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韩大学教授联合改进柔性超级电容器 能量密度性能直逼电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姜山
  • 发布时间:2017-10-17
  • 近日,使用简单的逐层涂布技术,美国和韩国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纸质柔性超级电容器,该超级电容器具备高能量和高功率密度的极佳性能。

    我们通常根据三种性质来判断储能装置的优劣: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环稳定性。与电池相比,超级电容通常具有高功率密度,但是能量密度低,即超级电容存储电量的能力要弱于电池,但是瞬间充放电能力要优于电池。

    所以想要将电容作为储能设备,其低能量密度是最大的限制。为了提高超级电容器的性能,韩国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的Lee和合作者Jinhan Cho就提高超级电容器的能源密度进行研究,同时他们将保持其高功率产出。

    实验中,首先,他们将纸样品浸入含有胺表面活性剂材料的溶液的烧杯中,其中,该表面活性剂可以将金纳米颗粒粘合到纸上;接着,他们将纸浸入含有金纳米颗粒的溶液中。由于纸的本质是一种纤维,且纤维是多孔的,所以表面活性剂和纳米颗粒进入纤维后会很牢固的附着在上面,以此在每个纤维上形成共形涂层。

    通过重复浸渍步骤,研究人员得到了一张导电纸,随后他们在其上添加了交替层的金属氧化物储能材料,如氧化锰。对这一过程,Lee表示:“这基本上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过程,我们在烧杯中交替进行操作,为纤维素纤维提供了良好的保形涂层。这样,我们就可以折叠所得到的金属纸而不损坏导电性。”

    研究人员表明,他们的自组装技术改进了纸张超级电容,据测试,该金属纸张超级电容器的最大功率和能量密度分别为15.1 mW / cm2和267.3 uW / cm2,基本超过传统纸张或纺织超级电容。

    值得注意的是,此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的是金纳米颗粒,因为该材质颗粒易于使用,但他们计划使用较便宜的金属如银或铜,以降低材料成本。

    虽然这项研究涉及到小型纸张样本,但是基于实际应用中解决方案的技术要求,研究人员表示完全可以使用更大的储罐甚至喷涂技术将其放大使用。对于该技术,Lee还补充说:“我们对施涂在纸张上的涂层进行了纳米级控制,如果我们增加层数,性能将继续增加。”

    接下来,研究团队将测试柔性织物上的技术,以及开发可与超级电容器配合使用的柔性电池。

    关于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佐治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助理教授Seung Woo Lee表示:“这种灵活的储能装置为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设备之间提供独特的连接方式,未来它将会应用于生物医学传感器、消费电子和军事电子产品等,将柔性电容与电子设备相结合,它可以推动最先进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发展。”

相关报告
  • 《我国开发出高能量密度的柔性钠离子微型超级电容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11-07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维材料与能源器件研究组(DNL21T3)研究员吴忠帅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团队合作开发出具有高能量密度、高柔性、高耐热性能的柔性平面钠离子微型超级电容器。 微型化电化学储能器件已被广泛认为是柔性化、微型化、智能化集成电子产品的关键电源,如遥感器、微型机器人和自供电微系统等。杂化微型超级电容器,因结合微型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微型超级电容器的高功率密度的优点,是一种新型的微型电化学储能器件。相对于金属锂,钠资源丰富、成本低廉、且钠的电化学性能与锂相似,因此,开发出钠离子微型储能器件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最近,该团队以海胆状的钛酸钠为电池型的负极、多孔活化石墨烯为电容型的正极,结合高压离子液体凝胶电解液,成功构建了柔性化平面钠离子微型超级电容器。通过电池型负极和电容型正极的有效耦合,该钠离子微型超级电容器能够在3.5 V的高压下稳定工作,具有高能量密度37.1 mWh/cm3和超低的自放电速率(44h,从3.5V到2.1V)。该钠离子微型超级电容器具有多方向快速离子扩散通道,极大地降低了电荷转移电阻,并显著提高了功率密度。同时,由于器件的平面几何结构和离子凝胶电解液的不可燃性,该微型器件具有良好的机械柔韧性和80℃的高温稳定性。 上述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的资助。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上。
  • 《新型柔性电池能量密度比锂电池至少高10倍》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12-09
    • 据报道,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和加州电池制造商ZPower的科研团队近期开发了一种可充电的柔性氧化银锌电池,其单位面积能量密度大约是目前最先进技术的5至10倍,比普通锂电池至少高10倍。 该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刊登在了世界著名期刊《焦耳》上。据了解,这种新型电池的容量比目前市场上的任何一种柔性电池都要大。这是因为电池的阻抗(电路或设备对交流电的电阻)要低得多。在室温条件下,其单位面积容量为每平方厘米50毫安,是普通锂离子电池面积容量的10至20倍。因此,对于相同的表面积,这种电池可以提供5到10倍的能量。 此外,这种电池也更易于制造。虽然大多数柔性电池需要在无菌条件下制造,但在真空条件下,这种电池可以在正常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丝网印刷。鉴于其柔软性和可恢复性,它还可用于柔性、可伸缩的可穿戴电子产品以及软机器人。 具体而言,通过测试不同的溶剂和粘合剂,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油墨配方,可以用于印刷这种电池。只要油墨准备好,电池就可以在几秒钟内打印出来,干燥几分钟便可以使用。而且这种电池还可以以一卷一卷的方式打印出来,这将提高速度,并使制造过程可扩展。 该研究团队表示,“这种单位容量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而且我们的制造方法价格低廉,可以扩展。我们的电池可以围绕电子设备设计,而无需设计设备时迁就于电池。” “随着5G和物联网(IoT)市场的快速增长,这种在大电流无线设备中表现优于商用产品的电池,将很可能成为下一代消费电子产品电源的主要竞争者,”他们补充道。 值得注意的是,该电池已经成功地为配备了微控制器和蓝牙模块的柔性显示系统供电。在这里,电池的性能也比市面上可买到的硬币型锂电池好。而且在被充电80次后,也没有显示出任何容量损失的主要迹象。 据悉,该团队已经在研发下一代电池,目标是更便宜、更快、阻抗更低的充电设备,将用于5G设备和需要高功率、可定制和灵活外形因素的软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