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水电和核电公司与芬兰国营能源企业签订核合作协议》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5-31
  • 韩国水力原子能总裁黄朱浩(左)和Marcus Rauramo(Marcus Rauramo)Foutum CEO正在拍照留念。KHNP供图

    据韩国每日日报消息,5月30日,芬兰能源公司Fortum与韩国水电和核电公司(KHNP)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就未来的核电站进行合作和信息交流。

    Fortum正在进行芬兰和瑞典大型核电站或SMR建设的可行性评估。通过此次备忘录,两家公司决定在北欧地区新核电站事业、SMR技术开发和事业化、核电站工程事业等多个领域进行合作。另外,为了运营核电站的安全高效运营,双方还决定加强核电站运营维修领域的合作。

    韩国水电和核电公司和Fortum从2018年开始定期交流核电站运营维修经验,为进入欧洲地区奠定了基础。在共同开发核电站热电联产技术、3D打印技术等的同时,还建立了相互信任。

    韩国水电和核电公司总经理黄柱浩表示:“此次合作将成为韩国水电和核电公司扩大北欧地区核电站事业的桥头堡。”“期待北欧最大电力公司fortum和韩国水电和核电公司通过相互合作发展的伙伴关系。”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75831.html
相关报告
  • 《中能建氢能源与韩国能源企业 SK E&S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4-24
    • 4月21日,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京光在京与韩国SK E&S(中国)总裁全英濬座谈,就开展氢能领域全方位务实高效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并见证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李京光对SK E&S给予氢能公司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中国能建能源化工耦合技术优势、氢能业务发展全产业链优势及氢能公司的发展规划和重点布局,分析了当前氢能产业发展形势和广阔前景。他表示,SK E&S业务涵盖LNG、氢能、发电及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拥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运营经验,在氢能生产、流通和消费价值链基础设施、氢生态系统构建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希望双方在建设大型氢工厂、氢储运、氢氨贸易、装备制造、产业孵化等方面深入合作,为氢能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全英濬对李京光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韩国氢能产业发展情况、产业规划及氢氨混烧发电计划,以及SK E&S在中国发展氢能产业的战略规划。他表示,在保障清洁能源多样化、实现碳中和的全球共识下,氢能产业市场前景广阔,SK E&S将依托于雄厚的产业基础和能源领域运营经验,以双方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为起点,与氢能公司开展全方位合作,实现互补共赢,优势共享,共同助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企业在氢能领域的战略愿景做出贡献。 公司副总经理刘成良,SK E&S中国副总裁刘兰花、韩建镐,双方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相关活动。
  • 《中广核与英法等国签订一系列协议,核电出海望加速》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7-04-07
    •   中广核负责人近日透露、 第三代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如果能通过英国通用设计审查、 将落地英国布拉德韦尔B项目。中国核电技术有望进军世界上最早实现核电商业运营的老牌核电强国。根据测算,出口1个核电站相当于出口100万辆小汽车。   据人民日报4月5日消息,"华龙一号"是由我国两大核电企业 — — — — 中广核和中核,根据日本福岛核事故反馈,以及最新核电安全要求,研发的第三代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安全系数更高,拥有双层安全壳:内层确保反应堆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放射性物质不会外泄; 外层抵抗外部撞击的损害。   中广核近日通报中广核已与肯尼亚核电局签署了核电培训合作框架协议和保密协议。此举为中肯双方开展实质性技术和商务合作,为"华龙一号"进入非洲迈出重要一步将实现我国核电成套技术设备和工程总承包服务的出口。   中广核董事长贺禹在近日透露,中广核已与法国电力集团、英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协议,"华龙一号"如果通过英国通用设计审查后,将落地英国布拉德韦尔B项目。