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构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全产业链》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8-07-27
  • 青海构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全产业链 发布时间:2018-07-26 来源:经济日报 大 中 小   青海省加大锂资源产业链投资力度,初步形成了从上游碳酸锂到电芯的产业基础,逐步形成了一条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全产业链。正努力将锂电产业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全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青海依托得天独厚的锂资源,通过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这一平台,逐步形成了一条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全产业链。   以“锂”吸引企业落户   随着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不断升级,全球顶级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商“时代新能源”落户,北大先行、云南航天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入驻,2016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比亚迪也来了……   究竟是什么吸引了这些企业?是丰富的锂资源。   青海锂资源储量在全国占比80%,察尔汗盐湖锂资源占世界储量的三分之一。丰富的资源优势是青海最大的底气,也是青海走好绿色发展的最大资本。但是,资源优势并不等于发展优势,要以“锂”走遍天下,青海尚需把锂储量优势转化为锂产业乃至新能源经济发展优势,并以此带动全省产业结构转型...

相关报告
  •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终于落地 磷酸铁锂电池具成本优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3-28
    • 3月26日,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终于落地,2019年补贴政策从当日(3月26日)起实施,3月26日至6月25日为过渡期。 面对补贴下降,新能源车企的应对措施聚焦在降本提价,降本的一个重要办法就是从三元电池重返磷酸铁锂电池。根据最新方案,乘用车、客车和专用车补贴幅度较2018年平均下降超过一半。 补贴设置了3个月的过渡期,过渡期之后取消地方补贴,但新能源公交车地补仍保留。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对于地方推广新能源公交车(用磷酸铁锂)具有积极效应,磷酸铁锂电池2019年销量爆发的可能性大增。 铁锂具有成本优势 受补贴政策调整影响,叠加三元电池的冲击,此前在市场上风光无限的磷酸铁锂电池在2018年遇冷。 市场需求和装机量下滑直接殃及上游材料领域,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及毛利率下滑、增收不增利、应收账款高企等,成为了磷酸铁锂材料企业躲不开的难关。 但转机开始出现。3月26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方案,新版政策补贴强度在2018年补贴政策基础上退坡约50%,并设置3月26日至6月25日为过渡期。 同时,政策取消地方购车补贴,明确地补将转为支持充电、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新能源汽车后端使用场景建设和服务体验优化成为政策支持重点。 国信证券指出,鉴于目前新能源车企的盈利情况相对较差,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整车厂可选择余地不多。具体包括,追求更高能量密度电池以博取较高档补贴;改用相对更廉价的磷酸铁锂电池以降低成本;通过提升新能源汽车售价及压缩供应链利润来分解退补压力。 事实上,在补贴政策出台前部分车企已经提前行动。 在电池的选择方面,市场已经开始重视磷酸铁锂电池复苏带来的投资机会。当前,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可达140Wh/Kg,成本较三元电池便宜10%到15%,低端车型通过更换铁锂电池获得0.3到0.6万元成本节约。无论在性能,还是在价格上,铁锂电池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从工信部发布的2019年首两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来看,新车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乘用车比例明显提升。其中,2019年第2批28款乘用车中,有8款搭载了磷酸铁锂,占比28.6%;而2017和2018年,这一比例仅为10%和4.4%。 相比纯电动车型,插电混动车型更具备更换磷酸铁锂电池的理由。专家分析指出,插电混动车型补贴价格固定,不受电池能量密度等指标的影响;此外插电车型带电量12到16KWh,重量不足100公斤,更换磷酸铁锂仅增重10公斤左右,对整车影响较小。 本轮补提调整的过渡期后,叠加地补取消,乘用车单车补贴降幅超过70%。整车企业可以通过电气化成本和研发成本下降、调整汽车功能配置甚至涨价等方式来抵消部分补贴缺口,不需电池产业链全盘承担。在低端低续航车型上,车企选择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更为迫切,这也让市场坚定看好2019年铁锂电池复苏。 磷酸铁锂企业过会增信心 事实上,近日成功IPO过会的磷酸铁锂企业德方纳米,也让市场增强信心。 公开资料显示,德方纳米成立于2007年,主要从事纳米级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纳米磷酸铁锂为该公司的主要产品,被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此次IPO,德方纳米拟登陆创业板上市,募资9.95亿元,用于纳米磷酸铁锂等项目的建设。 背靠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优质客户,德方纳米的磷酸铁锂材料产销量持续上升,营收和净利润快速增长,成为磷酸铁锂材料领域的强有力竞争者。 