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矿业:践行“两山”理念,创建绿色低碳美丽矿山》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 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5-20
  • 紫金矿业在地球日之际展示了其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杰出实践。该公司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核心战略,并发布了我国矿业行业首部符合国际准则的《紫金生物多样性保护指南》。紫金矿业执行全球最高排放和生态修复标准,拥有1座世界地质公园、12座国家级绿色矿山和9家国家级绿色工厂。青海德尔尼铜矿位于青藏高原,曾面临高寒缺氧和地质复杂等生态修复难题。紫金矿业通过客土增肥、土壤重构、喷播工艺和智能监测系统等创新技术,实现了显著的生态改善。这座矿山已累计生产铜金属25.11万吨,创造工业总产值超112亿元,并带动就业4000余人次。2023年,德尔尼铜矿开启了绿色转型,致力于实现更高的生态标准。 凭借卓越的生态修复成效,德尔尼铜矿入选全国首批15个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德尔尼铜矿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201.55公顷,投入资金超1.9亿元。生态环境的改善使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增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年增多。矿山的闭坑过程中,尾矿资源被综合利用,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并消除安全环保风险,实现综合生态效应。紫金矿业的绿色发展路径证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可以统筹兼顾。通过科技创新和不懈努力,德尔尼铜矿从曾经的“生命禁区”变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家园,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 原文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EyMDM2Nw==&mid=2650270734&idx=1&sn=61a20ca75b7033e2058217fcad746b68&scene=0#wechat_redirect
相关报告
  •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陕鼓方案”崭露头角》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6-08
    • 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是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一大攻坚战;在美丽中国建设实践中,绿色循环节能环保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美丽如画的陕鼓临潼工业园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日前透露,该公司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充分发挥54年能源基因优势,以智慧绿色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创造智慧绿色能源。 据了解,陕鼓不仅是一家两次荣获“中国工业大奖”的行业排头兵企业,也是一家拥有“国际十大节能技术和十大节能实践奖”等数百项荣誉,以及节能环保高端技术装备和智慧绿色系统解决方案的“国家级绿色工厂”。多年来,陕鼓通过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进行能量回收及输出的装机总功率为22.9GW,相当于年减排二氧化碳1.49亿吨,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与城市和谐共生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坚守“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理念。 广西北海是有着亚热带滨海风情的宜居城市,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唯一的沿海区域。近年来,北海铁山港(临港)工业区的“工业港城”展现出绿色发展的新活力,宽阔的进港大道径直奔向大海,塔罐林立的现代化石化产业园内,一个个新型能源材料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其中,全球首创的硝酸加压浸出工艺有效解决了新能源动力电池及高端不锈钢行业的新型材料瓶颈问题。 据了解,全球首创的硝酸加压产业化冶炼工艺正是陕鼓针对有色冶炼创新的核心技术路线。2021年2月28日,陕鼓与北海顺应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签订了褐铁型红土镍矿硝酸加压浸出新技术绿色示范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 “应用这一创新技术,颠覆了传统工艺资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了新材料行业绿色、环保、低碳、高效。陕鼓营销专家刘斌介绍。该项目预计产能为3万金吨镍、3000金吨钴,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产能计划为1万金吨镍,3000金吨钴,将助力新能源动力电池及高端不锈钢行业领域绿色高质量发展,同时实现新能源材料企业与城市和谐共生。 陕鼓丽水合成革产业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样板工程 广西北海并不是陕鼓发力绿色循环低碳的唯一项目。素有“中国生态第一市”的美誉的丽水是浙江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其中丽水经济开发区是全国第二大合成革产业基地。 据了解,合成革产业是属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也是丽水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合成革生产离不开有机溶剂二甲基甲酰胺(DMF),传统的DMF生产回收工艺能耗高、污染大、回收率低,且具有毒性,DMF废水的综合治理成为区域内企业生存发展的痛点和顽疾,严重影响合成革产业绿色发展。丽水并没有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锚定的就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赢。 “为守护一方绿水青山,陕鼓为丽水开发区量身定制了‘合成革分布式能源互联岛方案’,并投资建成‘全球首个合成革含DMF废水集中回收与处置项目’,实现了丽水合成革园区DMF废水‘集中回收、多能互补、三废零排’。”陕鼓综合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浙江陕鼓能源总经理张建峰告诉介绍。 据了解,该项目包括一期建设和二期改造项目。项目正式投运以来,运行稳定,处理能力、排放指标、产品质量、安全可靠性均达到设计要求,COD、总氮、氨氮分别降至200mg/L、35mg/L、10mg/L以内。