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印发《2019年能源行业普法工作要点》》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6-10
  • 关于印发《2019年能源行业普法工作要点》的通知

    国能综通法改〔2019〕39号

    能源行业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为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根据《能源行业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国能发法改〔2019〕5号),研究制定《2019年能源行业普法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9年能源行业普法工作要点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的关键一年。今年能源行业普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能源工作大局,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快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深化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活动,增强全民普法实效,为推进全面依法行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工作目标  

    通过在能源行业开展宪法学习、普法典型经验总结推广和宣传教育等普法活动等,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进一步深化依法治理工作,健全能源行业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性,在能源行业形成学法知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增强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提高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工作任务  

    (一)加大宪法学习与宣传力度  

    1.开展“宪法宣传周”宣传教育活动  

    “12·4宪法宣传周”前后,组织开展面向基层和社会公众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发放能源行业宪法宣传挂图、折页等宣传品等方式,广泛开展宪法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营造宪法宣传的良好氛围。(能源局法改司牵头,中国能源普法网协助,能源行业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2019年12月20日前完成)  

    2.组织开展“我与宪法”优秀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  

    组织开展能源行业“我与宪法”优秀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按照全国普法办统一安排,在能源行业广泛征集优秀作品并推送全国普法办。(能源局法改司牵头,中国能源普法网协助,能源行业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2019年12月底前完成)  

    (二)做好普法典型经验的总结推广  

    3. 开展普法工作调研  

    开展能源行业普法工作专题调研,通过调研能源行业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及“七五”普法工作进展情况,收集典型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听取相关建议意见。调研方式主要以采访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为主,及时对调研活动进行总结,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期间,组织开展能源行业普法创新实践征文大赛,以赛促用、以用促推,切实推进普法典型经验的总结、推广和借鉴。(能源局法改司牵头,中国能源普法网协助,能源行业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2019年11月底前完成)  

    4. 加强普法新闻宣传  

    加强新闻宣传,按季度报送普法宣传新闻材料。为及时反映能源行业普法工作动态和工作开展情况,能源行业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每季度末最后一周内报送本季度普法新闻信息材料。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普法宣传新闻信息、材料报送工作,由能源行业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人负责普法宣传新闻信息、材料的报送。按季度汇总普法典型经验做法报送全国依法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全国普法办,并在报纸、网站、公众号等普法媒体上宣传报道。(能源局法改司牵头,中国能源普法网协助,能源行业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持续推进)  

    (三)不断拓展普法工作渠道  

    5.加强能源行业普法数据库建设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行业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国能发法改〔2019〕5号)精神,各单位于2019年6月30日前将现行有效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法治建设的大事件、普法经验等可以公开的材料报送至中国能源普法网,以后按季度报送。中国能源普法网负责数据库的建设、维护和更新等工作,切实将网站打造成能源普法宣传的智库。(中国能源普法网牵头,能源行业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2019年12月底前完成)  

    6.完成能源工作文件选编出版工作  

    编制完成《能源工作文件选编(2018卷)》,收集整理2018年度能源行业立法、产业政策等文件,编印成册。(中国能源普法网负责,2019年6月底前完成)  

    7.进行普法工作经验交流研讨  

    组织召开能源行业普法工作经验交流研讨会。研讨会在国家能源局法改司指导下,由中国能源普法网主办,邀请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等单位介绍普法政策,传授普法经验;能源行业各单位交流普法典型经验,推广各自优秀普法成果,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中国能源普法网牵头,能源行业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2019年12月底前完成)  

    (四)做好自查整改和报送工作  

    8.完善考核评估机制  

    各单位要按照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的要求,认真做好自查、备查、反馈、整改等工作,探索引入社会评价功能,按照相关要求起草检查报告和评估报告,做好报送工作,推动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和“七五”普法规划的全面贯彻落实。(能源行业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2019年12月底前完成)  

    三、措施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  

    能源行业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普法工作的日常工作,切实加强各成员单位间的沟通协调,形成能源行业共同参与,落实法治宣传教育责任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队伍建设  

