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煤炭进口创四年高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1-15
  • 中国海关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煤炭进口增至2.815亿吨,创四年最高年度进口规模,尽管政府采取控制进口的措施。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煤炭进口较2017年增加3.4%,不过12月进口锐减近47%至1,023万吨。

    贸易商和公共事业公司临近年底时大幅减少采购煤炭,遵守政府指示。公共事业公司持有的煤炭库存创纪录,这压低国内煤炭价格。

    在国内供应充足和电力需求增长放缓之际,公共事业公司接到指示,要求将2018年煤炭进口量控制在低于前一年的水平。

    根据路透计算,中国今冬还对329万户家庭实现煤改气,数量高于上一年,北京方面继续推进使用更清洁的能源以控制污染。

    贸易商预计中国1月煤炭进口将持续处于低位,因继续控制进口以提振国内煤炭价格。中国将煤炭用于发电、取暖和炼钢。

相关报告
  • 《2019年我国煤炭进口超预期 2020或更依赖》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1-10
    • 日前,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份,我国共进口煤炭29929.6万吨,同比增长10.2%,已超过2018年全年28123.2万吨的煤炭进口量。 2019年,尽管我国严格执行煤炭进口调控各项政策措施,但月度动力煤进口量屡创新高,煤炭进口总量超过预期。特别是2019年下半年以来,由于沿海电厂对进口煤依赖性较强,进口煤数量同比增加明显,平控力度低于市场预期。 据悉,我国煤炭进口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等沿海省市。东南沿海地区与主产地运距远、运输成本高,进口煤经济性、实用性较高,已成为东南沿海地区电厂的重要补充。 对东南沿海地区的燃煤电厂而言,进口煤的价格优势明显,不仅能直接降低发电成本,也有效降低了对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红利“外溢”的质疑。实际上,近几年进口煤在我国煤炭供给中的占比持续提升。 2017年,我国煤炭总进口2.71亿吨,同比增长6.1%,占国内总供给量的7.69%。2018年,我国煤炭进口量延续增长势头,达到2.81亿吨,同比增长3.6%,占国内总供给量的7.91%,占比也再次提高。 2020年,国家取消了煤电联动机制,将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机制。定价机制的转变将对火电厂利润形成挤压。对此,专业人士认为,在不考虑进口煤政策收紧的情形下,预计今年沿海地区的火力发电企业采购内地煤炭的成本相对较高,或将加大尤其是沿海煤炭发电企业对进口煤的依赖程度。
  • 《煤炭行业2017年回顾及2018年策略分析》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1-08
    • 2017年即将淡出人们视野,2018年脚步渐近。回顾过去的一年,2017年,煤炭行业政策频发,核心围绕去产能、保障供应、稳定价格、加强安全/环保检查、限制煤炭进口等各方面发力,煤价整体虽有下跌但仍维持高位。   展望2018年,在中长期合同比率提升、煤炭库存制度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下,有业内专家预计,明年煤炭价格整体将呈前高后低态势,煤价波动幅度将减小,煤价全年小幅振荡回落。   供应方面看,今年相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来稳定供应,从加快释放先进产能到大力推进煤炭中长期合同的签订,再到直购直销减少中间环节,煤炭供应得到保障,原煤产量增速加快。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原煤产量31.4亿吨,同比增长3.7%。   作为国内煤炭供给的补充,在国内煤炭供给阶段性偏紧的状态下,今年进口煤数量也出现了反弹。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口煤炭2.5亿吨,同比增长8.5%。   今年以来,为保国内煤价,将供给侧改革的红利留在国内,多部门采取措施严控劣质进口煤流入。煤炭业内近日传出消息称,相关部门暂时取消今年早些时候对进口煤采取的限制性措施,以增强冬季燃煤供应保障。行业人士普遍认为,部分地区从操作层面给予进口煤通关便利是短期内的应急措施,整体影响有限,影响长期进口煤政策的可能性也不大。   中国煤炭网分析指出,2018年,随着新增产能的逐步投放及达产,煤炭市场的整体供应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而先进产能投放速度将是影响煤炭市场供给变化的关键因素。进口煤方面,预计明年我国煤炭进口量相比今年会有小幅下跌,但还是会在高位运行。   需求方面看,高耗能行业煤炭消费量的增加直接导致了今年我国煤炭消费量的上涨。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介绍,初步测算,今年1月~10月,全国煤炭消费量32.6亿吨左右,同比增长3.7%。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张有生日前表示,整体看来,2017年我国经济稳中有升,能源需求也在回暖。综合各方面因素,2018年~2020年之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将缓中回暖。   业内人士预计,2018年全国煤炭消费量仍将保持一定幅度增长;同时受水电和新能源出力、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运输方面看,多港口限汽运煤,运输方式转向火运后,造成对铁路运输需求的增加。又因煤炭生产更加集中,铁路运输需求向上述山西、陕西、内蒙三地铁路局集中。   明年铁路煤炭运输需求将进一步集中,铁路运力将处在局部宽松、整体偏紧的格局。后市,运力方面因素对煤价的影响将加强。   长江证券在《煤炭行业2018年度策略报告》中指出,2018年需求端相对平稳,供给端虽有新增产能但整体弹性较小,预计明年行业供需将由今年弱平衡偏紧向弱平衡偏松过渡,煤价中枢或将小幅下移。   广发证券研报分析认为,考虑煤炭行业正在从过去的高弹性转向稳增长,未来3-5年需求整   体相对平稳,而去产能在顺利推进,新增产能短期也难以大规模投产,供给端实际增量相对有限。   预计2018-2020年原煤产量分别为36.4亿吨、37.5亿吨和38.6亿吨,同比分别增长3.6%、3.2%和2.8%,进口量有望维持2.5-3.0亿吨;而消费量有望继续小幅增长,预计未来3年消费量分别为40.1亿吨、40.8亿吨和41.5亿吨(增速分别为1.7%、1.8%和1.8%),供给缺口逐步收窄,行业供需维持基本平衡或略偏紧。   价格方面,预计2018年动力煤港口5500大卡市场均价有望维持600元/吨以上(17年至今市场均价约635元/吨),而焦煤价格有望保持中高位,预计价格中枢相比较今年基本持平或有小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