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国能e电”平台正式上线》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18
  • 12月17日,国家能源集团“国能e电”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国能e电”)在京上线发布,成为国内首个覆盖大部分用电省区、提供全品类综合能源、产融深度结合的线上权威电力交易平台,为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产业金融融合发展、繁荣能源电力生态圈提供解决方案。


    作为发电量及供热量均占全国的1/8的国内最大电力和热力供应商,国家能源集团持续强化模式创新和管理优化,于2020年成立专业化电力营销公司,启动“国能e电”建设,以专业化机构、数字化平台、集约化管控,助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上线发布仪式上,国家能源集团电力营销公司对“国能e电”平台场景功能进行演示,系统全面展示平台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国能e电”上线后,解决了很多行业痛点难点问题:一是数据资源应用,实现集团统建、全景感知、穿透管理、诊断预警、综合评价的管理要求。二是算法模型开发,提升数据分析质量、快速响应效率、交易决策能力、业务创效水平。三是信息技术创新,积极探索“AI+交易”创新示范,在南方区域建成行业首个数据全自动化电力交易系统。四是综合能源销售,推进电、热、绿、固废及综合能源等全品类线上销售,打造电力产业“国能自营”电商新模式。五是绿碳协同发展,优化内部绿证、CCER、碳排放权资源配置和使用,提升绿-碳资产管理效能和金融价值。六是客户专业服务,与用户共建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以源-荷互动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国能e电”平台有哪些特色?一起来了解!

      特色一

      双线驱动 赋能内外

      平台采用“集约化管控+平台化运营”的双线运作模式,对内实现管理提升、行业对标、价值创造,对外实现产品销售、客户服务、生态协作。

      特色二

      数据汇聚 智驭未来

      自2020年启动建设以来,“国能e电”平台分步上线,国家能源集团内部建成营销数智中心。45亿条数据在这里汇聚,85个算法模型助力,实现全态感知、穿透管理。

      特色三

      规范业务 精细管理

      平台规范业务指标1401项、业务流程83项,实现核心业务三级全面覆盖,以标准化应用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特色四

      AI智控 高效领航

      平台建成行业首个数据全自动化电力交易AI机器人,每日执行任务3200余次、处理数据超15万条,2分钟完成数据采集,5分钟生成专项报告,正确率100%。

    这么厉害!那目前“国能e电”的客户有哪些呢?

    作为国家能源集团电力产业对外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专业化平台,“国能e电”与用户共同助力清洁低碳能源生态体系建设。截至2024年11月底,“国能e电”已服务3万余家电热客户,代理零售电量超3000亿千瓦时,绿证交易超3000万张、交易额近千亿元。针对市场需求,“国能e电”还将围绕电力、热力、绿证、固废等产品,致力于打造从交易、履约、结算,到金融、客户、售后的全过程交易平台,实现一体化、透明化管控。

    在本次发布会上,还有这些亮点值得关注!

    上线发布仪式现场,国家能源集团电力营销公司与中化集团签订“总对总”合同,港口公司黄骅港务与龙源电力签订绿证交易合同,江苏公司宿迁电厂与洋河酒厂签订供热协议,体现了“国能e电”平台功能丰富完备及服务便捷高效。

    中化集团生产经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化集团用电企业遍布全国多个省区,以往需要反复比对各个省区的售电价格,过程繁琐且沟通成本较高。“国能e电”平台是电力营销数智化转型的一大创举,通过“国能e电”平台电力服务模块,可以直观查看各省区交易规则、售电套餐,迅速了解市场形势,并按需形成多样化套餐组合,有利于双方迅速达成合作共识,极大提升了“总对总”签约的效率和便捷性。

    国家能源集团黄骅港务公司作为我国唯一的煤炭码头零碳试点项目单位,也是“国能e电”平台的用户。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连续两年通过购买绿证来实现“全绿电消费”。与去年相比,今年他们通过“国能e电”的绿证交易模块进行交易,只需在平台主页提交具体的绿证年份、地区等需求,平台便能根据需求完成绿证的匹配,并提供“一站式”的绿证交易服务。这不仅大大减轻了线下的工作量,还使得他们能够便捷地快速追溯绿证的源头,从而更方便地精细化管理已购买的绿证。

    国家能源集团将以“国能e电”平台上线为新起点,致力于持续打造综合能源服务平台标杆,为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赋能。未来,国家能源集团将依托国能“4e”平台,在为内部全产业各环节提供增值服务的同时,带动上下游供应商、客户参与生态建设,完善平台主导、多方参与、利益共享的“e家族”生态圈,更好促进“双碳”目标、能源保供、电力改革以及市场建设。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106777.html
相关报告
  • 《国家能源集团建成国内首个新型电力系统仿真平台》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2-28
    •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建成国内首个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多应用场景的综合性仿真平台。该平台具备风光水火等多类电源半实物仿真、涉网能力评价、灵活性评价能力,可为高比例新能源的稳定、经济、协调运行提供理论指导,有效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   新型电力系统仿真平台上线应用 随着现有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变,诸多新要素的加入使电力系统复杂性成倍增长,对其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极大挑战。在此背景下,该公司搭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仿真平台,为研究治理“双高”局面下新能源带来的系列问题提供仿真基础。 该平台立足提升电源侧灵活性,提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格局的电源侧建模仿真方法,主要针对国家能源集团在运及新投新能源场站,开展包括风电、光伏、无功补偿、储能、火电、水电、交直流输电、变压器等发输变电设备的模型库建设,具备小型微电网系统、局部新能源基地、区域新型电力系统等多层级多场景多能源协调仿真能力,可开展新能源大基地规划、多能协调运行、重大事故溯源分析、涉网仿真建模、构网型新能源发电研创等业务。 该平台可实现新能源场站内外部故障真实、快速、高效预演、再现、诊断,为预防新能源设备并网后扰动电网稳定提供检测工具,为开展新能源控制、并网研究提供基础支撑。
  • 《国家能源集团百亿级大基金落地!》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9-06
    • 9月2日,国家能源集团和中国工商银行共同成立的北京国能工融强链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完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首期150亿元正式落地运营。 本只基金是国家能源集团联合中国工商银行以“产业+金融”方式落地的百亿级大基金,也是国务院国资委2023年出台《中央企业基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完成备案的首批产业基金。基金规模300亿元,首期规模150亿元,国家能源集团所属国华投资出资30%,中国工商银行所属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出资70%,国家能源集团以产业出资撬动高比例银行资本,用于支持集团产业发展,国华投资资管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 本只基金定位于支持产业控制,通过聚焦新能源、煤化工、铁路运输、港口与航运、火电等国家能源集团产业链,积极寻找上述领域的优质资产并购机会,股债联动优化项目资本结构进行投后赋能,强化集团产业链一体化运营优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基金触角多、探针长等优势,主动挖掘并提前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关键技术、关键资源以及具有高端引领和基础支撑作用的供应商,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其发展,为集团公司产业控制关键领域补短锻长奠定基础,确保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 本只基金的设立,可以充分发挥国家能源集团“煤电路港航、煤电油气化、产运销储用”的一体化优势、集成创新优势和场景应用优势,统筹能源安全、能源经济、能源低碳、能源科技“四大战略任务”,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全球领先的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