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油价回升势头或不容乐观》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17-11-10
  • 得益于全球产油国2016年末达成减产协议, 国际油价在持续走低一年后大幅反弹, 且一度涨至一年半来的最高点。不过, 一些机构和分析师指出, 受石油输出国组织 (欧佩克) 减产协议的执行力度、美元汇率走势等因素影响, 今年油价回升势头可能不容乐观。 据国际能源署计算, 欧佩克产油国2016年11月产量飙升, 达到日均3420万桶。这意味着欧佩克在2017年要日均减产170万桶才能达到日均限产3250万桶的目标, 超出了减产协议里规定的120万桶。 同时, 市场普遍担心 "有前科" 的欧佩克国家不会遵守减产协议, 如果执行不到位, 减产协议稳定市场的作用将大打折扣。 海港全球证券公司的分析师说, 油价上涨将刺激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大幅提高产量, 从而把市场再度拉回到供过于求的局面, 油价短期内上涨后会承压下行。 此外, 分析人士认为美元走强也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打压油价。在新一届美国政府可能出台财政刺激政策和美联储加快加息步伐的预期推动下, 美元2017年有望继续维持强势, 而美元偏强的局面难免会对以美元计价的国际油价形成压制。

相关报告
  • 《油价: 减产协议促反弹回升势头仍受限》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7-11-10
    • 油价: 减产协议促反弹回升势头仍受限。 2017-01-04 16:36:37 新华社作者: 王文字号: 点击收藏全球产油国经过一年的博弈, 在2016年年末通过减产协议, 油价终于在持续走低一年后重回50美元关口, 并以一年半来的高位为全年收官。尽管市场对2017年原油市场达到供需再平衡的前景非常乐观, 但一些机构和分析师指出, 油价回升长期来看还有许多限制。 2016年初油价暴跌1月15日国际油价跌破每桶30美元, 创12年来低点。此后近一年来, 市场受供过于求的担忧情绪影响, 油价一直在低价徘徊。 专家分析, 低油价常态已严重影响包括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等中东产油国的财政收入, 虽然欧佩克内部对于减产实行和测算的分歧长期存在, 但为了稳定油价, 使财政收支平衡, 各产油国不得不互相退让达成减产协议。 去年11月30日欧佩克国家达成减产协议宣布日均减产120万桶后, 油价当天攀至50美元, 此后连续上涨4天。12月10日, 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日均减产55.8万桶协议后, 布伦特油价一度接近每桶58美元, 纽约油价曾触及每..。
  • 《环保部:今年秋冬重污染天气提前 天气形势不容乐观》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APC
    • 发布时间:2017-09-21
    • 刚进9月的一场污染天气过程,勾起了人们对秋冬季雾霾的担忧。环保部3日发布消息,经有关专家初步分析研判,今年秋冬季天气形势不容乐观,重污染天气过程相对提前。 9月1日前后,北京等地空气质量转差,部分地区达到中至重度污染。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信息显示,4日白天,京津冀中南部中度污染过程可能持续。预计5日前后,受冷空气影响,污染形势缓解。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污染形成过程和2015年、2016年9月中旬的污染过程相似,预示与往年相比,今年重污染天气过程相对提前。 “受北极海冰融化面积扩大、太平洋海温变化等因素影响,西伯利亚冷高压可能弱于常年,冷空气南下频次可能少于常年,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增强,可能造成秋冬季的气温较高,湿度大。”他说。 为切实改善空气质量,环保部今年以来采取了“压茬式”强化督查、整治涉气“散乱污”企业等一系列强效措施,初见成效。自今年3月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北京市3月至8月的PM2.5平均浓度仅为49微克/立方米,相比2016年同期下降了约25%,月均浓度均为2013年以来最低。 近几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总体呈持续改善趋势的同时,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效果不显著,特别是2016至2017年采暖季PM2.5平均浓度同比出现小幅反弹,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减少幅度也不明显。 为此,环保部会同有关部门、省市人民政府,研究出台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等“1+6”配套方案。 攻坚行动聚焦“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和高架源稳定达标排放,加大压煤减排、提标改造、错峰生产措施力度。尤其是把重污染天气妥善应对作为重要突破口,明确了重污染天数的下降比例,督促地方政府全力应对重污染天气。 这位负责人表示,将重污染天气应对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环保部要求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的“2+26”城市尽快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统一不同预警级别污染物减排比例,将减排措施落实到清单上,做到“一厂一策”,确保应急减排措施取得实际效果。 同时,环保部要求大幅提升预报平台计算能力,将预测预报能力从7天提升至10天,提供充足的时间采取有效措施。 一旦出现重污染天气,环保部将强化督查监管力度。强化督查组将按照各地应急减排清单开展专项督查,确保减排措施落实到位。 为开展区域应急联动,一旦预测到区域性重污染天气,环保部将第一时间向相关城市推送预警提示信息,区域内各城市及时启动相关级别预警措施,减缓污染物积累,减轻重污染天气影响。 另外,一个跨区域的机构--京津冀大气环境管理机构也将尽快运行,助力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 环保部这位负责人同时提示,重污染天气应对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监督。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公众在做好健康防护的同时,从我做起,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积极举报违法排污行为,共同打好蓝天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