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人员发明一种不依赖遗传转化的油菜和甘蓝基因编辑技术》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 王晶静
  • 发布时间:2021-06-07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作物逆境生物学和抗性改良团队,联合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相关团队,建立了一种应用于油菜和甘蓝的新型基因编辑方法。该方法打破了油菜和甘蓝的基因编辑技术对遗传转化的依赖,直接通过授粉的方式对油菜和甘蓝的基因进行编辑,获得了不含转基因元件的突变材料,为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新的技术储备。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植物学权威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上。

    该论文通讯作者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胡琼说,油菜和甘蓝是大众消费植物食用油和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来源。目前,油菜和甘蓝的基因编辑系统主要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式,结合组织培养再生技术获得基因编辑材料。但是植物遗传转化再生具有十分强的受体材料基因型的依赖性,只能在少数易于转化的材料中进行,这导致基因编辑技术在大多数难以遗传转化的育种材料中应用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比如,油菜是一种典型的异源四倍体作物,基因组复杂,大多数基因有多个同源序列。过去油菜的基因编辑技术对遗传转化不得不面对费时耗力的瓶颈,效率较低。胡琼说,建立完备高效的生物技术是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这项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利用八倍体双单倍体诱导系作为基因编辑元件的转送介质,直接通过授粉的方式对油菜和甘蓝的FAD2基因进行基因编辑,可以同时对油菜和甘蓝的多个同源序列进行基因突变,产生的突变可以稳定遗传,并且突变材料的染色体结构与母本一致,不需要后期人工染色体加倍。新方法可快速地将优异基因变异向育种材料中累积,为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新的技术储备。

相关报告
  • 《不依赖基因型高效青花菜遗传转化体系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育种
    • 编译者:姜丽华
    • 发布时间:2023-04-09
    • 近日,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在线分别发表了甘蓝青花菜课题组的两项科研成果:“A Highly Efficient Genetic Transformation System for Broccoli and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和“A high-efficiency PEG-Ca2+-mediated transient transformation system for broccoli protoplasts”。前者研究最终获得了普适性受体纯合材料(19B42),使得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青花菜转基因和基因编辑(CRISPR/cas9)效率提升至26.92%,超过了国际同类研究平均水平。后者研究系统构建了三项核心技术:一是青花菜原生质体高效分离培养技术体系(产率>5×106/mL和活力高于95%);二是系统建立了PEG-Ca2+介导不依赖基因型的青花菜原生质体瞬时转化体系,经过系统培养可诱导成苗;三是快速实现了GFP、YFP等报告标签下功能基因的亚细胞定位(Bol029100、Bol031350)。 这意味着,本研究成功建立和完善了一套不依赖基因型的高效青花菜遗传转化体系,为提高生物育种效率和精准性状改良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在读硕士生赵泳瑜、杨东旭分别为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李占省副研究员均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72580)、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CARS-23-A5)、中国农业科学院所创新工程级科研业务费(IVF-BRF2021003)、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高端蔬菜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ls.2023.1091588/full;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ls.2022.1081321/full
  • 《一种多花黄精的遗传转化方法及应用 [发明]》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姜丽华
    • 发布时间:2023-03-08
    • 一种多花黄精的遗传转化方法及应用 [发明] 申请号:CN202211592302.3 申请日:2022.12.13 国家/省市:34(安徽) 公开号:CN115725644A 公开日:2023.03.03 授权公告号: 授权公告日:无 主分类号:C12N15/82   分类号:C12N15/82;A01H5/06;A01H6/56 申请人:安徽农业大学   申请人地址:230036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130号 发明人:金青  彭甫蕾  张文武  夏龙  刘林  蔡永萍   当前权利人:安徽农业大学   代理人:苏士莹 代理机构: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范畴分类:18H 当前状态:审中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花黄精的遗传转化方法及应用,涉及遗传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毛状根为媒介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利用含有工程菌菌液侵染多花黄精外植体,获得了转基因毛状根,侵染过程简单易学,结果高效直观,能够稳定获得多花黄精转基因毛状根。利用本发明所述遗传转化方法,在最优条件下可将诱导率提高至88.8%,可应用于多花黄精的基因功能验证。 主权利要求: 1.一种多花黄精的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目标基因转化至发根农杆菌中,利用含乙酰丁香酮的1/2MS液体培养基进行重悬,得侵染液;以多花黄精的小球茎为外植体,对所述外植体进行表面划伤和深层戳伤,而后置于所述侵染液中;侵染结束后,吸取表面菌液,接种至含乙酰丁香酮的1/2MS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共培养,将在共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含菌斑的外植体进行除菌培养;将除菌培养后诱导出来的毛状根剪下,经筛选后得到转基因毛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