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社会影响力论文的特征分析——以2016-2018年Altmetrics TOP100论文为例》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 xuxue
  • 发布时间:2019-10-15
  • 文章选取www.altmetric.com上2016-2018年Altmetrics TOP100论文的相关指标数据以及对应的Web of Science论文被引频次为数据源,运用VOSviewer、Spss和Python对每年Altmetrics TOP100论文的来源机构、来源期刊、所属学科及传播途径展开探究。研究结果表明,Altmetrics TOP100论文主要来自于欧美发达国家的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关于医疗与健康科学领域的高影响因子的期刊。Twitter作为传播高影响力论文的首选途径,通过与其他传播途径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论文的社会影响力。

相关报告
  • 《自然指数(Nature Index)2016-2018年中国大学/机构排名情况统计》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dingxq
    • 发布时间:2018-07-24
    • 自然指数(Nature Index)于2014年11月首次发布,主要用于追踪高质量自然科学期刊所发表的科研论文的作者信息。自2018年6月起,纳入该指数的期刊数量已由68本增至82本。本文以Nature Index 3年的 Annual tables(2016年、2017年、2018年)为数据基础,统计分析全球大学/机构综合排名和四大领域排名中的中国大学/机构。 1. 全球大学/机构综合排名TOP 100的中国大学/机构情况统计 中国科学院连续多年蝉联榜首的位置,在TOP 100的大学/机构排名中有16个中国大学/研究所进入。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从2015年的127名,到2017年跃居为31名。 2. 四大领域排名中的中国大学/机构情况统计 中国大学/机构在化学领域TOP 100中占有29个席位是四大领域中最为出色的领域。但是在生命科学领域比较薄弱,仅占7个席位且排名相对靠后,后期还需进一步发展。 化学领域 物理领域 地球与环境领域 生命科学领域
  • 《《科学报告》2018 Top 100发布,中国作者3篇论文入选!》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st
    • 发布时间:2019-07-10
    • 2019年7月9日 ——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旗下多学科、开放获取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最近公布了2018年阅读量最多的论文,进一步展现了该刊所发表的科研成果的影响力。《科学报告》是一本发表有严谨的科学性及技术扎实的原创研究的领先期刊。这些论文的完整列表发布于该刊所在的出版平台nature.com之上。 在覆盖全部学科的100篇全球阅读量最多的论文中,有3篇涉及中国作者: •《咖啡因导致静息脑熵普遍增加》(Caffeine Caused a Widespread Increase of Resting Brain Entropy);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在配对设计数据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for Data from Paired Design); •《白垩纪缅甸琥珀带来的湿热带森林青蛙的最早和直接证据》(The earliest direct evidence of frogs in wet tropical forests from Cretaceous Burmese amber)。 这3篇文章的阅读量居全球第31、53和54位,分别被阅读了10213次,7278次和7207次。 位居全球阅读量前3位的论文是: •《太平洋大型垃圾带正迅速积累塑料的证据》(Evidence that the 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 is rapidly accumulating plastic); •《基因编辑玉米对农艺、环境和毒理学特性的影响:对21年田野数据的荟萃分析》(Impact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ize on agr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toxicological traits: a meta-analysis of 21 years of field data); •《面积不足5平方公里的受冲击林地数量是影响巴西亚马逊区域疟疾发病率的重要驱动因素》(Abundance of impacted forest patches less than 5km2 is a key driver of the incidence of malaria in Amazonian Brazil)。 这3篇论文的作者来自荷兰、新西兰、美国、英国、意大利和巴西等国家,分别被阅读了158421次,60517次和54081次。 这些被阅读次数最多的文章中,有许多涉及国际或国内科研合作,上述3篇涉及中国作者的论文中有2篇是由中美两国研究者合作完成的。科研合作的情况在其他阅读量最多的论文中也比较常见,这再次证明了合作,尤其是国际间合作,在科研领域已经无处不在。 《科学报告》还按学科发布了阅读量最多的100篇论文,即环境学、神经科学、微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肿瘤学、材料科学和地球科学。这些学科共有88篇论文涉及中国作者。 “对于我们所发表研究的质量及其可以实现的影响力,我感到十分自豪。”《科学报告》主编Richard White说。“我们的编辑并不评估研究的影响力,或者研究能引出怎样的发现——我们的角色是通过实施严格的同行评审流程来确保论文在技术上的可靠性。我们所发表内容的重要性是由其读者和使用者来决定的。这些很高的论文阅读次数表明了这些研究确实为更广泛的科研共同体带来了价值。” 与自然科研旗下的其他期刊一样,《科学报告》也提供文章层面的各项指标,例如每篇文章都设有页面提供文章的下载量、引用量和线上关注度(Altmetric分数)等数据,以显示文章所获得的关注度。 2018年,《科学报告》有5篇论文跻身Altmetric全球100篇文章之列,与《科学》、《自然》、《美国科学院院报》、《柳叶刀》等刊一样都有文章高居前20%之列。此外,《科学报告》的论文还被众多机构的200多个政策文件所引用,其中包括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英国政府等。 本次论文排名是基于nature.com的网站数据分析。 关于自然科研 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提供一系列专门服务于科研共同体的优质产品与服务,涵盖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和应用科学,包括了期刊、数据库和研究者服务等。 《自然》杂志(Nature)创建于1869年,是国际领先的科学周刊。此外,自然科研还出版一系列冠名“自然”的订阅型期刊、重要的多学科开放获取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包括《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在内的其它一些开放获取期刊,以及与科研机构和协会合作出版的自然合作期刊(Nature Partner Journals)。这些期刊同心协力,发表了世界上一些最重要的科学发现。 在线传播方面,每月有超过900万独立访客通过nature.com获取自然科研的内容,这包括《自然》新闻和评论,以及知名的科研人员招聘平台Nature Careers。自然科研还提供一系列研究者服务,如在线及面对面培训、专业语言润色和编辑服务等。自然科研是施普林格•自然集团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