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第四针mRNA疫苗显著提高老年人对奥密克戎的预防效果》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2-05-09
  • 近来一段时间,疫情焦灼,国内从各个层面强调对老年人进行加强针接种。实际上,国外第四针也早已开打起来。
    2022年3月29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权,将为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有其他严重疾病或住院、死亡风险较高的人群,提供辉瑞BioNTech或莫德纳的新冠疫苗第二次加强针的注射——也就是第四针新冠疫苗。

    这并非是首次决定使用第四针疫苗。此前,FDA曾授权在完成三针疫苗接种后,对某些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进行单次加强注射。

    无独有偶,今年的3月20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也公开表示,新加坡、以色列都在布局第四针,我国也将考虑这方面的后续布局。

    近日,至少有3款中国研制的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灭活疫苗进入临床试验,至少有2款mRNA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国内开打第四针也许只是迟早的事。
    01
    新冠疫苗第四针来了,有效性超出预期?
    今年3月底,美国FDA批准授权第四针加强针注射后,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一起为50岁及以上人群再次进行广泛接种。两个权威机构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是有临床试验数据支撑的。

    2021年12月21日,以色列争当全球“疫苗接种先锋”,对60岁以上人群及医务人员等开放第四针新冠疫苗接种,参与该试验的医务人员均在2021年8月20日前完成了第三针注射。

    数据表明,在第四针注射后的一周,这些医务人员体内的抗体增加了5倍。

    此后,以色列于2022的1月4日启动了面向高危人群开放第四次新冠疫苗的接种计划,包括年龄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及免疫缺陷人群,注射的疫苗为辉瑞BN162b2疫苗。

    4月13日,以色列研究人员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发表了一篇题为:Fourth Dose of BNT162b2 mRNA Covid-19 Vaccine in a Nationwide Setting 的论文,研究发现,以色列研究人员在对老年人接种“第四针”新冠疫苗效果的观察中,发现在奥密克戎流行期,接种了第四针新冠疫苗的人,抵抗病毒的能力显著强于只打过三针疫苗的同龄人。

    研究发现,接种完第四针和第三针的人,其各项风险程度具有十分显著的区别,以下为具体的接种四针与三针之间的有效性差异表。
    接种第四针疫苗的老年人,相较于只接种三针的人群,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在接种后的7-30天周期内:
    1. 新冠阳性比例降低了45%;
    2. 有症状感染比例降低了55%;
    3. 新冠相关的住院率下降了68%;

    4. 重症率下降了62%;
    5. 新冠相关的死亡率下降了74%。

    在接种后的14-30天周期内:
    1. 新冠阳性比例降低了52%;
    2. 有症状感染比例降低了61%;

    3. 新冠相关住院概率下降了72%;

    4. 重症率下降了64%;
    5. 新冠相关的死亡率下降了76%。

    研究显示,第四针比第三针更有效

    由上述结论我们可以肯定,接种第四针的老年人将得到更多、更有效的保护。该试验的结果为我们吸取国外经验,也为全球观察免疫政策,都提供了非常好的样本。
    02
    众说纷纭:第四针是必要的吗?
    虽然上文中的研究数据,支持了接种第四针辉瑞mRNA疫苗比只接种三针更有效的观点,但并非所有研究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今年3月17日,另一项来自以色列谢巴医疗中心的研究结果就显示,第四剂疫苗抵御新冠病毒的效果收效甚微,在大约600名试验参与者中,有270个接种了第四剂辉瑞/莫德纳疫苗的人,他们体内抗体水平和中和抗体水平,都没有比他们接种第三针一个月后测得的水平好多少,基本持平。

    也就是说,在以色列的这项试验中,第四针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效果。

    目前为止,仅有少量国家触碰了第四针的领域。除以色列和美国FDA最新授权50岁以上人群接种第三针外,新加坡于今年年初落地了“第四针”接种布局;韩国也于近日开始对60岁以上人群进行新冠疫苗的第四剂接种工作。截止4月26日,60岁以上新冠疫苗第四剂接种预约率为19%。

