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水使者"的湿地"魔法"课堂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03-31
  • 媒体:原创 作者:长江水保局 发布:长江水保局2017/3/28 14:55:21

    3月24日,天空下着沥沥小雨,武汉市长春街小学内LED大屏滚动播放着“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标语。一群小学生站在屏幕前,不时翘首望向校门外,嘴里窃窃私语道:“听说下午会有‘护水使者’来给我们变‘魔法’咧!”

    十二点半,20名“护水使者”如约而至。手中行李袋传出“魔法工具”叮叮当当的碰撞声,孩子们难掩兴奋,麻溜儿跑进教室,“要做实验咯!”

    孩子们口中的“护水使者”,是一支由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牵头组织的志愿者队伍。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期间,他们将为长春街小学一二年级共20个班级的孩子,带来一场以湿地为主题的知识讲解和趣味实验,带领孩子们在课堂上体验一场“湿地奇幻之旅”。

    “大家都知道肾脏是人体的排毒器官,那有没有人知道给地球‘排毒’的‘地球之肾’是什么呢?”课堂一开始,志愿者提出的问题立即引起同学之间热烈的讨论,也随即打开了湿地世界的大门。接着,透过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和视频讲解,孩子们领略了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湿地资源、了解了湿地里居住的各色奇妙动植物、感受着湿地作为“地球之肾”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课堂上,志愿者不时穿插提问,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还开动脑筋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当看到湿地被污染后触目惊心的照片,小朋友们更是痛心疾首,发出“是谁在弄脏湿地!”的诘问。

    到了最受期待的“湿地魔法实验”。一杯清水、一袋彩砂、一张滤纸、一支针管过滤器、一株清水绿萝、一瓶墨水,在志愿者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亲自动手完成了两个小实验。等到“见证奇迹”的时刻,当看到被彩砂“污染”了的清水,经过针管过滤器后,重新恢复了清澈的模样;看到被蓝色墨水晕染的水培绿萝,在不知不觉间悄无声息地变回透明。孩子们忍不住感慨湿地世界的神奇,“原来湿地里的植物可以吸收污染物,湿地也可以过滤掉有害物质!”

    看到孩子们热情的学习劲头,水保局的志愿者们倍感欣慰。“我们希望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真正培养起孩子们的节水护水意识,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护水使者,去影响身边的家人与朋友。”水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湿地系列活动将以三年为一周期,计划通过“送课上门”“实地参观”“我也来做志愿者”科普系列活动,在一二三年级中滚动开展。“活动还得到长江委水政与安监局、财务局、长科院、网信中心、服务中心、水电总公司、设计院等兄弟单位志愿者的支持,大家都精心准备,为此付出很多。”

    “播下一颗种子,影响一个家庭”,水保局志愿者们的执着努力也得到了孩子们最好的回应。据不少学生家长反馈,去年参加完水保局组织的课程之后,孩子们“节水”意识大大提高,回家之后自觉变身“护水小卫士”,“洗完菜的水,孩子不让倒掉,非要爸爸拿去接着拖地,家里人都觉得很意外。”

    “魔法课堂”已经结束,但爱水、护水的种子,已经在孩子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相关报告
  • 《舂陵湿地监测巡护又添新成员》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3-29
    • 媒体:原创 作者:湖南桂阳舂陵国家湿地公园 发布:湖南桂阳舂陵国家湿地公园2018/3/28 15:32:33 3月27日,对湖南桂阳舂陵国家湿地公园来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重要日子。这一天春和景明、晴空万里,舂陵国家湿地公园的新成员——“桂阳湿地监测01号”巡护船将开启它的首次试航之旅。 上午9点,在大家的翘首以盼中,崭新的“桂阳湿地监测01号”被安全运达至舂陵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敖泉镇七拱桥的保护管理站,在这里经过检测人员最后的检查、验收,“桂阳湿地监测01号” 终于下水起锚。轰鸣的马达声在舂陵江面上响起,巡护船正式起航,灵活的螺旋桨激起阵阵浪花,它在水面上平稳而快速地前行,从七拱桥到舍市,9公里的水路仅用了20多分钟。 本艘巡护船是在集原有FRP船舶总体性能基础上新开发的单机、单桨、单舵、柴油机动力驱动的纵流消波船,主机功率为103千瓦,转速为每分钟2300转,船体总长12米,船宽2.6米,型深1.25米,含船员可乘11人。适用于B级航区的执法管理、水文监测、防汛抢险等。船舶具有良好的耐波性和适航性,振动及噪音低,抗风浪及抗拍击能力强,静深水航速能达到每小时32公里,续航力达5小时。 “桂阳湿地监测01号”巡护艇首次试航非常成功,这昭示着它正式成为舂陵国家湿地公园监测巡护队伍的一员,今后将与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一起,履行监测巡护的职责。
  • 《徐堰河湿地公园:体验成都上水、府河之源魅力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04-01
    •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发布:鄱湖人家2017/3/28 6:27:20 空气里,弥漫着田野的自然清香;清澈透明的徐堰河水,就在身边奔流不息;天然湿地里,白鹭、黑天鹅增添了大自然的情趣……昨日,记者从郫都区获悉,郫都区红光镇水源保护项目——徐堰河湿地公园正式建成开放,市民在这里可以休闲徒步、农业观光,体验成都上水、府河之源的独特魅力。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红光镇汉姜村的徐堰河湿地公园核心区,一股油菜花田的清香扑面而来,湿地公园位于徐堰河畔,围绕原有的几个河塘,形成一个个水质清澈的原生态湿地景观,不时有白鹭飞翔其间。沿湿地公园里的天然绿道,市民可以骑行,也可以步行到达上游的三道堰双龙桥湿地,以及下游的青杠树村国家4A级景区。沿途成片的景观农田和天然湿地,让人心生回归田园、回归大自然的美好。 郫都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位于红光镇的徐堰河湿地公园,是郫都区徐堰河、柏条河水源保护项目的一部分,整个项目遵循“保护优先,注重生态,最小干预,可持续发展,以民为本”的原则,以水源安全得到保护、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生态景观得到提升、绿色经济得到发展、农民增收得到保障为总体目标,通过防护隔离、截污分流、生态湿地、绿色有机农业等项目打造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川西首个万亩水源保护湿地及中国西部生态保护教育基地。 记者了解到,徐堰河湿地公园覆盖红光镇区内的汉姜村、寇家坝村、白云村,位于水六厂取水口下游区,为加强水资源保护,郫都区还修建了一级巡查道3000米,二级巡查道1300米,巡查管理站1处,湿地公园里的生态水利工程通过新联合堰取水,通过防护水系串联坑塘、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不同承载力的净化湿地,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湿地保护系统和生态净化系统,充分净化污水,避免徐堰河水源污染。景区内还对原有的农田进行了景观化升级,架起木栈道等,让市民近距离体验成都现代农业之美。 本报记者 张渝 (原标题:徐堰河湿地公园:体验成都上水、府河之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