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 空气质量排名将扩至169个城市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7-24
  • 传导责任压力 促进协同治理

    空气质量排名扩至169个城市

    生态环境部22日通报了2018年上半年空气质量状况:1—6月,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7.2%,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

    1—6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44.9%,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6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3%。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生态环境部在原有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基础上,将排名城市范围扩大至1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包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成渝地区、长江中游、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从本月起,每月发布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20个城市和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后20个城市名单,每半年发布空气质量改善幅度相对较好和相对较差的20个城市名单。

    今年上半年,169个城市中,临汾、石家庄、邢台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海口、黄山、拉萨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与去年同期相比,169个城市中,衡水、保定、银川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相对较好;常州、西宁、嘉兴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相对较差。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13年1月起,原环保部对第一批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开展空气质量排名,对推动全国空气质量改善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继续按74个城市进行排名存在全面性、完整性不足,一些污染较重的区域和城市未纳入排名等问题,不适应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求。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6月,国务院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扩大国家城市空气质量排名范围。生态环境部综合考虑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等因素,进一步扩大城市排名范围,充分发挥排名对地方政府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倒逼作用,传导治污压力,促进协同治理,为推动全国空气质量改善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发挥积极效应。

    据介绍,扩大排名范围能突出大气污染的重点区域和城市,服务区域协同治理,实现重点区域和城市全覆盖。

相关报告
  • 《生态环境部通报5月和1—5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李扬
    • 发布时间:2023-06-20
    •  生态环境部近日向媒体通报了2023年5月和1—5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1—5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2.0%,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3.0%,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8.6%;PM10平均浓度为6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3.6%;O3平均浓度为1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7%;SO2平均浓度为9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NO2平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CO平均浓度为1.1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
  • 《生态环境部发布2018年3月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APC
    • 发布时间:2018-04-19
    • 生态环境部4月13日发布2018年3月全国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空气质量状况。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3月,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1.4%,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1%;PM10浓度为8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5.0%。1–3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5.5%,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7%;PM10浓度为9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3%。   3月,74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后10位城市(从第74名到第65名)依次是:唐山、石家庄、西安、邢台、太原、保定、廊坊、邯郸、沧州和徐州市。1–3月,后10位城市依次是:邢台、西安、石家庄、邯郸、保定、徐州、太原、乌鲁木齐、郑州和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