    全面加强专职、兼职普法队伍建设,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普法骨干学习培训活动,加大业务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法律专业人士在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中的积极作用。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法治宣传教育,发展壮大法治宣传志愿者队伍,组织志愿者开展面向社会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三)落实经费保障  

    根据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求,制定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经费保障标准,列入年度预算,足额划拨、专款专用,保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正常开展。

相关报告
  • 《国家能源局成立能源行业普法工作领导小组》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7-04
    •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成立能源行业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司,各派出能源监管机构,各直属事业单位,中电传媒,有关能源企业,有关行业协会:   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中建立健全普法领导和工作机构的部署,以及《中共国家能源局党组关于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中建立能源普法工作机制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和协作配合,切实做好能源行业普法工作,决定成立能源行业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现将有关成员名单通知如下。   一、领导小组成员   能源行业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国家能源局领导及各司、各派出能源监管机构、各直属事业单位、中电传媒,有关能源企业,有关行业协会的负责人组成。   组长:綦成元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   成员:樊剑英 综合司副司长    梁昌新 法改司司长    洪 澜 规划司副巡视员    刘亚芳 科技司副司长    郭 伟 电力司副巡视员    史立山 核电司副司长    鲁俊岭 煤炭司司长    刘德顺 油气司司长    梁志鹏 新能源司副司长    赵国宏 监管司副司长    童光毅 安全司司长    安丰全 国际司副司长    徐建东 人事司副司长    熊国平 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    黄秉成 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    程裕东 华北能源监管局副局长    郭建宇 东北能源监管局副局长    黄少中 西北能源监管局局长    郑逸萌 华东能源监管局副局长    葛才胜 华中能源监管局巡视员    郑 毅 南方能源监管局副局长    谢 康 山西能源监管办副专员    左卫华 山东能源监管办副专员    仇毓宏 甘肃能源监管办专员    师建中 新疆能源监管办党组成员、综合处处长    郭昌林 浙江能源监管办副专员    王 勤 江苏能源监管办党组成员、综合处处长    张建平 福建能源监管办专员    王笃奎 河南能源监管办专员    陈显贵 湖南能源监管办副专员    马军杰 四川能源监管办专员    周光灿 云南能源监管办专员    潘 军 贵州能源监管办专员    荣 健 核电中心副主任    梁建勇 信息中心主任    鲁由明 资质中心巡视员    池建军 大坝中心副主任    汪拥军 可靠性和质监中心副主任    陈建中 服务中心副主任    任 春 中电传媒副总经理    余剑锋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永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    王永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法律顾问    吕 波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欧阳昌裕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    文利民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    叶向东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栗宝卿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宗法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法律顾问    吴姜宏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    沙光华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    刘学海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法律顾问    张继烈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    於乐民 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    李宝林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    周立涛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    王海宁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副局长、总法律顾问    孙 璀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丁焰章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 原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    赫连明利 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    姜智敏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    孙伟善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    于崇德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秘书长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日常办事机构,办公室设在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   