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菌合成非标准氨基酸》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 陈方
  • 发布时间:2020-09-10
  • 2020年8月12日Cell Press旗下综合化学期刊Chem报道,美国赖斯大学的化学家韩晓团队成功地扩展了大肠杆菌的遗传密码,生产出一种全新的合成部件,即“非标准氨基酸”,该物质可以作为氧化应激的活泼程度的指标,该技术将启发生产具有多种有用功能的新型蛋白质和生物体。
    该研究结合了合成化学、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技术,创建了一种工程改造菌株,该菌株可以合成并编码第21种非标准氨基酸——5-羟色氨酸(5HTP),它在人类细胞中作为神经递质血清素的前体,但在天然大肠杆菌中并不存在。具体说来,研究人员首先为5HTP创建了生物正交的翻译机制。然后研究者明确并靶向了一个空白密码子(一种不产生蛋白质的DNA或RNA序列),并对其进行了基因编辑以编码5HTP。最后,通过将其他物种的酶嫁接到大肠杆菌中,它们使细菌能够产生5HTP。5HTP的产生促使细菌产生一种蛋白质,该蛋白质在生物体处于代谢压力下时会发出荧光。研究证明菌株本身可以作为活性氧物种的生命指标,而且检出阈值很低。从工程化细菌中分离出的这些含有5HTP的蛋白质可以进一步用药物或其他分子标记。
    研究者表示,将这项技术应用到宿主物种中,就无需将人造构件注入生物体,因为它们可以自行合成和使用它。这使我们能够在更高的整个生物体水平上研究非标准氨基酸,进而研究活生物体的生物学或医学问题。最终通过定制的构建部件将使靶细胞(如肿瘤细胞)自己制造治疗药物。
    吴晓燕 编译自https://phys.org/news/2020-08-chemists-genetic-code-coli-21st.html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451929420303636?via%3Dihub
                          原文标题:Creation of Bacterial Cells with 5-Hydroxytryptophan as a 21st Amino Acid Building Block

相关报告
  • 《氨基酸产品分类导则》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陈方
    • 发布时间:2019-05-09
    • 【英文标准名称】 Guideline for amino acid products classification 【中文标准名称】 氨基酸产品分类导则 【标准号】 GB/T 32687-2016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6-06-14 【实施日期】 2017-01-01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 无锡晶海氨基酸有限公司;天津科技大学;武汉远大弘元股份有限公司;梅花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安溪茶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阜丰集团有限公司;菱花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鲁洲生物科技(山东)有限公司;福建省麦丹生物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建阳武 【起草人】 李晓燕;陈宁;宁健飞;侯一鸣;张文文;何君;李德衡;杨玉岭;韩洪军;王健;赵玉斌;林宜云;胡建明;高润香;谢力昌;白钢;张成林;王先兵;孙晶;王灵云;王福才 【标准技术委员会】 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64) 【中国标准分类号】 X69 【国际标准分类号】 67_180_20
  • 《支架肽助力氨基酸衍生物的生物合成》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陈方
    • 发布时间:2020-04-08
    • 2019年7月19日Science报道,伊利诺伊大学和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环境细菌基因组测序发现了一条新的生物合成途径:一种由核糖体合成的小肽可以作为支架,支撑非核糖体肽链的延伸和化学修饰。这种新的细菌途径,可用于生产天然氨基酸衍生产物,也可以用于合成生物学研究。 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普遍规律是按照mRNA提供的信息,以tRNA作为携带工具,用20种氨基酸作为原料,在核糖体上进行蛋白质和多肽的合成。但在细菌和真菌中,一些重要多肽类物质的合成可以绕开核糖体,利用20种氨基酸以外的其他化合物,不以mRNA为模板,也不需要tRNA作为携带工具,这种特殊的系统叫做非核糖体多肽合成系统。例如青霉素、万古霉素等物质的合成就是利用这个系统。 环境细菌的基因组测序使得鉴定编码产生未知酶的非常见组合基因簇成为可能。研究人员在检查植物病原体Pseudomonas syringae的一组基因时发现,该基因簇包括一个编码核糖体多肽的基因,而另一个基因编码可以在肽链上添加氨基酸(非核糖体多肽合成过程)的酶。在这种新型混合合成方法中,核糖体合成的小肽作为非核糖体肽延伸和化学修饰的支架。氨基酸被转运至小肽的C末端,经过一系列步骤进行修饰,然后断开,小肽继续下一次氨基酸修饰。 该小组还确定了类似合成机制的其他实例,包括土壤微生物产生抗肿瘤化合物。研究者将进一步探索如何利用新发现的合成途径来进行天然产物生产或者用于合成生物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