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当选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副主席》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oujie
  • 发布时间:2019-08-14
  • 当地时间8月2日,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了题为“生物一体化的世纪”百年纪念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康乐出席大会,并当选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副主席。

    据悉,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成立于1919年,是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26个科学联合会成员之一,也是目前唯一覆盖生物科学所有学科的国际组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欧洲议会以及与生物科学研究和发展相关的其他国际组织、机构及基金组织均有密切合作关系。100年来,该组织对生物学研究以及生物科学在农业、医学、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康乐,1959年出生,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博士学位,是国家相关人才计划获得者,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河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院院长、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康乐院士主要从事昆虫生态基因组学研究。他将分子生物学与生态学结合,系统研究了昆虫适应性和成灾机理。在蝗虫两型转变的行为遗传学、抗寒性、化学生态学等方面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首次发现嗅觉感受蛋白基因和多巴胺代谢途径对飞蝗型变的启动和维持机制以及型变的表观遗传规律,阐明地理种群变异、抗冻物质、热激蛋白等对抗寒性的作用;揭示了植物、昆虫、天敌的化学联系以及植物防御对策间的平衡关系。

相关报告
  • 《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第二十一届国际营养(ICN)》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niexiuping
    • 发布时间:2017-11-30
    • 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将于10月15日至20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参加第21届IUNS-ICN国际营养大会,主题为“从科学到营养安全”。为了促进知识交流,以实现营养安全的改善,国会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个高层会议,重点讨论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营养的关键方面, 艺术评论到最前沿的营养科学信息。
  • 《多位中国科学家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
    • 发布时间:2019-10-08
    • 近日,接国际欧亚科学院通知,经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院士大会选举推荐,国际欧亚科学院主席团审议通过,中国海洋大学原校长、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会会长吴德星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与吴德星教授同时当选的还有中国海洋大学1982届校友、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孙松研究员。 吴德星博士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会会长。吴德星教授致力于物理海洋学研究,是最早提出“透明海洋”设想并付诸探索的研究者之一,也是海洋观测仪器规范化海上试验的开拓者之一;作为技术组组长参与了国家《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和浙江、福建重大用海工程;曾任“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他潜心学术研究,在海洋环流动力学理论、数值模式与数据分析、船基海洋观测平台技术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性科技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出版编著3部,获发明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6项;热心科普教育,任总编组织编创出版海洋科普丛书3套(21册),其中2套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200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获大韩民国宝冠文化勋章。 孙松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院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国际海洋研究委员会副主席,曾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孙松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海湾、近海、极地和深海生态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在海洋生态系统演变的理论与方法、海洋生态灾害发生机理与综合防控、深海探测与研究体系建设等方面起到引领作用。近年来,担任首席科学家组织实施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和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试点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作为首席科学家完成国家“973计划”项目一项;担任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负责人及中国科学院方向群项目顶层设计专家等。发表论文283篇,其中被SCI收录116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文章147篇;出版专著7部,获得省部级奖励4项。 国际欧亚科学院是由世界著名自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社会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学团体,成立于1994年,目前已拥有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和澳洲等46个国家600余名院士、通讯院士和荣誉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总部设在莫斯科,分别在欧洲(法国)、欧亚(俄罗斯)和亚太地区(中国)建立区域中心,并在15个国家建立了国家科学中心。 截至目前,国际欧亚科学院已先后选举出近200位中国院士、通讯院士及荣誉委员(包括港、台和外籍华裔科学家),学术专长涵盖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的大部分领域、社会科学的部分领域,以及战略研究和管理学领域等,充分体现了中国科学中心院士群体学科交叉、高端智库和国际化集成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