主任:梁昌新 法改司司长   成员:刘 芳 综合司新闻处处长    魏青山 法改司法制处处长    丁 莹 规划司综合处副调研员    方啸宇 科技司节能处主任科员    杨 旸 电力司行业处副处长    张 迪 核电司综合处副处长    夏 兴 煤炭司规划处处长    刘祥鹏 油气司综合处副调研员    李 鹏 新能源司综合处副处长    魏志雄 监管司稽查处副调研员    应希纯 安全司综合处主任科员    魏晓威 国际司综合处处长    王 宇 人事司干部三处副处长    吕廷虎 机关党委群团工作处主任科员    崔兴芳 机关纪委处长    邵长军 华北能源监管局稽查处副处长    刘 畅 东北能源监管局稽查处处长    吴晓伟 西北能源监管局综合处副处长    朱晓艳 华东能源监管局稽查处处长    周 凌 华中能源监管局综合处副处长    刘昊雯 南方能源监管局稽查处主任科员    龙 颖 山西能源监管办综合处主任科员    艾 青 山东能源监管办综合处主任科员    陈孝健 甘肃能源监管办综合处主任科员    吴 凡 新疆能源监管办稽查处调研员    金华征 浙江能源监管办行业监管处调研员    褚立杰 江苏能源监管办综合处干部    郭 晨 福建能源监管办综合处干部    韩红林 河南能源监管办综合处处长    付晓玲 湖南能源监管办综合处副处长    李利勇 四川能源监管办综合处处长    张锁龙 云南能源监管办综合处干部    李婷奕 贵州能源监管办综合处主任科员    王海洋 核电中心行业发展处主任科员    王海君 信息中心综合处副处长    李 雪 资质中心综合处主任科员    赵花城 大坝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张德英 可靠性和质监中心综合处处长    陈 鑫 服务中心综合处副处长    蒋学林 中电传媒总编室主任    李兆春 中电传媒图书音像中心主任    胡耀芳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副主任    黄珍涛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副处长    潘 胜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法律部副处长    候利勇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法律部综合处处长    刘春瑞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法律部综合处处长    麦 苗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部主管    张 健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管理与法律事务部副处长    贾 巍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企法部主管    闵文欣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管理与法律事务部法律处处长    易 恒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法治建设专责    魏 超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一处副处长    王晓辉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同项目处处长    王文杰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企管与法务部法务一处副处长    王 娜 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事业部综合办部门总经理    裴小雨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法律合规部法律管理高级业务经理    吕 越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综合主管    张 莹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风险管控部法律事务处处长    李举红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法律风险管理部处长    沙 烨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主管    欧阳静蕾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法律顾问    武永泽 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法务部高级主管    郭中华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副主任    任 旸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副处长    冀瑞杰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办公厅处长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2018年6月7日
  •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24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4-01-27
    • 国际能源网获悉,1月2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督促落实能源安全保供责任。把能源安全保供作为能源监管的首要任务,督促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能源企业履行保供主体责任、落实保供政策。充分发挥派出机构“探头”“哨兵”作用,加强电煤、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供需形势监测、分析和预警,做好煤炭供应、机组运行、存煤情况等台账化管理,及时发现并向局党组和地方政府报告影响能源保供的苗头性、潜在性、倾向性问题,协调推动能源稳定供应。 原文如下: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24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 国能发监管〔2024〕4号 各司,各派出机构,各直属事业单位,中能传媒: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和国家能源局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2024年能源监管工作,持续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现将《2024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抓好落实。 附件:2024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 国家能源局 2024年1月9日 附件: 2024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 2024年能源监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锚定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两个目标,创新开展过程监管、数字化监管、穿透式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四个监管”,以更大担当和作为助力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能源保障。