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更应重视安全挑战》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 lixiaoyan
  • 发布时间:2019-03-27
  • 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安全、伦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风险挑战。随着数据越来越多被收集,应用场景增加,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随之提升。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要有伦理和法律界限,即应以人类的根本利益和责任为原则。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拓展‘智能+’”首次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未来的重要基础性技术,人工智能已连续三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预见,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深入应用,生产生活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人们在拥抱人工智能、迈向数字社会的同时,也需要正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在安全、伦理、法律法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挑战。只有未雨绸缪,研判和防范潜在风险,才能安享“智能+”的时代红利。

相关报告
  • 《NHS创建人工智能实验室以应对医疗保健挑战》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xxw
    • 发布时间:2019-08-17
    • 据Venturebeat网站8月8日报道,英国国民健康服务局(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宣布将投入2.5亿英镑建立一个全新的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NHS表示,新实验室将致力于把学者、专家与科技公司结合在一起,共同应对医疗保健领域的重大挑战。 NHS希望AI实验室能够推动乳房X光照片、脑部扫描、眼部扫描和心脏监测等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而强化癌症检查工作,同时使临床医生能够更快速地评估药物、设备和手术需求。 NHS英格兰首席执行官Simon Stevens称,建立AI实验室的最终目标是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实现日常任务的自动化,让NHS员工队伍的工作能够更上一层楼。此外,AI实验室的另一个核心任务是检查已投入使用的算法并提高安全水准,使其在确保患者隐私安全的同时更为强大。 英国首相鲍里斯表示:“今天投入的资金不仅关乎护理界的未来,它还将通过自动化管理任务、解放员工双手去照顾病人来推动医疗保健前沿的发展。”他将确保NHS拥有所需的资金,对员工和患者的生活产生真正的影响。
  • 《华北地区水循环与水资源安全-问题与挑战》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2-22
    • 华北缺水及其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变化是中国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由于山区与平原径流明显减少和过量开发水资源,业已造成了地下水漏斗、平原区河道干涸、湖泊湿地萎缩、地表和地下水污染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影响到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业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以海河流域为重点对象,通过国内外学科前沿进展综述,指出华北地区缺水及其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背后的自然和人文因素作用与发展演化的背景,强调高强度人类活动作用下的水循环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提出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的水循环基础与应用问题研究的若干建议与思考。研究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的华北地区水循环过程,水体运动与污染物质输移及其与生态环境演变耦合机制,阐明华北地区"河道断流,水体污染,湿地消失,地下水枯竭"的成因规律,特别是人类活动的驱动分量,提出生态环境修复的理论基础,不仅对变化环境下流域水环境演变的地学基础科学前沿研究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