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即将实现海上风电制造零突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09
  • 近日,在远景能源海上风电产业园,伴随着起重机的巨大轰鸣声,硕大的风机机头被稳稳吊装起来,正式完工下线。这是远景能源(海阳)海上风电产业园生产的首台EN-161/5.2MW海上智能风机,也是山东省首台量产的海上智能风机。意味着,海阳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实现“3060”大目标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推动能源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是山东省“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坚强保障。实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计划,布局千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是其中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国家3060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目标意义重大。
    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田庆军表示:“随着远景能源(海阳)海上风电产业园投产,意味着山东省首台本地量产的海上智能风机下线,也意味着山东省首个海上风电场即将启航,山东将很快实现海上风电零突破。远景作为目前全球首个也是唯一能够提供智慧风、光、储绿色能源全产业链技术解决方案的科技企业,愿意做山东的零碳技术伙伴,推动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是中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之一,据测算,山东近海海上风电可开发规模在数千万千瓦以上,远期海上风电开发潜更大,可直接带动经济贡献超万亿元。若按照平均每年投产3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计算,2030年将可以每年提供超过1000亿度绿色电力,相当于2020年山东省全社会用电量的15%。
    据了解,作为中国第二大智能风机供应商,远景能源先后在丹麦、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设立了全球技术创新中心,致力引领全球智慧能源革命,在智能风机、智慧风场、智慧储能、能源物联网平台等领域都有着不俗的业绩。而地处黄海之滨的海阳,拥有海岸线212公里、居全省县域前列,丰厚的自然资源犹如巨大的宝藏熠熠闪光、亟待挖掘。
    黄海之滨,大“风”起势。海阳与远景能源迅速达成一致意见,打造全省海上风电的示范性产业园区,为海阳、烟台整个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大助力。
    2019年12月18日,远景能源海上风电产业园项目在海阳核电装备制造园区破土动工,这标志着海阳在发展海上风电产业方面已经捷足先登,全面起势。为确保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海阳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专人负责,专项调度推进。在资源利用上实行市级统筹,统一规划用地,统一功能布局,将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及以东海域作为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主阵地进行开发建设。从产业园动工到首台风机下线仅用时一年,一方面得益于海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彰显了远景海上风电的决心与速度。

    远景能源海上风电产业园首期投资3.6亿元,占地113亩,规划建设主机、轮毂、塔底平台、电气预处理等4条生产线,新上大型龙门吊、吨液压轴线车、调试供电系统以及车间管理ERP系统等,具备年产5MW及以上海上风电整机200台套以上能力,并以总装基地为核心,拉动上下游产业落地海阳,打造年产值百亿元海阳风电产业园区。随着山东半岛及环渤海湾区域未来海上风电发展,产能和产值将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海阳抢抓新能源蓬勃发展的重大机遇,把打造“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城市”作为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的“主引擎”,利用得天独厚的海域风能资源,加速隆起风电新能源产业版块。
    “海阳将依托现有风电产业链重点企业,做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工作,力争利用三到五年时间,初步形成链条完善、配套齐全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海阳市委书记刘宏涛如是说。
    远景能源海上风电产业园投产,为海阳发展风电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勾画出了海上风电产业融合发展的美好未来。按照规划,到2022年,海阳将建成百万千瓦级装机容量的海上风电场和投资规模数十亿元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初步形成以海上风电装备制造、运营维护、海上风电场开发为主的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格局。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fengdian/2021/03/09/detail_2021030992758.html
相关报告
  • 《我国实现零突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2-01
    • 历时13年自主研制,11月25日,在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电气”)所属东方汽轮机的燃机总装车间内,国内首台自主研制的F级50兆瓦正式完工发运,即将进入工程应用阶段,标志着我国在重型燃气轮机领域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 四川省副省长罗强宣布:“国内首台自主研制的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完工发运。”东方电气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徐鹏,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全胜、省经信厅厅长翟刚、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吴群刚,德阳市委书记李文清,中国华电四川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文德等领导和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国内首台自主研制的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整装待发 重型燃气轮机是发电和驱动领域的核心设备,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它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象征,也是发达国家实施严格技术封锁的关键设备。2009年,东方电气汇聚优势资源、组建科研团队,联合产业链上中下游近百家单位,率先在国内开展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研制。 链接 2009年-2022年,东方电气13年的自主研发历程: ● 2009年,开始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自主研发。 ● 2013年,完成总体结构设计。 ● 2016年,建成国内首批压气机、燃烧器、透平部件级试验台。 ● 2018年,压气机、燃烧器相继研制成功,同年建成目前国内最大功率的燃气轮机整机试验台。 ● 2019年,整机透平叶片精密铸造、加工完成,实现全部高温部件的100%自主制造。2019年9月,东方电气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整机点火试验一次成功,获得国家能源局第一批创新发展示范项目。 ● 2020年,东方电气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首次运行至100%负荷,获评“2020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 2021年,获批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 ● 2022年,实现满负荷连续运行24+72小时,标志着该型号燃气轮机完整具备了商业化条件。 ● 2022年11月25日,东方电气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正式发运,打通了自主燃机从攻关走向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即将开启中国自主燃气轮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从“0”到“1”,把这些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 建立了完整可靠的F级燃气轮机气动设计、结构设计和可靠性评估体系。 ● 攻克了F级燃气轮机高温部件燃烧器制造、透平叶片精密铸造的难题。 ● 建成了国内首批压气机、燃烧器、透平、转子动平衡等部件级试验平台和整机试验平台。 ● 构建了试验验证体系,完成F级50兆瓦燃气轮机全部验证试验。
  • 《浙江海上风电并网运营实现 "零突破"》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
    • 发布时间:2017-12-28
    • 新华社杭州12月21日电(记者岳德亮)国电浙江舟山普陀六号海上风电场2区工程首台风机近日实现顺利并网发电。浙江省能源局发布消息称,项目的投运标志该省海上风电并网运营实现零的突破,将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清洁电力。 据介绍,国电舟山普陀六号海上风电场2区工程共安装单机容量4兆瓦的风机63台,总装机容量为252兆瓦。 浙江省能源局表示,据测算,项目正式运营后,每年等效满负荷利用小时数为3038小时,年上网电量为75338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2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1万吨,节约用水210万吨等,环保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