    在全球疫苗接种的大背景下,多数国家仍在观望之中。

    对于中国“第四针”的接种问题,张文宏曾公开表示,国内未来也会考虑这方面的后续布局,但比起第四针接种,他更强调注射(前三针)疫苗的重要性。

    截止2022年4月24日,中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331771.1万剂次,全国接种疫苗覆盖率超过90%,全程接种率超过87%,但第三针加强免疫的接种率仍有一定提升空间,部分地区对老年人的加强针接种普及不高,这对于老人感染和重症的风险十分不利。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对新冠疫苗是否有第四针十分关注,对此,部分业内专家认为,国内第四针疫苗的落地,可能需要新的疫苗出现。

    目前,国内针对奥密克戎毒株至少有5款疫苗在临床试验中,预计最早今年秋冬可以接种,这意味着届时陆续可以广泛接种第四针。

    为何我们需要新的疫苗,来接种第四针?

    此前有研究发现,目前现有的疫苗对奥密克戎的免疫效果有所下降,所以,若继续使用现有的疫苗作为第四针,可能效果不会太好。

    4月6日发表于CNBC上的一篇新闻Scientists divided on need for 4th Covid shot after FDA quietly approved another round of boosters的文章中就表示,有科学家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辉瑞和莫德纳疫苗免受感染的防护量大大下降,尤其是在奥密克戎流行的背景下。奥密克戎突变和增强的能力,可引起突破性感染和轻度疾病。

    这说明,奥密克戎病毒随着不断变异,对疫苗的逃逸性也随之增强,它可以越来越容易逃脱疫苗的“控制”。不过无需太过担心,现有的疫苗仍能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率,为我们提供者实质性的保护。
    基于奥密克戎变异株逃逸性增加的前提,国内疫苗正在探寻着一条更有针对性的新路。

    4月26日,专门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研发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得了中国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临床获批。

    这个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启动研发并获得临床审批的新疫苗,将采用随机、双盲、队列研究的形式,快速投入到序贯免疫的临床研究之中,估计最快可能今年年底开打。