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调研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LFP材料出货量5.84万吨,同比小幅降低1.2%,而德方纳米2018年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居行业前列。虽然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但德方纳米成功IPO表明其拥有较强的竞争实力。 事实上,虽然补贴下调预期一致存在,但新能源汽车销量仍保持增长。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顺利突破100万辆,达到125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达到106万辆,保有量达到280万辆。 进入2019年,新能源补贴大幅下滑预期并未影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2019年1月和2月分别销售9.1和5.3万辆,同比增长149%和54%,累计销量达到14.87万辆。其中,纯电动车11.49万辆,插电混动汽车3.38万辆。 业内预计,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70万辆,其中乘用车150万辆,商用车20万辆。在乘用车中,纯电动车预计实现110万辆,插电混动车实现40万辆的销售。 那磷酸铁锂的对应需求如何?根据鑫椤资讯统计,2018年国内磷酸铁锂材料产量6.91万吨,消耗量7.12万吨。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在对2019年的需求量预测中,考虑电动自行车和储能领域的大规模增长后,最乐观的预期增长1.17万吨。不过,如果铁锂电池能在EV乘用车领域大规模进入,预期值将会大大提高。 东方证券预计,2019年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为24.24GWh,叠加增量部分,2019年铁锂电池装机量同比将大增73.85%。而磷酸铁锂的复苏将长达2年,至少持续到补贴完全退出,即到2020年底。 铁锂上下游企业增长可期 在业内看来,每一轮退坡都将凸显磷酸铁锂电池的价格优势,尤其低端车型对补贴变动的敏感性更高,更换铁锂更为迫切。 目前,行业内多家公司有望获益,其中国轩高科是磷酸铁锂电池龙头;鹏辉能源则有望借补贴退坡变局机会,打入宇通和广汽供应链,实现装机量突破;磷酸铁锂正极厂家丰元股份;磷酸铁锂前驱体合纵科技均有发展潜力。 此外,光华科技借助主营业务PCB电子化学品,以低成本优势切入磷酸铁锂正极领域,该公司前期1万吨磷酸铁锂和配套磷酸铁项目已经投产。目前,光华科技处于产品认证阶段,预计下半年会实现批量供货。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5家公司均已披露2018年业绩预告或快报,而光华科技去年净利润增幅居前。业绩快报显示,光华科技201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5.20亿元,同比增长17.01%;净利润约1.37亿元,同比增长48.01%。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系经营规模增长、产品结构优化、经营效率提升带来的盈利增长。 鹏辉能源和国轩高科去年净利润将为3.05亿元和8.52亿元,同比增长21.33%和1.65%。其中,国轩高科去年净利润微增,主要系因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和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动力锂电池销售价格下降所致。 据了解,国轩高科目前量产的磷酸铁锂圆柱电芯能量密度达180Wh/kg,可配套续航里程超过400km车型国际领先,新开发的190Wh/kg的圆柱电芯产品也将于2019年量产,并持续保持和北汽新能源、江淮、奇瑞的合作。华创证券预计,2019年国轩高科磷酸铁锂电池在乘用车领域有望得到较大突破,动力电池业务料将高速增长。
  • 《动力锂电池全球龙头》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2-16
    • 概要 根据GGII的统计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动力电池装机18.3GWh,市场份额达到47.6%,位列行业第一;产品性能方面,公司位于国内一流水平,可配套绝大部分主流车企,供应关系稳定;成本方面,公司得益于“高能量密度体系+供应链管控+设备投资成本下降”,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事件 根据GGII的统计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动力电池装机18.3GWh,市场份额达到47.6%,位列行业第一;产品性能方面,公司位于国内一流水平,可配套绝大部分主流车企,供应关系稳定;成本方面,公司得益于“高能量密度体系+供应链管控+设备投资成本下降”,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公司基本情况 中国龙头打造动力电池王国:1)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以主业为中心综合布局锂电材料、储能系统以及其他相关业务,提供一流解决方案;2)团队脱胎于ATL,技术背景雄厚,2018-2020年三次股权激励强化团队凝聚力;3)持续高水平研发投入,在材料体系和结构工艺上创新升级;4)公司形成总部+四大研发中心+五大生产基地的全球化综合布局,目前规划产能接近300GW,即将迎来产能投放高峰期;5)供应链管控能力强,打造从原材料到动力电池回收的产业链闭环;6)坚持大客户战略,基本完成行业“跑马圈地”。 观点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潜在空间巨大: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距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规划目标差距巨大。伴随国内财政补贴政策退坡趋缓,特斯拉、大众引领的爆款车型拉动需求,以及存量出租车、公交车替换和B端采购预期加强,国内市场将迎来高速增长期;海外市场欧洲各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边际向好、欧洲主流车企陆续公布电动化大战略,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及车型改善,预计未来5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有望实现36%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速;与此同时,电化学储能市场也迎来高增长阶段。 机构盈利预测 业绩未来保持增持评级 市场一致观点 公司目前动态估值为1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