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储能并网装机规模突破800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11
  • 近日,随着中核汇能南阿拉尔25万千瓦/100万千瓦时储能一电站项目并网发电,新疆储能并网装机规模突破800万千瓦,达到817.5万千瓦/2813.2万千瓦时,位居全国第一。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储能技术,具有建设周期短、布局灵活、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发挥调峰、调频、调压、备用、黑启动等多种功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统筹“安全、经济、低碳、高效”四个目标,立足实用实效,推动“储能与新能源、计划与市场、日前与日内、日内与实时”四个协同,打造储能“流程规范、并网调试、日前调度、实时调度、全景监视、运行评估、安全管理”精益化全过程管控,发挥新型储能“移峰填谷”综合效能。2024年1-11月,新型储能累计充电39.5亿千瓦时,放电34.1亿千瓦时,转换效率86.3%,提升全网新能源利用率3.4个百分点,新型储能最大顶峰电力395.6万千瓦,有力支撑了电网早晚峰电力供应。

    下一步,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将进一步探索储能站群协同控制策略,深化构网型储能主动友好支撑作用,积极推动多元储能(全钒液流、储热、飞轮、压缩空气等)示范应用,坚持利用市场化手段激励新型储能调节积极性,持续健全完善适应新型储能市场体系,健全优化适应新型储能灵活参与中长期、现货和调峰辅助服务等多类市场交易机制,加强各类市场衔接,助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81898-1.html
相关报告
  • 《新疆储能并网装机规模突破800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10
    • 近日,随着中核汇能南阿拉尔25万千瓦/100万千瓦时储能一电站项目并网发电,新疆储能并网装机规模突破800万千瓦,达到817.5万千瓦/2813.2万千瓦时,位居全国第一。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储能技术,具有建设周期短、布局灵活、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发挥调峰、调频、调压、备用、黑启动等多种功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统筹“安全、经济、低碳、高效”四个目标,立足实用实效,推动“储能与新能源、计划与市场、日前与日内、日内与实时”四个协同,打造储能“流程规范、并网调试、日前调度、实时调度、全景监视、运行评估、安全管理”精益化全过程管控,发挥新型储能“移峰填谷”综合效能。2024年1-11月,新型储能累计充电39.5亿千瓦时,放电34.1亿千瓦时,转换效率86.3%,提升全网新能源利用率3.4个百分点,新型储能最大顶峰电力395.6万千瓦,有力支撑了电网早晚峰电力供应。 下一步,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将进一步探索储能站群协同控制策略,深化构网型储能主动友好支撑作用,积极推动多元储能(全钒液流、储热、飞轮、压缩空气等)示范应用,坚持利用市场化手段激励新型储能调节积极性,持续健全完善适应新型储能市场体系,健全优化适应新型储能灵活参与中长期、现货和调峰辅助服务等多类市场交易机制,加强各类市场衔接,助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
  • 《风电并网装机突破3亿千瓦》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01
    • 11月29日,记者从国家能源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015万千瓦,突破3亿千瓦大关,较2016年底实现翻番,是2020年底欧盟风电总装机的1.4倍、是美国的2.6倍,已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近期,内蒙古、广东等地相继加大风电领域投资,多地陆续提出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建设开发方案。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海上风电资源开发有较大发展空间,受海上风电并网电价政策影响,沿海地区四季度海上风电并网规模预计有所增长。 加大风电领域投资 据国家能源局消息,目前风电占全国电源总装机比例约13%、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约7.5%,较2020年底分别提升0.3个和1.3个百分点,风电对全国电力供应的贡献不断提升。 据介绍,我国风电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目前已具备大兆瓦级风电整机、关键核心大部件自主研发制造能力,建立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风电产业体系,我国风电机组产量已占据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场份额,全球最大风机制造国地位持续巩固加强。 近期,内蒙古、广东等地相继发文表示,加大风电领域投资。11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十四五”期间,形成年产800万千瓦以上风电整机及其零部件、4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电池及组件、360万千瓦以上储能装备的生产能力,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企业层面,中国广核风电公司近日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完成增资引战签约,募集资金高达305.3亿元,成为国内新能源电力领域最大的股权融资项目。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广核增资引战有利于带动国内对风电资产的投资,本次风电领域的巨额增资引战,对行业推进股权多元化、优化资源配置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海风”大基地建设提速 近日,多地陆续发布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建设的消息。 广东省能源局近期启动粤西、粤东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前期工作,预算金额达7960万元;福建省漳州市人民政府提出50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大基地开发方案,预计最快2022年底前可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复。 此外,山东省也将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和千亿级山东半岛海洋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1-10月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3.0亿千瓦,同比增长9.0%。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0亿千瓦,同比增长30.4%。 国家电投集团表示,截至2021年4月底,我国海上风电并网容量达1042万千瓦,已超过英国2020年底海上风电1021万千瓦的装机容量。预计到今年年底,国家电投共将建成投运海上风电401万千瓦,占国内装机总容量的20%以上。 根据中国风能协会评估,我国海上风电资源开发潜力超过3500GW,且靠近东南部电力负荷中心区域,拥有极大发展空间。国信证券认为,比较我国与欧洲海上风电市场的发展规模和成本要素,我国海上风电在“十四五”期间平价是必然结果。根据我国各省“十四五”海上风电规划征求意见稿,2022年-2025年,预计我国平价海上风电有望新增装机超过35GW。 海上风电持续“抢装”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底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在2021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 随着补贴最后期限的临近,今年以来,国内海上风电持续“抢装”。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认为,受海上风电并网电价政策影响,沿海地区四季度海上风电并网规模预计有所增长。 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海上风电新增并网167万千瓦,同比增长227%。截至9月底,全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达到1319万千瓦,同比增长75.7%。海上风电装机占全部风电装机的比重达到4.4%,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升1.0个百分点。 清洁能源龙头三峡集团近日开启了年内第三个海上风电项目招标。招标公告显示,本招标项目划分为3个标段,本次招标为其中一标段“昌邑莱州湾一期(300MW)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塔筒设备采购”。 在海上风电景气度提升的背景下,产业链相关材料需求将大幅提升。光大证券指出,风电叶片材料由基体树脂、增强纤维、芯材(夹层材料)、粘接胶(结构胶)等构成,成本占比分别为36%、28%、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