    此外,国内灭活疫苗还开展了单价、二价、三价的研发工作,重组蛋白也在开展四价疫苗的研发。另外,腺病毒载体疫苗和mRNA疫苗也在积极推进临床研究工作。

    当下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快提升第三针接种覆盖率,并等待第四针的到来。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ae30e2602385.html
相关报告
  • 《奥密克戎来袭 为何老年人更应接种疫苗》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3-22
    •  “奥密克戎传播的R0值是7到8,它的亚型毒株BA.2达到8的水平,将对高龄人群带来很高的感染风险。”3月20日,在“新冠防疫新进展高峰论坛·2022第一季”在线论坛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必须对高龄等脆弱人群做好充分的疫苗保护,才可以具备逐步重新开放的条件,对奥密克戎逐步建立免疫屏障,这一点至关重要。   何为R0值,这个指数的高低对于疫情防控的参考价值如何判断,在奥密克戎毒株肆虐的形势下,如何帮助老年人建立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屏障?   奥密克戎的基本传染数是新冠原型株的2—4倍   “R0值,即基本传染数,是指在没有外力介入,同时所有人对某个传染病都没有免疫力,不采取管控措施的情况下,一个感染到某种传染病的人,会把疾病传染给其他多少个人的平均数。”江苏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副所长、主任医师汪志国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若R0<1,则传染病将会逐渐消失,疫情逐渐平息。若R0=1,传染病会变成地方性流行病,R0指数越大,传染性越强,R0值为10就是所谓的“一传十,十传百”。   此前,有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原型株)的R0值大致在2—3.2之间,而德尔塔+变异株的R0值约为5—8。最近正在全球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的R0值是7—8,它的亚型毒株BA.2达到8的水平。   “但从目前来看,这只是个推算值,因为很多国家已经采取了措施,而且相当数量的人群已经接种了疫苗。不过从R0值来看,奥密克戎来势汹汹,它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染性强。”汪志国说,而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且大多有基础疾病,一旦发生感染,相较于年轻人,重症和死亡风险更高,所以老年人接种疫苗,对于建立免疫屏障至关重要。   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最需接种疫苗   从全球范围的一组数据来看,在新冠肺炎面前,老年人更为羸弱。截至目前,全球新冠肺炎死亡人数已经超过600万,从各国报道的数据来看,平均年龄都在70岁左右。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统计数据,相较于18—29岁的年轻人,65—74岁人群的住院风险提高了4倍,死亡风险提高了65倍;75—84岁的人群相较于18—29岁人群住院风险提高了8倍,死亡风险增加了140倍;85岁以上的人群,住院风险增加了12倍,死亡风险提高了340倍。   反观国内,在去年8月的扬州疫情中,老年人成为感染病毒的重点人群。在3月18日国新办举行的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绍,“扬州疫情共有1388例感染者,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中出现了67例重症。因为老年人多,所以重症的出现率也比较高。1388例中,全程接种疫苗的占比是38%;67例重症中,65例是没有接种或者没有完成全程接种的”。   而在近期的香港疫情中,接种疫苗者的病亡率是0.04%,没有接种或者没有全程接种的,病亡率是1.25%,且病亡者中90%都是老年人。   曾益新指出,从扬州和香港的例子中可以看出,第一,疫苗接种对于预防重症、预防死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第二,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是最需要保护的,也最需要接种疫苗。   新冠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比常规疫苗高   截至3月17日,我国2.64亿的60岁以上人口中,有2.1176亿老年人已经完成了全程接种,这意味着还有5200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没有完成全程接种,其中占比最大的是80岁以上人群,完成全程接种的仅有50.7%。   有老年人关心,疫苗的安全性怎么样,打了疫苗会不会加重基础疾病?汪志国表示,“目前从报告的数据来看,新冠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比常规疫苗高”。目前,江苏省已完成近1.96亿剂次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有些接种者有一过性发热、红肿硬结等轻微反应,但一般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1—3天都能康复,总体来说我国目前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良好。   “根据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如果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建议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汪志国说。   有不少老年人认为,自己不经常出省出市,只在家门口就不会感染新冠病毒。在汪志国看来,即使不出远门,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比如菜场、农贸集市、商场超市、老年活动室、棋牌室、红白事聚餐场所等是老年人聚集的场所,这些地方常常就是疫情传播的高风险场所”。   汪志国提醒,希望大家更加关心关爱老年人,动员和陪同他们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共同为老年人的健康筑牢免疫屏障。
  • 《疫苗加强针增进对奥密克戎防护力》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5-10
    • 近日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一项免疫学研究显示,接种为原始新冠病毒研发的mRNA疫苗第三针与仅接种两针相比,可以增强免疫系统产生广谱中和抗体的能力,其中包括可以中和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抗体。这些发现有助于解释基于原始新冠病毒毒株研发的mRNA疫苗作为加强针为何对新近产生的变异株仍然有效。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研究人员米歇尔·纽森茨威格及其同事此次对42名接种过三针mRNA疫苗的人(8名接种莫德纳,34名接种辉瑞-BioNTech)的血液样品进行了分析,这些血液分别在接种第一针、第二针和第三针后收集。研究参与者中无人感染过新冠病毒。研究人员观察到第三针后的血样相比第二针后的血样,记忆B细胞的范围有所增加(记忆B细胞可以迅速针对新冠病毒做出反应并产生抗体)。这些细胞产生的抗体相比第二针后细胞产生的抗体,在中和新冠病毒时显示出更好的广度和更强的效力。这些抗体中有50%以上可以中和奥密克戎变异株。   研究团队指出,第三针后抗体效力的提升是因为新出现的记忆B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靶向更多的受体结合域(病毒的一部分,有利于进入宿主细胞)。他们补充说,尽管第三针提高了针对多种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抗体反应,但并不能完全预防突破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