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鉴定出水稻半矮化基因MTS1,其编码II型肌醇多磷酸5-磷酸酶(5PTase)。突变体mts1通过异常积累PI(4,5)P2抑制肌动蛋白聚合,同时降低PI4P介导的NGR5降解,特异性影响生殖生长期赤霉素(GA)响应,最终协调分蘖数与株高。这种"减高增蘖不减产"特性为水稻株型优化和矮化育种提供了新思路。
Identification of a rice plant architecture mutant mts1
从籼稻品种Ra139的EMS诱变群体中筛选获得半矮化突变体mts1。与野生型相比,mts1株高显著降低39.2%(101.9 ± 3.6 cm),有效分蘖数增加32.4%(6.8 ± 0.6)。组织学分析表明其节间细胞长度显著缩短,但单株产量通过分蘖数补偿效应维持不变,显示该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潜力。
Mapping and candidate gene identification of MTS1
通过图位克隆将MTS1定位至水稻第2染色体短臂标记RM424-RM6844间1880 kb区间。全基因组重测序发现LOC_Os02g27620第三外显子发生T-C突变,导致编码蛋白第321位亮氨酸替换为丝氨酸(L321S)。该基因即已报道的株高调控基因DWARF 50(D50),编码含WD40结构域和EEP结构域的II型5PTase。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TS1
CRISPR/Cas9敲除实验证实LOC_Os02g27620功能缺失导致株高降低(89.6 ± 5.6 cm)和分蘖增加。回补实验使突变体株高恢复至野生型水平。蛋白三维结构预测显示L321S突变破坏α-螺旋构象,系统发育分析表明MTS1与玉米BV1、拟南芥FRA3同源。脂质检测证实突变体中PI4P含量显著降低,验证其水解PI(4,5)P2生成PI4P的酶活功能。
Expression pattern and molecular function of MTS1qPCR显示MTS1在分蘖基部与第四节间高表达。亚细胞定位表明MTS1-GFP与膜标记蛋白PIP2A-RFP共定位于细胞质膜。微丝染色揭示突变体根尖微丝密度增加而偏度值降低,表明PI(4,5)P2异常积累抑制肌动蛋白聚合,导致细胞伸长受阻。
Mutation of MTS1 specifically affects GA response at the reproductive growth stage
转录组分析发现6172个差异基因,GO富集显示赤霉素响应通路显著改变。qPCR验证第四节间GA信号基因(如GID1、SLR1)表达差异。表型实验证实mts1在营养生长期响应GA3处理,但在生殖生长期(拔节-抽穗期)对10-30 ppm GA3处理无反应,揭示其阶段特异性调控机制。
The hydrolysis product PI4P of MTS1 promotes NGR5 degradation
脂质-蛋白覆盖实验发现PI4P特异性结合株型调控蛋白NGR5。微量热泳动(MST)测定二者结合常数Kd为1.14 ± 0.6 μM。体外降解实验表明PI4P促进NGR5蛋白降解,而mts1突变体中NGR5积累量显著高于野生型,证明PI4P-MTS1模块通过调控NGR5稳定性协调株型建成。
Evaluation of the breeding potential of MTS1 gene in rice
构建MTS1/SD1双基因近等基因系表明:mts1 SD1株高介于MTS1 SD1与mts1 sd1之间,证实基因叠加效应;mts1 SD1分蘖数显著高于MTS1 SD1,单株产量与绿色革命基因sd1相当。进化分析发现粳稻驯化过程中MTS1位点核苷酸多样性(π)显著降低,ROD值高于全基因组阈值,且90%粳稻品种携带单倍型Hap3,说明其受强烈选择。
讨论
研究阐明MTS1通过"PI(4,5)P2-肌动蛋白"和"PI4P-NGR5"双通路协调株高的新机制:一方面,5PTase功能缺失导致PI(4,5)P2积累抑制微丝聚合,影响细胞伸长;另一方面,PI4P减少使NGR5稳定性增强,通过整合赤霉素(GA)和油菜素内酯(BR)信号通路调控分蘖发育。这种半矮化表型不减产的特性为突破sd1单基因育种瓶颈提供了新靶点。未来可基于CRISPR/Cas9技术创制MTS1优异等位变异,培育理想株型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