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GHz 5G毫米波可重构256元有源天线阵》

  • 来源专题:宽带移动通信
  • 编译者: wangxiaoli
  • 发布时间:2018-03-20
  • Anokiwave是一家创新型公司,为毫米波市场和基于有源天线的解决方案提供高度集成的IC解决方案。该公司已在其家族中宣布了最新的毫米波相控阵天线创新套件产品AWA-0142,由Anokiwave的AWMF-0135 26GHz 5G四核IC所驱动,具有嵌入式功能,用于远程遥测和低延迟steering TM。

    AWA-0142是一个256元的可重构有源电子扫描天线,覆盖24.25-27.5GHz频段,提供+60 dBmi(1KW)的EIRP,其有效的Rx NF为5dB。Anokiwave有源天线是第一个在商业上可用的相控阵系列,能够开发和测量无线电链路和信道模型,以及通过低延迟波束更新率快速原型化和测试电子波束控制的无线电链路。

    Anokiwave科技的研究员Ian Gresham表示:“在我们看来,26GHz是5G又一个重要的频段,特别是在欧洲和中国。随着这个最新的阵列引入到当前的有源天线创新套件,Anokiwave正在为网络运营商使用毫米波频段展开5G覆盖铺平道路。该阵列是基于我们第一代26GHz 5G四核IC,并允许在一个单一的256元或4×64元配置中的实时有源波束转向应用,以此支持4×4 MIMO测试”。

    AWA-0142与Ball Aerospace共同为毫米波5G无线市场开发,它包括一个集成控制器,可以将光束引导到宽扫描体积内的预定位置,具有最小的延迟性和系统灵敏度。

    AWA-0142创新套件现已面世。客户也可以为他们自己的阵列开发活动许可技术。

相关报告
  • 《武汉理工最新研究成果:石墨烯PCB应用于5G通信毫米波天线阵列》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6-15
    • 印制电路板(PCB)作为电子设备和器件的基础支撑体,被广泛应用在电路、射频和其它电子领域。传统PCB的导体层为金属铜,但是随着电子产品需求量的增加,金属废弃物和电子垃圾正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另外,5G通信电子产品对于轻量化、可穿戴性、小型化、亲肤性、化学稳定性等提出了更好的要求。石墨烯宏观薄膜材料相比于金属材料具备轻质、散热快、柔性好、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稳定高的优势,将其应用于PCB制备并加工电子器件,可以满足新一代移动通信器件的需求。 【成果简介】 近期,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射频与微波研究中心何大平教授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沈杰教授合作开发了一种石墨烯PCB材料并将其应用于5G通信毫米波天线阵列。该实验由宋荣国博士完成,采用纯热压、无粘结剂、无金属的方式首次将石墨烯宏观薄膜与介质材料复合,获得了介电常数和厚度均一稳定的柔性石墨烯PCB材料。通过激光雕刻,可以很容易在石墨烯PCB表面实现图案化处理(图1a),基于此石墨烯PCB材料,作者设计并制作了工作于26GHz的5G通信毫米波天线阵列,该天线阵列具备良好的辐射性能,反射系数为-23.34dB,增益高达11.6dBi(图1b-f)。 图1. 石墨烯PCB及天线阵列性能 (a) 柔性石墨烯PCB照片; (b) 石墨烯毫米波天线阵列照片; (c, d) 石墨烯天线反射系数与增益; (e, f) 石墨烯天线辐射方向图。 【小结】 该课题首次制备了具有优异电性能和机械稳定的柔性轻质非金属基PCB材料,并在5G通信毫米波天线阵列进行了性能与应用验证。本项工作对于传统金属PCB的替代具有重要意义,为下一代轻量化与柔性化移动通信器件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 《Anokiwave为mmW 5G系统推出了有源天线创新套件的256系列和可重新配置的28GHz阵列》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17-10-23
    • 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的Anokiwave公司提供高度集成的硅芯片和用于毫米波(mmW)市场和有源天线解决方案的III-V前端集成电路,推出了作为下一个在其家族的mmW相控阵天线创新工具包中的产品AWA-0134。 技术研究员Ian Gresham博士说:“我们是第一批拥有5G天线并可以显示实时5G连接的IC的公司之一,该产品将进一步使OEM能够继续推进5G的发展。该阵列基于我们的28GHz 5G四核IC,并允许在单个256或4x64元件配置中实现主动光束转向应用,实现4x4 MIMO测试,在波形刺激和时序控制选择方面具有充分的灵活性,该阵列是5G网络评估和开发的另一种技术产品。” 随着mmW 5G无线市场在航空航天方面的发展,AWA-0134包括一个集成的控制器,可以以较小的延迟和系统灵敏度将光束转向宽扫描体积内的预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