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发布人类细胞与组织捐献指南防范寨卡病毒—科学网》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防治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16-03-07
  • 《中国科学报》 (2016-03-03 第2版 国际)发布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3月1日发布一份有关捐献人类细胞、组织以及相关产品防范寨卡病毒的传播的指南。

    按照这份指南,不适合捐献细胞、组织以及基于细胞与组织的产品的人群包括:过去6个月里被诊断出感染寨卡病毒,去过寨卡流行地区,与有上述两种风险因素之一人发生性行为的人。如果女性在孕期有上述任何一种风险因素,她也不适合捐献脐带血、胎盘或其他妊娠组织。

    该指南还说,如果死者去世前6个月里感染过寨卡病毒,去世后也不适合捐献细胞、组织以及基于细胞与组织的产品。

    美FDA在一份声明中说,人类细胞、组织以及基于细胞与组织的产品包括眼角膜、骨骼、皮肤、心脏瓣膜、造血干细胞与祖细胞、羊膜等妊娠组织、精子与卵母细胞等生殖组织。在医疗手术中使用这些细胞、组织或相关产品,有传播寨卡病毒的潜在可能。之所以提出6个月的捐献延缓期,是因为现在有关寨卡病毒在各种组织中存活时间的数据有限。此前研究发现,当血液中检测不到寨卡病毒时,人体组织与体液中还能检测到这种病毒,甚至在发病10周后的病人精液里还能检测出寨卡病毒。考虑到这种不确定性,为谨慎起见设置了6个月的延缓期。

    两周前,美FDA曾发布有关献血的一份指南,建议去过寨卡病毒流行地区的人要等待至少4周再献血。

相关报告
  • 《世卫发布预防性传播寨卡病毒指导意见-科学网》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防治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16-02-22
    • 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基于目前性接触传播寨卡病毒的有限证据,世界卫生组织18日在日内瓦发布“预防潜在性传播寨卡病毒的临时指导意见”。 这份指导意见说,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伊蚊叮咬,不过来自少数感染病例的证据表明,寨卡病毒可通过性接触传播。 基于预防原则,世卫组织建议,要保证所有寨卡病毒感染者及其性伙伴(尤其是孕妇)都能了解性传播寨卡病毒的潜在风险、避孕措施和安全性行为等相关信息,并在可行条件下为上述人群提供避孕套;孕妇的性伙伴如果是生活在或是来自于寨卡病毒传播地区,应该在孕妇孕期采取安全性行为或禁欲;由于大多数寨卡病毒感染无症状,生活在病毒传播地区的人群应考虑采取安全性行为或禁欲,其他从疫情地区返回的人群也应考虑采取安全性行为或至少禁欲4周。 世卫组织同时表示,关于性接触传播寨卡病毒的现有证据仍十分有限,目前并不建议通过常规精液检测来排查寨卡病毒。一旦发现新的证据,该指导意见将重新评估和更新。
  • 《世卫组织发布首份埃博拉病毒治疗指南》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2-11-25
    • 据WHO官网8月19日消息,世卫组织发布首份埃博拉病毒疾病治疗指南,并强烈建议使用两种单克隆抗体疗法mAb114(Ansuvimab;Ebanga)和REGN-EB3(Inmazeb)。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全球社会增加获得这些救生药物的机会。该指南根据世卫组织标准和方法制定,是抗击埃博拉的关键工具,将为护理埃博拉患者的医疗保健提供者以及参与疫情准备和应对的决策者提供指导。世卫组织将首次邀请埃博拉病毒治疗药物制造商分享其药品,供世卫组织资格预审单位评估,这是改善受埃博拉影响的地区和国家获得药物的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