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被誉为“国防工业的灵魂”和“战争金属之王”,在国防安全及高新技术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高熔点、高硬度、高密度及高温强度使其成为导弹、电磁炮、穿甲弹等尖端武器装备的关键材料。此外,钨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广泛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和火箭喷管,确保其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能。在电子信息产业中,钨丝是白炽灯、卤素灯以及各种精密电子器件的核心元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是全球钨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2024年钨矿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52%,产量高达全球总产量的83%。然而,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钨需求持续增长,而受资源贫化、开采总量控制及环保政策影响,钨矿供应增长有限,供需缺口逐渐扩大,钨价中长期可能维持高位。为应对钨资源供需紧张局面,野外找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包括发现新矿床、扩大资源储量和保障产业链安全。中国钨矿资源分布呈现显著区域集中性,形成五大成矿带:华南成矿带、华北成矿带、天山-北山成矿带、西秦岭-祁连山成矿带和三江成矿带,其中华南成矿带占据主导地位,南岭成矿区钨储量占全国66.5%。
典型矿床案例展示了不同成矿带的地质特征,如粤北石人嶂矿区的石英脉型黑钨矿、湖南柿竹园矿床的夕卡岩型白钨矿和江西大湖塘钨矿的斑岩型钨矿。这些矿区的勘查与开发为中国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源保障。钨矿成矿作用与特定地质条件密切相关,主要受岩浆岩条件、构造控制以及地层岩性三大要素的共同影响。例如,95%以上的中国钨矿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深大断裂和褶皱-断裂复合构造控制了成矿流体的运移和钨元素的沉淀,寒武系牛角河组和碳酸盐岩接触带则提供了有利的赋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