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10期《海洋科学快报》》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海洋科学快报编辑部
  • 发布时间:2018-03-23
  • 2018年第10期《海洋科学快报》目录:

    1. 大规模的气候变暖可能会加剧北京的持续雾霾

    2. 研究有助于解释格陵兰岛冰川融化的各种脆弱性

    3. 北大西洋的盐分降低,但现在归咎于气候变化还为时过早

    4. 石榴石中的秘密揭示了为火山和地震提供能量的水的来源

    5. 科学家捕捉到了火山雷的声音

    6. 科学家发现地震成像对水是无视的

    7. 停止过度捕捞可使被误捕的物种减少一半

    8. 珊瑚礁有助于保护脆弱的加勒比鱼类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9. 珊瑚礁实验表明:二氧化碳导致的海洋酸化降低了生长速度

    10. 揭示珊瑚礁中的氮循环

    11. 研究发现英国河流微塑料污染严重

    12. 金属有机骨架降低石化产品能耗

    13. 长棘毛唇隆头鱼可以通过皮肤感知

    14. 研究人员发现鱼鳞胶原蛋白有助于伤口愈合

    15. 海葵毒液随猎物和海况改变

相关报告
  • 《物理海洋科学快报2018年第10期》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cancan
    • 发布时间:2018-11-19
    • 研究表明,到2300年全球海平面可能上升50英尺 浊流不仅仅是海流,还涉及海底本身的运动 从一个世纪到下一个世纪,气候变暖是否有更大的变化? 新的证据显示,海洋死亡区在上一个冰河时代蓬勃发展 新研究提前17个月预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北极冰限制了主要洋流的速度 首次关于地中海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 南极海洋二氧化碳帮助结束冰河时代 研究发现,强大的印度季风将大西洋的飓风引向陆地 一个31年的全球海面温度日变化数据集 我们正在失去最大的二氧化碳吸收池吗? 过去气候变化时发生了什么?
  • 《2018年第26期《海洋科学快报》》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海洋科学快报编辑部
    • 发布时间:2018-07-20
    • 2018年第26期《海洋科学快报》目录: 1. 更强劲的西风带来了更大的气候变化 2. 美国宇航局(NASA)观测到台风玛丽亚在中国登陆 3. 超级厄尔尼诺:一个巴掌拍不响 4. 研究发现日本两个火山之间存在深层地下连接 5. 科学家在中国西部发现了地球上最年轻的条带状铁建造 6. 在北极发现古代气候剧变的指纹 7. 海藻具有“陆地基因” 8. 快速的线粒体进化可能产生新物种 9. 研究表明,迁移养鱼场可以使海草床茁壮成长 10. 石墨智能膜能控制水 11. 与氧化应激相关的化学物质可能是发展所必需的 12. 新研究显示,韩国蔚山长期暴露在有毒的细尘中 13. 海葵隐藏了其复杂结构 14. 波罗的海第一个特有鱼种被命名 15. 光受体决定了灯眼鱼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