中国的核电技术,有望进军世界上最早实现核电商业运营的老牌核电强国——英国。   根据测算,出口一个核电站,相当于出口100万辆小汽车。如果评选当前最能代表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名片”,一张属于高铁,另一张无疑属于“华龙一号”。 “华龙一号”安全上了一个新高度   “华龙一号”是由我国两大核电企业——中广核和中核,根据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以及我国和全球最新核电安全要求,研发的第三代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   第三代核电技术最典型的特征,是安全上了一个新高度。“华龙一号”的特点是拥有双层安全壳:内层确保反应堆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放射性物质不会外泄;外层抵抗外部撞击的损害,可以抵御类似商用大飞机撞击。厂区也可抵御相当于日本福岛核事故中的地震震级。   2015年12月24日,“华龙一号”示范机组——广西防城港核电二期工程开工。该项目作为英国布拉德韦尔B项目的参考电站,为中国先进核电技术走向国际高端市场奠定关键基础。   就在该项目开工的前一天,泰国国家电力公司子公司RATCH在广西南宁与中方正式签署了《防城港核电二期项目合资协议》,将合资成立防城港核电二期项目公司,共同开发、建设和运营该项目。   另外肯尼亚、印尼、南非、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对中国的“华龙一号”产生了强烈兴趣。目前,中广核已经与国外20多家对口企业、政府主管部门,签署了核电合作谅解备忘录或意向书。   英国通用设计审查是目前世界上最为严苛的核电技术审查,今年1月,英国正式批准设立“华龙一号”通用设计审查。仅在这一点上,后起之秀“华龙一号”就让全世界不可小觑。如果“华龙一号”能够在5年内通过英国通用设计审查,无疑等于拿到一张“全球金牌通行证”。   中法合作拼船出海   法国电力拉着中广核角逐英国欣克利角C、塞兹韦尔C和布拉德韦尔B核电项目,有人说,这不是师傅带着徒弟出来揽活儿吗?   不可否认,30年前法国电力的确是中广核的“师傅”:大亚湾核电站合作方就是法国电力。中国也正是从大亚湾开始,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核电发展之路。   但在英国这个项目上,中法合作比大家想象的更意味深长。三个项目中,欣克利角C是其中的重头戏:该项目是英国核能领域20年来最大的项目,建成后将满足英国7%的电力需求。   根据规划,欣克利角C项目将采用法国电力拥有知识产权的EPR技术。目前,该技术仅有4台在建,尚无建成使用的先例。在建的4个项目中,由中广核与法国电力合资建设的台山一号机组,将于今年实现发电,是全球第一台正式启用的三代核电机组。   法国电力正是通过与中广核在台山的合作,向英国方面表明了“中法组合”在建设三代核电机组上的可靠性。   经过一番取长补短,中广核和法国电力“拼船出海”的模式就此诞生。而本次双方合作的重要条件,就是中广核牵头中企,用“华龙一号”技术,参与布拉德韦尔B核电项目。   制定并输出中国标准   “拼船出海”不是目的,“华龙一号”要实现的,是能够自主“造船出海”。提到核电“走出去”,行业内部的理解包括三层含义:技术走出去,装备制造走出去,人才队伍走出去。   记者了解到,“华龙一号”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满足世界最高安全标准的、最具性价比优势的核电技术;我国现在也已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核电装备生产国之一;而大量的核电建设,则培养出了一支庞大的核电人才梯队。目前看来,核电“走出去”的三大条件,都已经具备。   贺禹表示:“制定并输出中国标准是我国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建立与我国打造核电强国目标相适应的自主核电标准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我国核电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   核电标准化示范工作,就是依托“华龙一号”示范工程(中核福清核电项目5号机组、中广核防城港核电项目3号机组),利用4年左右的时间,进一步完善优化现有压水堆核电技术标准体系,健全一套自主的、能够满足“华龙一号”国内建设与出口需求的、涵盖核电全生命周期的压水堆核电技术标准体系。   记者了解到,核电标准化项目的实施,对于更好地利用我国核电发展的关键窗口期,逐步摆脱对国外标准的依赖,支撑我国核电技术与装备走出去,提升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主动权和影响力,打造中国先进核电品牌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此,贺禹认为,核电作为“国家名片”,不仅要把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中国服务、中国资金输出去,也要把中国标准输出去,“这是更高层次的‘走出去’,是争取世界核电话语权的重要举措。只有掌握核电领域的标准,我们才能称得上是世界一流的核电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