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团福清核电首个智能巡检系统正式启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23
  • 3月15日,中核集团福清核电除盐水厂房智能巡检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利根,党委委员、一厂厂长杨汝贞见证系统移交签字仪式,并现场启用智能巡检系统。

    徐利根指出

    除盐水厂房智能巡检系统是福清核电智慧电厂首个实体化运作的智能化项目,意义重大。在国家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福清核电围绕《中核集团新时代发展战略纲要》和《中核集团创新2030工程》战略目标,成立了智慧电厂工作室积极推进落实智慧电厂建设,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凝聚广大一线工作者的智慧和实践,积极引入新技术、新设备,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高质量助力核电的安全生产。

    徐利根强调

    一是要充分发挥好项目示范作用,主动优化、持续改善,不断探索功能拓展应用,持续提升系统工作效能;

    二是要积极践行创新发展理念,保持前瞻意识,运用系统思维,做好系统的集成管理,让技术赋能,助力实现优化生产、服务生产;

    三是要充分保障核安全前提下,吸收融合更多先进的现代化、智能化高新技术,让核电厂更高效、更安全,为行业提供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据悉,该系统为除盐水厂房提供一个智能、高效、安全的巡检方案。系统充分结合核电厂巡检需求,研发出一套具有核电特色的智能巡检融合平台,通过机器人、固定摄像机和无线传感器等无接触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采用激光雷达、无线传感、光学字符识别(OCR)、图像识别、AI智能分析、红外探测和融合通信等技术,实现巡检路径智能规划、数据实时采集、智能分析、环境动态感知、异常报警音频联动、自定义一键报表、远程智能管理等功能。

    中核集团福清核电将积极落实集团公司、中国核电精细化管理工作部署,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新技术、新设备不断转化为电厂的“新动力”,不断深入推进智慧电厂建设,助力公司“2035年,再造一个新福核”远景目标实现。

相关报告
  • 《中交海峰风电智慧运维系统V1.0正式上线启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31
    • 7月29日,中交海峰风电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运维系统V1.0正式上线启用。作为中交海峰风电深耕海上风电运维业务孵化的数字化平台,智慧运维系统立足于“数字孪生、感知预警、运维决策、运维实施、项目管理”五大核心能力建设,助力该公司实现运维资源的智能调配、高效整合利用,提高海上风电精准运维、智慧运维的能力。 01、数字孪生 通过数字孪生风场建设构筑海上风电产业数字化基础底座,以三维虚拟风场为载体,实现了海上风电场的全要素数字化,是物理风场在数字世界中的重构。作为智慧风场、数字化交付和感知系统的载体,中交海峰风电可以为业主提供跨厂家、跨平台、多系统协同的数字孪生风场的信息集成服务。 02、感知预警 系统基于标准多协议接口服务和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了跨厂家、跨平台、多系统协同的数字孪生感知信息集成能力。通过海上风电行业的基础结构安全监测及预警,系统能够实时对风机基础监测数据进行滤波、治理、分析,结合各类预警模型,可识别风机常见病害、潜在的振动异常和疲劳寿命问题,避免故障和事故的发生,进而降低维修成本和风险。 03、运维决策 海上风电运维决策是确保海上风电运维业务高效、安全运行的关键。基于专家知识库、人工智能技术等,系统重点研发了AI选船、智能排程等核心能力。通过自研算法,AI选船通过分析不同业务所需的船舶性能指标为业务人员智能推荐合适船只。智能排程则利用大数据和AI算法,构建了多目标决策优化模型,能够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和资源的可用性,进行最佳的任务调度安排,以提高运维作业任务的效率和可靠性。 04、运维实施 系统以标准化工序为纲领,通过工序串联运维决策、智慧排程和项目过程管理,衔接运维决策、运维项目管理,实现了数字化和业务的紧密融合,过程中进行总结、沉淀和积累,形成企业数据资产。 05、项目管理 针对海上风电运维项目特点,系统从项目管理的关键要素出发,对运维业务实施过程进行管理,对实施效果评估,对项目的完成质量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实现了以进度管控为主线的标准化、精细化项目管理。 中交海峰风电智慧运维系统V1.0的正式上线启用,是该公司聚焦海上风电智慧运维业务,建立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慧运维体系的重要里程碑,是公司积极响应集团“十四五”数字化战略要求的重要成果。在智慧运维系统的赋能下,中交海峰风电将持续完善智慧化运营管控模式,构建海上风电“数字化+风电运维”新生态,加快推进改公司“三型一流”海上风电综合服务商战略目标落地。
  • 《日本首个氢能混燃发电厂实时碳追踪系统正式启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9-02
    • 近日,日本关西电力公司、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及 BIPROGY 公司三方合作,在日本姬路第二发电站启动氢能混燃发电环境属性管理现场演示测试,该测试由全球认证机构 DNV 提供支持,是日本首次尝试将与国际接轨的氢能追踪及环境信息披露系统应用于氢能发电。 系统每 30 分钟追踪一次氢燃料来源,涵盖本地生产的低碳氢能、福井县核衍生氢能及山梨县绿色氢能;同时监测氢能整个保管链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验证混燃发电的电力是否可明确归属至对应氢能来源。 通过上述追踪与监测,实现向客户输送电力时,公开能源来源及氢气生产的时间、地点,为可认证的氢能电力建立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