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预警:需求增长放缓和供应激增 全球石油市场预计到本十年末面临严重过剩》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6-14
  •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6月12日,国际能源署发布报告称,随着需求增长放缓和供应激增,全球石油市场预计到本十年末面临严重过剩。

    国际能源署当天发布石油市场年度中期报告说,基于当今的政策和市场趋势,亚洲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以及航空和石化行业的强劲需求将在未来几年推动石油用量的增长。但是,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传统汽车燃油效率提高、中东地区发电用油减少以及经济结构转变等因素将越来越多地抵消这些增长。包括生物燃料在内的全球石油需求在2023年为平均每天约1.02亿桶。报告预测,全球石油需求到本十年末趋于平稳,为每天约1.06亿桶。

    与此同时,以美国和其他美洲产油国为首的全球石油产能激增,将导致石油供应过剩。预计到2030年,全球石油供应能力将升至每天近1.14亿桶,比预计的全球石油需求高出800万桶/天。这将可能对石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包括对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及其他产油国以及美国页岩油行业的影响。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随着疫情反弹势头减弱、清洁能源转型推进以及中国经济结构转变,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正在放缓,并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基于最新数据做出的预测显示,全球石油供应将在本十年出现严重过剩。

    国际能源署在报告中建议,鉴于需求增长放缓和对清洁能源转型的日益重视,大型石油公司可能需要重新调整其战略。在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预计到2030年,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份额将从80%降至73%。目前,英国石油和壳牌等大型石油公司已经调整了从碳氢化合物转向可再生能源的多元化计划,而埃克森美孚等其他公司仍坚定地专注于石油和天然气。

    欧佩克本月发表声明说,8个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决定今年第三季度继续自愿减产,减产总额为日均385万桶,以维护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与平衡。根据声明,8国决定把2023年11月宣布的日均220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延长至今年9月底,之后将视市场情况逐步回撤这部分减产力度。此外,8国将把去年4月宣布的日均165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延长至2025年底。

