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矿床的矿床类型、时空分布和找矿方向》

  • 编译者: 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9-18
  • 我国稀土矿床分为硬岩型、风化壳离子吸附型和砂矿三种,其中碳酸岩-碱性岩型和风化壳离子吸附型是主要可利用类型,前者是轻稀土来源,后者是重稀土来源。全国有13个成矿区带,成矿高峰期为中元古代和新生代。碳酸岩-碱性岩型稀土矿受克拉通边缘裂谷构造、深断裂和岩浆热液演化控制,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受高分异富稀土花岗岩和外源性因素控制。未来勘查重点包括已知矿床深边部的碳酸岩-碱性岩型轻稀土矿,以及兴蒙成矿带和波孜果儿-依兰里克成矿带的硬岩型重稀土矿,赣南、粤北和滇南地区是寻找风化壳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的关键区域。
相关报告
  • 《磷块岩矿床:前景广阔的非常规稀土资源》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5-23
    • 绿色能源转型依赖于稀土元素,但其储量集中,促使各国寻找替代资源,包括磷块岩矿床。这些矿床虽稀土浓度较低,但因规模庞大而具吸引力。研究正开发环保的稀土元素提取技术,机器学习在矿产评估中作用日益重要。本综述全面考察全球不同类型磷块岩矿床的稀土潜力,涵盖其成因、地球化学特征、富集机制和回收方法,指出磷块岩矿床具有满足全球稀土需求的潜力,且提取不存在显著技术或环境障碍。尤其强调印度应加强地质调查,开发新方法以定位高稀土浓度磷块岩矿床。
  • 《大冶式铁矿的矿床模型探讨》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3-26
    • 本文针对中国鄂东南矿集区“大冶式”铁矿的成矿规律和找矿勘查技术进行了研究,确定该类铁矿存在两期成岩成矿事件,即早期矽卡岩铜铁矿床和成铜岩体,以及晚期矽卡岩铁矿和成铁岩体。研究表明,矽卡岩铜铁矿床含矿岩浆的地幔物质比例高于矽卡岩铁矿床,且大型矽卡岩铁矿所需硫主要来源于围岩中的膏盐层,并建立了相应的矿床组合模型。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两套针对隐伏“大冶式”铁矿的有效找矿技术组合,为鄂东南地区的铁矿勘探提供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