、渗透性差。体积压裂, 就是 "打碎" 页岩, 形成网络裂缝 "人造气藏", 提高页岩气井初始产量和最终采收率。段间距、压裂液量、砂量是决定页岩气体积压裂效果的重要参数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因井制宜, 量身定制体积压裂工艺, 推行地质工程一体化体积压裂设计, 优化压裂段长及射孔位置、优选压裂液及支撑剂体系、适时调整压裂作业模式, 有效提高压裂效果。 其中、长宁H13-5井、测试日产量43.3万立方米、创造中国石油页岩气井单井测试产量新纪录、长宁H4平台、测试总产量达164万立方米、创造中国石油页岩气平台测试总产量新纪录。长宁H8-4井, 实施压裂段数达29段, 创造了中国石油页岩气井单井压裂段数、单井压裂液量和单井压裂砂量的新纪录。 2016年,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长宁-威远区块井均测试日产量21.73万立方米, 较2015年提高34%。其中, 长宁区块测试25口井, 井均测试日产量25.49万立..。
  • 《国内首个测试产量300万方页岩气平台诞生》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7-10
    • 6月10日,记者从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获悉,该公司宁209H41平台累计测试获日产页岩气301.58万立方米,创造了中国页岩气平台测试产量新纪录,标志着国内首个测试产量300万方页岩气平台诞生。 宁209H41平台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九丝城镇双合村,是西南油气田公司在长宁区块部署的一个9口页岩气开发井的平台,其中平台单井最高测试日产量44.96万立方米。 长宁区块是川南页岩气田的重要产区,日产量约1550万立方米,今年已经累计生产页岩气21亿立方米,约占川南页岩气田今年产量的48%。 今年以来,西南油气田公司在长宁区块大力推进地质工程气藏一体化,深化各井区研究认识,细化开发技术参数,形成“一区一策”的特色技术实施方案,坚持“地质-工程-气藏”一体化打造透明油气藏,着力培育高产井。深化靶体认识,精选出各区块厚度3-4米的“铂金靶体”,并采用甲方主导现场定向工具的调配和技术标准制定以及地质导向实施的管理模式,利用“切+校+控+调”入靶法和地震建模+预案制定+随钻校正的“三位一体”式水平段地质导向法和旋转导向+近钻头伽马低零长定向工具的保障,切实保证“铂金靶体”钻遇率,今年完钻74口井铂金靶体钻遇率均大于80%。细化压裂参数,确保最优储层改造率,提高缝网复杂程度,根据各区块的工程特征,提前谋划、动态跟踪、及时调整与组织,采用大排量压裂、高强度加砂、多簇射孔+暂堵转向压裂等措施,全面提升压裂施工时效,保证每一段的高强度施工参数和缝网改造效果。精细气井管理,根据各区块的气藏生产特征,分析单井累产气和压降、返排率、递减率、测试产量与EUR关系等规律,采用各区块差异化排采制度和工艺措施,形成了高测试产量、高采收率、高EUR的三高气藏管理目标。 今年1至6月,西南油气田公司在长宁区块测试定产57口井,井均测试日产量26万立方米,其中26口井测试日产量大于30万立方米,占比46%,井均测试日产量较2019年同期提升13%,高产井比例提升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