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底线思维,着力强化能源安全保供监管 (一)督促落实能源安全保供责任。把能源安全保供作为能源监管的首要任务,督促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能源企业履行保供主体责任、落实保供政策。充分发挥派出机构“探头”“哨兵”作用,加强电煤、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供需形势监测、分析和预警,做好煤炭供应、机组运行、存煤情况等台账化管理,及时发现并向局党组和地方政府报告影响能源保供的苗头性、潜在性、倾向性问题,协调推动能源稳定供应。 (二)推动国家能源规划、政策和项目落实落地。强化国家能源规划、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对2024年各省(区、市)完成国家“十四五”能源规划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等情况开展监管。强化过程监管,持续跟踪跨省跨区输电通道、油气管道、大型风光基地、分布式光伏、煤层气开发等项目推进情况,进一步加强火电规划建设情况监管。 (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保供稳价作用。积极推动跨省跨区电力市场化交易、清洁能源交易、绿电交易,充分发挥区域内、省间资源优化配置作用,促进辅助服务资源跨省互济,加大保供期间发电机组并网运行考核力度。切实发挥需求侧参与系统调节作用,推动用户侧储能、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新型主体进入电力市场。 二、坚持绿色发展,着力强化清洁能源发展监管 (四)保障新能源和新型主体接入电网。监管电网企业公平无歧视地向新能源项目提供接网服务,开展分布式光伏备案接网推进情况专项监管,重点跟踪分布式光伏备案、并网、交易、结算等情况。指导电网企业进一步优化并网流程、提高并网时效,推动“沙戈荒”风光基地、分布式电源、储能、充电桩等接入电网。 (五)提升调节性电源利用水平。加强电力系统调节性电源常态化监管,采取信息化手段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开展现场检查和督办整改,切实发挥调节性电源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作用。强化政策引导和规范市场,建立合理的电价和补偿机制,激励调节性电源的建设和运用。加强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和市场交易监管,确保调节性电源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节,进一步提升利用水平。 (六)有序推进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加强市场机制创新,逐步扩大新能源市场化交易比例,实现新能源发展与市场建设协调推进,更好发挥市场促进消纳作用。建立健全绿色电力交易机制,研究出台绿电交易有关规定,逐步扩大绿电交易规模,着力解决企业购买绿电需求量大、绿电跨省跨区交易难等问题。加快推进绿电、绿证市场建设,培育绿色电力消费市场。 三、坚持公平公正,着力强化自然垄断环节监管 (七)建立健全电力、油气自然垄断环节监管制度。创新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加强与反垄断、国资等部门的协同,形成监管合力。加强能源领域自然垄断企业监管,出台电网企业竞争性业务关联交易信息公开等相关办法。对有关能源央企落实“十四五”能源规划、保障能源安全等情况开展监管,推动企业聚焦主责主业。 (八)加强电网垄断环节监管。强化电网企业落实国家规划、重大项目推进、公平开放、投资成效等情况监管,督促相关企业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供公平开放服务。探索穿透式监管方式,深入监管新能源接网困难、储能调用不合理等问题,深化用户受电工程“三指定”问题纠治,加强电网工程建设运营事中事后监管。 (九)加强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修订出台《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开展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专项监管,重点检查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落实信息公开和报送、独立核算、服务合同履约、公平开放服务等情况,完善相关投诉及纠纷处置机制和程序,督促相关企业完善管理制度,促进油气市场体系建设,规范油气市场秩序,维护市场成员合法权益。 四、坚持顶层设计,着力强化电力市场建设与市场监管 (十)系统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编制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厘清多层次电力市场功能定位,做好各品种之间有效衔接,形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基础规则体系。研究建立电力市场运行评价体系,组织开展省(区、市)电力市场建设综合示范,推动电力市场一体化设计。深化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机制,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推动华中等区域电力市场方案研究,完善跨省跨区市场交易机制,实现多层次市场协同运行。 (十一)健全完善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研究出台电力辅助服务基本规则,规范辅助服务功能品种,加快推进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建设,不断引导虚拟电厂、新型储能等新型主体参与系统调节。完善辅助服务品种设置流程和价格形成机制,推动辅助服务成本向用户侧合理疏导,进一步调动灵活调节资源主动参与系统调节积极性。 (十二)精准开展电力市场秩序监管。加大电力市场运行情况的监测和监管力度,推动实现电力调度执行与交易组织情况的在线监测,探索开展数字化监管。研究制定不当干预电力市场化交易行为监管工作指引,提升市场监管的规范性和精准性。聚焦电力市场运行中存在的规则执行不到位、限制市场竞争、信息披露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监管。 五、坚持依法依规,着力强化监管执法权威 (十三)持续打造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品牌。选取6个省份开展综合监管,集中派出机构骨干力量开展现场监管,聚焦煤电规划建设及改造升级目标任务完成、电网公平开放接入、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落实、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提升以及频繁停电整治等情况,对影响范围大、性质恶劣的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十四)强化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工作。