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推出的应用程序缓解了马拉地区与狂犬病的斗争》

  • 来源专题:动植物疫病
  • 编译者: 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20-04-29
  • 华盛顿州立大学(WSU)Paul G.Allen全球动物卫生学院的研究小组正在与PiP My Pet合作,研发了一种使用面部识别功能的移动应用程序,该程序除了可以找到丢失的宠物,跟踪宠物狗是否需要接种了狂犬病疫苗。该应用程序目前正在作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进行的一系列现场试验中推广,现今正在马拉地区进行疫苗接种试验。该试验将在马拉地区进行首次大规模针对犬类的疫苗接种,旨在测试该应用程序的有效性。

相关报告
  • 《人脸识别:对抗狂犬病的下一步》

    • 来源专题:动植物疫病
    • 编译者: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20-02-26
    • 华盛顿州立大学(WSU)Paul G.Allen全球动物卫生学院的研究小组正在与PiP My Pet合作,研发了一种使用面部识别功能的移动应用程序,除了可以找到丢失的宠物,跟踪哪些宠物狗接种了狂犬病疫苗,还可以追踪哪些狗仍然需要疫苗。该应用程序目前正在作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进行的一系列现场试验中推广,现今正在坦桑尼亚的马拉地区进行疫苗接种试验。该试验将于今年开始,将为该地区提供首例针对狂犬病的大规模疫苗接种,旨在测试两种策略的功效:第一种,让疫苗接种团队乘车依次访问每个村庄;第二种,让乡村的疫苗接种者对狗进行大规模疫苗接种。WSU的坦桑尼亚狂犬病免费项目主管Felix Lankester解释说,这项技术意味着不必插入昂贵的微芯片即可识别每只疫苗接种的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狂犬病每年造成大约5900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发生在非洲和亚洲,那里有95%的人类狂犬病病例发生,超过99%的人类狂犬病病例归因于狂犬病的传播。
  • 《广东地区蝙蝠携带登革热病毒、寨卡病毒以及狂犬病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18-09-03
    • 为了解广东地区蝙蝠携带狂犬病病毒、寨卡病毒以及登革热病毒情况,研究人员在 2014-2016年分别在广州市和湛江市部分地区采集蝙蝠,取其血清和脑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 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细胞培养分离检测所采标本中的狂犬病病毒、登革热病毒和寨卡病毒的感染情况。研究人员共采集蝙蝠共174只,分属2科3个种:果蝠科的犬蝠属(Cynopterus sphinx)33只、蝙蝠科的普通伏翼属(Pipistrellusabramus)9只及高头蝠属(Scotophiluskuhlii)132只。分别取得血清、脑组织各174份。在犬蝠脑标本中检出登革热病毒阳性1份,阳性率0.06%(1/174),寨卡病毒、狂犬病病毒均未检出。结论广东两个地区的3种蝙蝠作为寨卡病毒、登革热病毒和狂犬病病毒宿主的可能性较小。 来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