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12-16
  • 通过研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印刷工艺,德国科学家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来开发适合将钙钛矿电池材料沉积到基板上的油墨。
      虽然近年来有关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所取得的、最为显著的成果大多是在不到一平方厘米的设备上且采用在大规模商用设备生产中并不实用的工艺来取得的。
      将这些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大规模生产是另一个亟待探索的研究领域。许多不同的工艺都被认为是适合于此,其中槽模涂布和喷墨打印最为突出。这些,以及许多其他的选择,都涉及到创造一种含有溶剂和前体材料的‘油墨’物质,这种物质沉积到基板上并蒸发掉就形成了钙钛矿晶体结构。
      了解油墨的组成将如何影响蒸发过程和晶态薄膜的特性,这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生产的规模化至关重要。早期的研究已经在为钙钛矿本身确定最佳前体材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有关用于大规模生产的溶剂混合物和油墨构成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这正是来自柏林Helmholtz Zentrum Berlin(HZB)的科学家的最新研究焦点。该小组研究了结晶过程,旨在确定油墨的最重要特性,这将决定钙钛矿在蒸发和结晶后的性能。研究人员表示:“溶剂和共溶剂在复合钙钛矿前体油墨中对中间相结构和成膜动力学的复杂作用尚不清楚。……了解溶剂的配位强度和前体溶液蒸发速率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预测主要的复合钙钛矿溶剂化中间相及其从混合溶剂中形成的动力学。”
      发表在Materials Advances上的《二元溶剂混合物的混合钙钛矿结晶:溶剂蒸发速率和结合强度的相互作用》一文对该研究小组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描述。溶剂的流变特性、蒸发速率和中间相的形成是最重要的控制因素。
      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Oleksandra Shargaieva解释道:“在溶剂混合物中,最易挥发的组分蒸发最快,这会改变结晶时的溶剂比。形成机制关键取决于溶剂蒸发率以及与这种铅卤化物的结合强度。”
      Shargaieva表示,通过在这项研究中获得的见解,研究小组应该能够根据油墨中材料的组合来预测结晶薄膜的形成情况。这反过来也能帮助设计出适合各种不同制造工艺的油墨,试用于钙钛矿电池生产。HZB年轻研究员小组复合材料形成和规模化主管Eva Unger表示:“我们仍然缺乏从实验室规模扩大到工业区规模的系统知识。而这些结果为我们进一步的油墨设计铺平了道路,使工业规模生产或优质钙钛矿薄膜成为可能。” 

相关报告
  • 《倒置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来源专题:先进材料
    • 编译者:李丹
    • 发布时间:2023-07-07
    • 钙钛矿以其长的载流子扩散长度、长的载流子复合寿命和宽的吸收范围,已经成为低成本和高性能太阳能电池的潜在材料。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提高至25%以上,为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升级转型提供了新途径。因倒置平板结构器件具有可低温制备、可忽略的迟滞效应、高稳定性的特性,并可以制备成叠层电池,所以其备受重视。然而由于钙钛矿材料的多晶性和离子特性,钙钛矿中存在大量导致离子迁移和载流子非辐射复合的缺陷,且缺陷是水/氧渗透的主要通道,会显著降低钙钛矿薄膜甚至器件的稳定性。 前期,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团队在葛子义研究员的带领下通过薄膜形貌调控、载流子传输层修饰和新型二维钙钛矿材料设计(Angew. Chem.Int. Ed. 2023, 62, e2022175; Adv. Funct. Mater. 2023, 2301956; Adv. Energy Mater. 2021, 11, 2101416;Adv. Funct. Mater. 2022, 10, 2210600;Infomat 2022, e12379;Nano Energy 2022, 93, 106800;Energy Environ. Sci. 2022, 15, 3630)等手段,大幅提升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然而,钙钛矿中的缺陷和光诱导引起的相分离将显著降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团队基于添加剂工程,利用可变形添加剂优化前驱体溶液胶体尺寸分布,增大钙钛矿薄膜晶粒尺寸,释放晶界残余应力,钝化铅、碘和有机阳离子缺陷,抑制光诱导引发的相分离。此外,添加剂还可优化钙钛矿能级,从而促进载流子提取/传输,减少陷阱辅助复合。通过该方法制备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基于富溴钙钛矿(FA0.88Cs0.12PbI2.64Br0.36) 和贫溴钙钛矿(FA0.96Cs0.04PbI2.8Br0.12)的器件分别获得了23.18%和24.14%的最佳效率,并且基于贫溴钙钛矿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也获得了23.13%的出色效率,是迄今为止报道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最高值之一。这项工作为添加剂工程中钝化缺陷、应力消除和抑制相分离提供了新的见解,为开发最先进的太阳能电池提供了可靠方法。 相关成果以“A Deformable Additive on Defects Passivation and Phase Segregation Inhibition Enables the Efficiency of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over 24%”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宁波材料所博士后谢莉莎、硕士生刘健为共同第一作者,宁波材料所葛子义研究员和刘畅研究员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上述工作得到国家相关人才计划(219255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1A20331、81903743、22279151、22209192、62275251)和博士后面上项目(2022M713242)等项目的支持。(来源: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dma.202302752
  • 《中英加研究团队在反式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来源专题:先进材料
    • 编译者:李丹
    • 发布时间:2024-03-11
    • 转自“双碳情报”公众号 据双碳情报1月23日消息,北京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设计并开发了一种化学稳定的多功能缓冲材料——氧化镱(YbOx),用于可扩展热蒸发沉积的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i-n PSCs)。研究表明,YbOx是一种本质稳定的多功能材料,具有较低吉布斯自由能的镱(Yb)在氧气(O2)环境中能形成稳定的YbOx,可以通过可扩展的热蒸发方法进行稳定沉积,与目前常用的根碱(BCP)作为缓冲材料在85℃的反应温度下存在较差的热稳定性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基于此,研究人员将制备的YbOx缓冲层用于具有窄带隙钙钛矿吸收体的p-i-n PSCs中,获得了超过25%的认证功率转换效率。此外,在宽带隙钙钛矿吸收层和中带隙钙钛矿吸收层的转换效率分别为20.1%和22.1%,证明YbOx作为缓冲材料在各类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具有广泛适用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