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约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发表题为Hybrid speciation driven by multilocus introgression of ecological traits的文章。
杂交允许谱系之间共享适应,并可能触发新物种的进化。然而,令人信服的同倍体杂种物种形成的例子仍然很少见,因为要证明杂交在产生生殖分离中至关重要是具有挑战性的。
该研究将种群基因组分析与物种特异性性状的定量性状基因座作图相结合,以研究Heliconius蝴蝶的杂种物种形成情况。研究人员证明Heliconius elevatus是一种与父母双方同位的杂交物种,并且作为独立进化的血统持续了至少180000年。尽管有一个亲本Heliconius pardalinus存在普遍且持续的基因流动,但该基因使其99% 基因组均质化。其余的1% 从另一亲本Heliconius melpomene渗入,并广泛散布在H. elevatus基因组中,与H. pardalinus发散。这些岛屿包含多种破坏性选择的特征,包括颜色模式,翅膀形状,寄主植物偏好,性信息素和配偶选择。总的来说,这些特征使H. elevatus处于其自身的适应性高峰,并允许与父母双方共存。
该研究结果表明,物种形成是由生态性状的渗入驱动的,并且具有多基因座遗传结构的基因流形成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