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布的2023自然指数年度榜单揭晓了2022年对高质量自然科学研究贡献最大的机构和国家。该榜单显示,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国已经超越美国,位居榜首。
中国首次从第二位上升到第一位,是因为中国对自然指数所涵盖的4个自然科学领域(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地球和环境科学)的研究作出了贡献。与2021年相比,中国的调整后份额增长了21.4%,在年度榜单排名前10位的国家中,增幅最大,紧随其后的是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法国、韩国、加拿大、瑞士和印度。
中国研究机构在榜单中表现优异:
(1)在机构十强中,有6家来自中国,分别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六)、南京大学(第七)、北京大学(第九)和清华大学(第十)。其他十强机构为哈佛大学(第二)、德国马普学会(第三)、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第四)和斯坦福大学(第八)。
(2)自从自然指数建立以来,中国科学院已连续11年居于首位,其2022年的份额为2 054,远远领先于排名第二的哈佛大学(份额为813)和排名第三的德国马普学会(份额为682)。
(3)自该指数建立以来,中国科学院连续11年领先,2022年的份额为2 054,远远领先于排名第二的哈佛大学(份额为813)和排名第三的德国马普学会(份额为682)。
(4)在地球和环境科学领域,中山大学在2021—2022年的调整份额增长了50%以上。
(5)在生物科学领域,复旦大学的增幅高达65%。
(6)在化学领域,中国的机构在前20名中占18家。
自然指数的创始人David Swinbanks评论:“近年来自然指数年度榜单所呈现的趋势表明,中国的研究投入令其在自然科学领域超过美国并非偶然。其2021年至2022年的增长规模,意味着其他地方不可避免地出现下降。然而,相比自然科学领域,中国在卫生科学领域实力并没有影响到美国在该领域的全球主导地位。除中国和美国,全球情况喜忧参半。拉丁美洲国家的份额大幅下降,巴西、智利和墨西哥的份额都是如此。澳大利亚的调整后份额也出现了两位数的下降(降幅达14%),新加坡下降了15%,俄罗斯下降了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