聚焦电力市场秩序、自然垄断环节、电力安全等重点领域,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提升行政执法的影响力、震慑力。建立重大案件线索指定管辖、疑难复杂案件集中研究等工作机制,统筹使用执法力量,提高行政执法工作水平。 (十五)规范能源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行政处罚案件案由、裁量权基准等制度宣贯,严格执行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加快推动行政处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实现行政处罚全过程管控、可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行政处罚信息化管理水平。 六、坚持预防为主,着力强化电力领域安全监管 (十六)坚决防范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落实运行方式常态化分析制度,将部分重要厂站纳入重要输电通道联合防控工作机制服务范畴,进一步强化骨干网架安全管理。制定出台防止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事故重点要求,启动《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和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办法修订工作,出台电力安全事故调查报告编制指南,完善新形势下大电网安全管理法规体系。 (十七)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和水电站大坝安全事故。按照国务院安委会统一部署,组织开展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年),从推动重大电力安全隐患动态清零、强化油气管道保护和煤矿本质安全、发挥安全科技支撑作用、提升从业人员素质能力等七个方面,推动落实24项具体任务,着力提升能源电力系统本质安全水平。继续开展水电站大坝安全提升专项行动,排查整治管理漏洞和工程隐患,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大坝安全总体水平。 (十八)持续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组织开展配电网安全风险管控专项行动、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专项监管,强化质监机构监督,深入排查治理安全隐患。研究起草煤电机组深度调峰安全管理指导意见,强化煤电机组参与深度调峰安全监督管理。继续组织跨省区大面积停电应急演练,持续推进国家级电力应急基地和研究中心建设。与地方电力管理部门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安全监管合力,提升监管效能。 七、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强化资质管理和信用监管 (十九)融合信用手段开展专项监管。组织开展电力业务资质许可专项监管,重点聚焦发电企业无证经营、超越许可范围经营、承装(修、试)电力设施持证企业虚假承诺、出租出借许可证等问题。深化告知承诺制,持续开展持证企业许可条件保持情况常态化监管。扩大信用手段应用范围,在电力市场领域探索开展信用监管试点。 (二十)完善许可和信用制度规范。修订《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依法依规推进承装(修、试)电力设施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和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应用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许可管理制度,优化许可流程,研究应用信用约束措施,加强全流程闭环监管。 (二十一)强化资质和信用数字化监管。升级完善资质和信用信息系统智能核验、事中事后核查、许可条件保持监督等功能,推动资质许可电子证照深化应用。扎实做好许可服务“好差评”,定期通报许可和信用工作。加强政策制度宣贯,依法发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用承诺和失信惩戒信息。 八、坚持监管为民,着力强化民生领域用能监管 (二十二)持续推动解决群众用能急难愁盼问题。推进频繁停电线路和台区治理,适时开展频繁停电整治情况“回头看”,督促供电企业建立年度台账销号机制。持续开展北方地区清洁取暖专项监管,重点跟踪清洁取暖政策落实和工作实施总体情况,压实地方政府保障取暖用能属地责任和各类企业主体责任,确保取暖用能供需平稳。 (二十三)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巩固“获得电力”服务成效,深化政企协同办电机制,推动破解高压办电难点问题,指导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扩大低压办电“零投资”范围。加强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政策研究,持续推动全国办电用电服务水平整体提升。高质量做好新一轮世行营商环境评估“获得电力”指标参评工作。 (二十四)持续发挥12398热线“连心桥”作用。进一步优化12398能源监管投诉举报热线的诉求受理、工单转办、属地办理、结果反馈等环节工作流程,认真做好投诉举报处理,梳理分析典型问题,加强重大问题督办,进一步压实相关企业整改责任,确保群众反映的用能诉求得到及时高效解决。 九、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强化干部队伍监管能力建设 (二十五)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机关党建主体责任、垂管单位党建工作责任,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 (二十六)提升监管队伍履职尽责能力。全面落实局党组《关于加强干部队伍监管能力建设的意见》,不断加强监管队伍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用好“能源大讲堂”等平台载体,健全行政执法培训机制,分类分级开展培训。坚持在实战中锻炼队伍,组织派出机构骨干力量开展综合监管集中作战,持续提升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积极推进能源监管信息化建设,提升监管数字化水平,提高监管效能。 (二十七)强化干部作风和纪律建设。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用能需求作为监管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加强对监管队伍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解决各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指导督促党员干部不逾底线、远离红线。加强制度建设,管好用好能源监管权力,防范权力滥用的廉政风险。 来源:国家能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