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大特高压直流为东部地区送清洁能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9-01
  • 8月27日,国家电网首部抗疫特高压背景题材微电影在网络上映。影片中提到的三大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连续5年外送四川水电超千亿千瓦时,有效减少了四川丰水期弃水电量,使清洁能源在全国得到优化配置,为华东、华中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换流站是西部清洁水电东送的重要通道,检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上海乃至整个华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比如上海有5盏灯,其中1盏的光明就是从这里送出去的。”影片对话中提到的换流站,就是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电力运作的重要场所。
    作为国家电网首条复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起点,±800千伏复龙换流站承担着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西电东送”任务。该工程起于宜宾、止于上海,途经川、渝、湘、鄂、赣、苏、浙、沪8省市,线路总长1906.7千米,最大输送功率约占上海高峰负荷的五分之一。目前,已安全运行10年,累计为上海送去清洁水电超2600亿千瓦时。
    其后,又先后建成并投运了±800千伏锦苏、宾金直流输电工程。这三大特高压直流承载着我国最大的“西电东送”电力流,将全川资源优势源源不断的转化为经济优势。截至27日,三大特高压直流累计送电量7500亿千瓦时,累计节约燃煤运输和使用近2.98亿吨,减排二氧化碳7.45亿吨。为华东、华中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国大气污染防治与节能减排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国网四川电力工作人员表示,随着雅中-江西、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的陆续建成投产,四川水电外送能力还将大大提升,对服务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助推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复奉直流工程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曾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距离最远、输电容量最大、技术先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全世界率先实现了直流输电电压和电流的双提升,输电容量和送电距离的双突破。该工程的建成和投运成果,取得了18项世界第一,获得了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

相关报告
  • 《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四川段)开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05
    • 2月28日,中国能建西南院、东北院参与设计的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四川段)在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举行首基试点仪式,开展第一基铁塔基础浇筑工作,标志着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期间首个开工的特高压工程,是服务国家“西电东送”能源战略、保障西部水电消纳、满足中东部地区绿色发展的重大输电项目。西南院负责的线路起于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止于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长度134.1公里,共涉及312基铁塔。东北院负责的线路起于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止于宜宾市翠屏区,长度91.5公里。 工程建成后,每年将持续稳定输送电力超过312亿千瓦时,可每年减少发电用煤14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542万吨,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 《世界海拔最高特高压直流工程正式向湖北送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9-05
    • 9月3日,湖北工程公司参与设计的世界海拔最高的特高压直流工程——金上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金上至湖北特高压工程)完成168小时试运行,具备400万千瓦送电能力,正式开始向湖北送电,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金上至湖北特高压工程是国家“西电东送”战略部署的重点工程,是全国首条大容量水光互补的纯清洁能源跨区外送直流通道,也是首个进入川藏高原腹地的特高压直流工程。该工程是世界上首个采用送端分址级联接线的直流输电工程,送端分别为西藏卡麦换流站和四川帮果换流站,受端为湖北大冶换流站,线路途径西藏、四川、重庆、湖北,全长约1901公里,沿线最高海拔接近4800米。 工程投产后,可将金沙江上游的清洁电能输送至华中地区,年输送电量可达400亿千瓦时,将保障华中地区电力可靠供应,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每年可替代燃煤超17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400万吨,大幅提高华中地区绿电比例,有利于实现更大范围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对落实国家能源战略、推进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