同时,二期改造项目DMF回收率较前又提高了2%,纯度又提高了1%,综合能耗下降了52.54%,区域合成革亩均GDP增加了近10倍,具有显著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志伟认为,陕鼓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用户提供带有情感的系统解决方案和系统服务,有效改善了合成革产业废水处理回收和环保治理问题,促进了合成革行业转型升级,提升了丽水这座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引领着中国合成革产业“低碳、绿色、高产、高效、高质量”发展。 打造工业园区绿生态 在秦岭支脉的秀美骊山脚下,陕鼓工业园区就像一个装备制造与自然生态完美结合的森林公园,奔涌着绿色循环低碳的勃勃生机。 工业废气、废水、废热都是头号环境杀手,陕鼓将装备制造的生产厂区变成森林公园,离不开公司数年潜心打造的能源综合高效利用神器“能源互联岛”技术和智慧绿色方案。 陕鼓能源互联岛全球运营中心外景 在陕鼓投资建设的能源互联岛全球运营中心外,一个标有“为人类文明创造智慧绿色能源”的大烟囱格外醒目。事实上,这只是一个有着时代印记的标志物,这里的数字化能源管控平台的“陕鼓综合能源九连供”系统早就取代了燃煤锅炉,将能源梯级利用,“吃干榨净”,进而实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绿色发展。 引用“海绵城市”理念,通过陕鼓能源互联岛全球运营中心进一步降低了区域内的水污染,削减了区域内雨水峰值流量,同时涵养水资源,促进了区域内水循环,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化利用。目前,陕鼓能源互联岛中水利用率100%;每年可节约自来水8.85万m³,新水节水率52.75%。同时,公司布局的9处雨水过滤净化和收集回用系统,可以给园区用来冲厕、洗车、绿化,资源在这里得到最大化利用。据了解,这是陕鼓在智慧绿色转型实践中,打造全球透平行业万元产值耗能最低、排放最少的智能制造基地的创新利器。 近年来,陕鼓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绿色低碳发展主题,战略聚焦分布式能源,构建了以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为圆心,设备、工程、服务、运营、供应链、智能化、金融等七大增值服务,为客户找产品。特别是陕鼓瞄定工业领域低碳环保、节能减排、能效提升需求,在创新“能源互联岛”技术和智慧绿色的系统解决方案基础上,用“5+3”的能效指标分析法和陕鼓“1+7”的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帮助工业领域客户实现系统综合能效指标的优化提升,实现了低碳节能减排。 秀美的陕鼓 陕鼓总包的金鼎钢铁水处理中心项目,为用户提供全厂废水零排放循环利用的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及系统服务,实现了生产污水“零”排放; 陕鼓在中国第一个汽车行业能源互联岛项目中,以陕鼓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规划建设了燃气锅炉站、污水处理站、智慧空压站、地源热泵站、各级配电室、厂房动力管道等能源供应一体化系统,使园区达到了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良好效果,也将使园区内单车能耗降低5%; 在榆神工业园,陕鼓为用户量身打造的“光热+空气源热泵+储能+微风发电+智能管控”的多能融合和能源综合利用系统解决方案,将区域内空气源热泵、太阳能光热、微风发电等能源科学规划,助力打造榆林国家级能源示范区,实现能源绿色转型,共建工业园区的绿色生态…… 共建区域好生态 新形势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 作为时代企业,陕鼓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发展始终,深入贯彻落实“陕鼓人与环境和谐公约”,深度融入企业发展规划、经营决策和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公司通过清洁生产、治污减霾、绿色管控等一系列举措,用实际行动尊重环境、保护环境、回馈环境。全体陕鼓人积极主动参与,做推动绿色生态发展践行者、做实践陕鼓绿色增长推动者、做打造和谐生态家园守护者。 “陕鼓投资建设的生态园和景观湖惠及了周边,让咱当地群众和居民有了休闲、观赏的好去处,提升了我们居住在这里的幸福感。”陕鼓临潼工业园区周边村民表示。其实,这里也是陕鼓能源互联岛和污水厂处理的中水集中处理再利用的又一个项目,通过项目实施不仅提高了废水的利用率,也改变了周围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实现了污水的零排放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每年节约水资源费约15万元。据悉,该项工程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环保工程”。 晨光映照的陕鼓生态园景观湖 映日荷花,白鹤驻足。在陕鼓生态园和景观湖周围,陕鼓投资种植的乔木有2600余棵,灌木23.2万株,植草4.5万平方米,并安置了健身休闲器材和儿童游乐器材,给人以清新,回归自然的美好感觉,增强当地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与此同时,陕鼓持续加大投资加装改造生产加工环节中的热处理、锻压、打磨等除烟除尘设备和消除噪音装置,效果显著。倡导陕鼓人绿色办公、绿色生活,养成珍惜利用资源,勤俭节约良好习惯。 在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的新征程中,陕鼓将持续深化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用陕鼓人实实在在的绿色发展实践成效和持续创新的“陕鼓方案”,打造行业和区域绿色循环节能环保好生态,携手共建美丽和谐生态家园。(秦选红)
  • 《保障能源资源安全 我国加快推进矿产勘探开发与绿色矿山建设》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4-02-05
    • 记者日前从中国矿业联合会举行的矿业开发座谈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1000多家、省级绿色矿山3000多家,绿色发展已成为矿产资源勘查中建设美丽中国行动的共识。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许大纯在会上表示,矿业作为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撑,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要深刻认识到我国矿业发展进入了需求上升期、政策调整期、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统一的推进期、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期“四期叠加”的新时期。要准确把握新时代矿产勘查开发工作的新要求,扎实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弘扬优良地质传统,不断提升能源资源安全自主保障水平。 会议认为,当前,我国矿山数字化、智能化步伐加快,深地探测、深海探测不断拓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空间,战略性矿产对新兴战略性产业形成有力支撑,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和“煤制油”“煤制气”改善了我国能源结构,进一步夯实了能源的基石地位作用。 会议介绍,我国勘查开发的矿种由18种增加到173种,原煤产量由3243万吨增加到46.58亿吨,原油产量由12万吨增加到2.08亿吨,天然气产量由700万立方米增加到2297亿立方米,铁矿石产量由59万吨增加到9.9亿吨,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由4.77万吨增加到7469.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