    欧佩克此前发布月度石油市场报告,维持4月份对2024年和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的预测,认为今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量较2023年将增加220万桶,达到1.04亿桶。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量较2024年将增加180万桶,达到1.06亿桶。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youqi/2024/06/14/detail_20240614164511.html
相关报告
  • 《需求增长放缓和供应激增将推高石油市场过剩》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6-25
    • 在能源过渡的持续深化背景下,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步伐预计将趋于平稳。近期,国际能源署发布的石油市场展望报告指出:全球石油产量将逐步增长,有效缓解市场压力,并将剩余产能提升至库维德危机前的未见水平。 该报告深入分析了这些动态对石油供应安全、炼油、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基于当前的政策导向和市场发展趋势,报告指出亚洲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以及航空、石油化工等行业对石油的强劲需求,将在未来几年内推动石油使用的上升。然而,这一增长趋势将受到电动汽车销量上升、传统车辆燃料效率提高、中东地区发电用油减少以及结构性经济转变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因此,报告预测,包括生物燃料在内的全球石油需求在2023年将超过1.02亿桶/日,至本世纪末,石油需求将达到每日1.06亿桶的水平。 同时,随着全球石油生产能力的迅速增长,特别是在美国和美洲其他石油生产国的引领下,预计从现在到2030年,全球石油生产能力将超过需求增长。报告预计,到2030年,总供应能力将提升至每日1亿1千4百万桶,超过全球需求的预期值约800万桶。这将导致前所未有的剩余产能水平,除非达到《可持续发展公约》第19号规定的最高水平。这种高水平的剩余产能将对石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包括影响欧佩克和其他国家的生产经济体以及美国页岩工业。 鉴于大流行病反弹的势头已逐渐减弱,清洁能源转型持续推进,以及中国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长正在逐步放缓,预计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今年,国际能源署预计石油需求将每日增加约100万桶。国际能源署执行主任法蒂赫·比洛尔对此进行了强调。 本报告基于最新数据进行的预测显示,本十年内出现了显著的供应盈余,这提示石油公司需要确保其业务战略和计划能够适应正在发生的变化。尽管石油需求增长正在放缓,但预计2030年全球石油需求仍将比2023年增加320万桶/日,除非实施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或改变消费者行为。 亚洲新兴经济体,尤其是印度在交通运输中使用的石油较多,以及日益繁荣的石油化工行业,特别是中国对喷气机燃料和原料的更多使用,将推动这一增长。然而,与此同时,发达经济体的石油需求预计将持续下降,从2023年的每日近4,600万桶降至2030年的每日不到4,300万桶。上一次发达经济体石油需求达到这一水平是在1991年。 为满足预期需求,欧佩克+以外的生产国正积极扩大全球生产能力,预计将占据2030年预期增长的四分之三。其中,美国有望实现每日210万桶的非欧佩克+产量增长,而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和圭亚那等国将贡献每日270万桶的产量。 该报告进一步预测,随着本十年末批准项目的逐渐减少,产能增长将趋于放缓,随后在主要的非欧佩克+生产国中可能出现停滞。然而,如果各公司继续批准更多项目,非欧佩克+的生产能力每日可增加130万桶,并在2030年开始运作。 根据报告,2023年至2030年期间,全球炼油能力预计将以每日330万桶的速度增长,这一速度远低于历史趋势。然而,鉴于生物燃料和液化天然气等非精炼燃料的供应也在同时激增,这将足以满足这一时期对精炼石油产品的需求。因此,报告指出,在展望期末关闭炼油厂的可能性增加,以及2027年后亚洲产能增长放缓的可能性。
  • 《国际能源署预计: 2024 年和 2025 年的需求增长将达到过去二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22
    • 国际能源署最新报告显示,受强劲经济增长、酷热天气以及电动汽车和热泵等电力驱动技术日益普及的推动,全球电力需求正以多年来最快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继续快速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有望创下新高。 国际能源署《电力年中更新》报告显示,预计 2024 年全球电力需求将增长约 4%,高于 2023 年的 2.5%。这将是自 2007 年以来最高的年增长率,不包括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后出现的异常反弹。报告称,全球电力消费的强劲增长将持续到 2025 年,增长率将再次达到 4% 左右。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也将在今年和明年迅速增长,其占全球电力供应的份额预计将从 2023 年的 30% 上升到 2025 年的 35%。预计 2025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首次超过煤炭发电量。预计仅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就将满足 2024 年和 2025 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约一半,而太阳能和风能加起来将满足增长的四分之三。 报告称,尽管可再生能源急剧增加,但由于需求强劲增长,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需求,今年全球煤炭发电量不太可能下降。因此,全球电力部门的二氧化碳 (CO2) 排放量将趋于平稳,2024 年略有增加,2025 年下降。然而,仍然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中国水力发电量在 2024 年上半年从 2023 年的低点强劲复苏。如果这种上升趋势在下半年继续,可能会抑制燃煤发电,并导致 2024 年全球电力部门排放量略有下降。 一些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电力消费增长尤为强劲。受强劲经济活动和强烈热浪的推动,印度今年的电力需求预计将大幅增长 8%。受服务业和包括清洁能源技术制造在内的各工业部门活动强劲推动,中国的需求也将大幅增长 6% 以上。 2023 年,美国电力需求因天气温和而下降,但随着经济稳步增长、制冷需求上升以及数据中心行业不断扩张,美国电力需求预计今年将反弹 3%。相比之下,欧盟电力需求将温和复苏,预计增长 1.7%,此前,欧盟受能源危机影响,电力需求连续两年萎缩。 在世界许多地区,空调使用量的增加仍将是电力需求的重要推动因素。报告发现,2024 年上半年,多个地区遭遇强烈热浪,导致电力需求增加,电力系统压力重重。 国际能源署能源市场与安全主任 Keisuke Sadamori表示:“今年和明年全球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将是过去二十年来最快的,这凸显了电力在我们经济中日益增长的作用以及严重热浪的影响。清洁能源在电力结构中的份额不断上升令人鼓舞,但这一增长速度必须更快,才能实现国际能源和气候目标。与此同时,扩大和加强电网以向公民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至关重要,并实施更高的能源效率标准以减少冷却需求增加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随着人工智能 (AI) 的兴起,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越来越受到关注,这凸显了对更可靠数据和更好的盘点措施的需求。报告强调了数据中心电力需求的广泛不确定性,包括部署速度、人工智能的多样化和不断扩大的用途以及提高能源效率的潜力。更好地收集数据中心部门的电力消耗数据对于正确识别过去的发展并更好地了解未来趋势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