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研究局(ARS)的科学家已经将高粱中发现的一种产生除草化合物的生化途径转移到水稻植株中。
高粱分泌的复合高粱酮有助于植物抗击杂草。它的效果如此之好以至于其他一些作物很难在高粱生长的田地里生长,给那些想在这些田地里轮作不同作物的种植者带来了问题。
位于密西西比州牛津的ARS天然产物利用研究组(NPURU)的科学家们正在研究高粱的除草特性是否可以转移到其他作物,如水稻,并用作生物除草剂。NPURU的分子生物学家Scott Baerson说,在其他作物上生产高粱酮可能使这些植物具有抗杂草和减少对合成除草剂依赖的能力。
Baerson说,在这项研究之前,关于合成高粱酮的基因一无所知。经过多年的研究,包括Baerson和分子生物学家Zhiqiang Pan在内的NPURU研究小组最近达到了一个里程碑,使他们能够将高粱酮化合物转移到水稻中。根据Pan和Baerson的说法,这项研究具有双重影响,其中一部分最近发表在New Phytologist上。生产高粱的水稻植株需要较少的除草剂来控制杂草。至少,天然化合物可以减少喷洒在粮食作物上的合成化学品的数量。其次,种植者将减少购买和应用化学药品,其花费是间接成本的主要部分。
此外,生产自身除草剂的作物可能更有效,从而增加农民和食品加工商的利润。Baerson补充说,最终,这些节约可以转移给消费者。
在早期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成功地增加了高粱酮,使高粱对杂草更具抗性,这将有助于高粱不与其他作物轮作的种植者。他们也阻止高粱植物生产高粱,这将有利于那些想用高粱与不同作物轮作的农民。
下一步是看看在实验室种植的水稻是否会随着生长产生高粱酮,并具有与高粱相同的除草能力。
ARS在这项技术上拥有五项专利。
农业研究局是美国农业部的主要科学研究机构。每天,ARS专注于解决影响美国的农业问题。投资农业研究的每一美元都会带来20美元的经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