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_Nature构建冠状病毒文章专集》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2-12
  • 1.时间:2020年2月3日
    2.信息来源:nature
    3.事件概要:
    为支持应对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持续暴发的紧急研究,Nature research的编辑团队构建冠状病毒文章专集,在疫情期间免费提供给研究人员。该专集包括对冠状病毒感染的基础生物学的研究,冠状病毒感染的检测、治疗和进化,新发病的流行病学的研究文章,以及相关资讯。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collections/hajgidghjb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collections/hajgidghjb
相关报告
  • 《Nature最新文章称冠状病毒的动物来源之谜加深》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3-02
    • 2月26日,Nature期刊上发表了题为“Mystery deepens over animal source of coronavirus”的一篇新闻文章,称冠状病毒的动物来源之谜加深。 随着病毒正在世界各地造成严重破坏,科学家们正在竞相确定冠状病毒的来源。三周前,中国科学家根据基因分析将穿山甲指向首要嫌疑来源。但连同上周公布的另外三项穿山甲冠状病毒基因组研究数据,尚未找到确凿的证据,谜团远未解开。 沟通错误 广州华南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月7日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称穿山甲是可疑的动物来源,称他们在走私穿山甲中发现了一种冠状病毒,与人体内传播的病毒有99%的基因匹配。但结果并没有真正涉及到整个基因组。据研究的作者称,事实上,是与一个称为受体结合域(RBD)的特定位点相似。作为合著者的肖丽华解释说,记者发布会的报道是“生物信息学组和研究实验室组之间令人尴尬的沟通错误”的结果。而实际全基因组比较发现,穿山甲病毒和人类病毒共有90.3%的DNA。新加坡国立大学杜克医学院病毒学家Linfa Wang说,即使这两种病毒的RBD有99%的相似性,但不足以将它们联系起来。 离得不够近 上周在bioRxiv上发布了三个类似的对比研究。2月18日发表的一篇论文发现,来自非法贩运的穿山甲的冰冻细胞样本中的冠状病毒与人体中发现的病毒的DNA相似比例在85.5%至92.4%之间。2月20日发表的另外两篇来自中国团体的论文中,走私穿山甲的冠状病毒基因相似性分别为90.23%3和91.02%4。 加拿大汉密尔顿麦克马斯特大学Arinjay Banerjee说,在确定宿主之前,基因相似性应该高于这些研究中报告的数值。他指出,SARS病毒与一种果子狸冠状病毒共有99.8%的基因组,因此果子狸被认为是病毒的来源。那么在这些研究中,表明穿山甲并不是罪魁祸首。 主要区别 迄今为止,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在中国云南省的一只蝙蝠身上发现的病毒与人类冠状病毒最接近,这项2月3日在nature上发表的研究发现,蝙蝠冠状病毒与引起COVID-19的病毒有96%的遗传物质相似。研究人员说这种特殊的蝙蝠冠状病毒并没有直接感染人类,但可能是通过中间宿主传播给人类的。 有科学家提出质疑,认为如果穿山甲是病毒的来源,而且它们走私并来自另一个国家,为什么没有报告说在那个国家有人被感染?一些科学家也担心,所有关于穿山甲来源的猜测可能会驱使人们杀死它们。例如非典爆发后,果子狸大批死亡。疫情爆发的问题不是动物,而是我们与它们的接触。
  • 《3月3日_意大利科研团队文章发现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转录组RNA编辑的证据》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3-04
    • 1.时间:2020年3月3日 2.机构或团队:意大利癌症预防参考中心ISPRO中心研究实验室、意大利锡耶纳大学、佛罗伦萨大学、意大利临床生理学研究所、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 3.事件概要: 3月3日,bioRxiv预印本发表了来自意大利癌症预防参考中心ISPRO等团队的题为“Evidence for RNA editing in the transcriptome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的文章。 2019-nCoV疫情已成为全球健康风险。通过宿主脱氨酶进行编辑是对抗病毒的一个固有的限制性过程,目前还不清楚它是否对冠状病毒起作用。本文分析了来自武汉地区2例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获取的RNA序列。 文章发现,核苷酸的变化可能是RNA编辑的特征:腺嘌呤核苷到次皇嘌呤核苷(Adenosine-to-Inosine)的变化来自ADAR脱氨酶,胞嘧啶到尿嘧啶(Cytosine-to-Uracil)的变化来自APOBEC。对不同人类寄主的冠状病毒科菌株基因组的突变分析显示,与2019-nCoV转录体中观察到的RNA编辑模式相似。文章的结果表明,APOBECs和ADARs都参与了冠状病毒的基因组编辑,这一过程可能决定病毒和宿主的命运。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3.02.973255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