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床民营企业迎来重大利好 可安心谋发展》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 杨芳
  • 发布时间:2018-12-04
  • 11月1日上午,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些无疑都是非常务实的重大利好信息,每一条里面都包含着含金量高且细致入微的政策措施,对全行业都具有很好的提振作用。在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全面振兴中国制造业的征程中,民营机床企业将不断发展壮大,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相信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众多民营企业家们定会充分利用这些政策支持,安心谋划各自企业的未来发展。   11月1日上午,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   “所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这是一次非同一般的最高规格座谈会。10位企业家代表先后发言,就新形势下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十分重要的讲话。他表示,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后,我国民营企业纷纷涌现,机床工具行业有越来越多民营资本介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0年时,中国机床工具企业中,民营企业的数量和产值占比不足20%。之后,随着一批国有企业转制,有更多民营资本进入机床工具行业。   “十五”期间(2001-2005年),中国机床工具工业经济成分变动愈加明显,民营经济企业数从2002年的521个增至2005年的829个,占比从23.42%增至42.86%。“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国机床工具工业的民营化趋势更为明显,民营企业数从2006年的1160家增长到2010年的4986家,占比从48.3%提升到78.3%。在全行业销售产值中,民营企业产值占比从2006年的29%提高到2010年的69.5%。   从2011年开始行业下行,之后几年行业企业经历了调整。到2015年,中国机床民营企业数减至4623家,占比提升为81.7%。与此同时,其发展质量可圈可点。2015年,中国机床工具民营企业的利润总额在全行业占比达86.3%,展现了其在市场不景气大环境下的灵活性与竞争力。   座谈会上,习近平还表示,长期以来,广大民营企业家以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组织带领千百万劳动者奋发努力、艰苦创业、不断创新。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确实,经过多年艰苦奋斗,通过不懈努力和开拓创新,中国机床民营企业以其取得的越来越多的成绩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尊重。今天,已有浙江日发、北京精雕、大族激光、江苏亚威、宁波海天、成都普瑞斯、广州数控、大连光洋、山东永华、浙江海德曼、广州敏嘉、福建嘉泰等很多民营企业,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甚至站在国际舞台与高手同台竞技。   习近平指出,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变压力为动力,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当前要抓好6个方面政策举措落实。   一是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二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四是完善政策执行方式;五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六是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   这些无疑都是非常务实的重大利好信息,每一条里面都包含着含金量高且细致入微的政策措施,对全行业都具有很好的提振作用。在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全面振兴中国制造业的征程中,民营机床企业将不断发展壮大,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相信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众多民营企业家们定会充分利用这些政策支持,安心谋划各自企业的未来发展。同时,在今后的发展中,企业家们也会注重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克服不足、补齐短板,提升营商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为行业振兴贡献出更多力量! 做好产业规划 推动产业升级.

相关报告
  • 《机床行业迎来发展契机 智能机床将成重要发展方向》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7-06-20
    • 近年来,中国机床工具市场需求发生显著变化,需求总量明显减少、需求结构加速升级的市场新特征愈加明显。需求结构升级的主要方向在于 自动化 成套、客户化订制和普遍换挡升级。在提高产品技术和质量水平的基础上推动“数字化制造与智能制造”,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是机床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也是机床企业共同的努力方向。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近年来机床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14年产量达到39.1万台,比2010年增长65%。但与德、日等领先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功能部件、自动化刀具、数控系统依靠国外技术支撑。机床领域的技术研发与突破成为了“ 中国制造2025 ”战略重要工作。 4月份,在CIMT2017机床展期间,不少人员都反映,市场有了回暖的迹象。但随着国内机床上市公司一季报的陆续发布,却发现了数据支撑不够充足。但考虑到机床行业的特性,从接单到合同完成需要比较长的一个周期,因此一季报或许不能很好地判断目前的境况。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智能制造或 工业4.0 成为未来趋势的背景下,几乎所有的机床上市企业都在加大转型升级的力度,而智能制造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目前,中国数控机床消费总额占全球比例高达42%,机床保有量不断提高。伴随中国机床行业的快速增长、结构调整以及专业化分工深化,具有多方面技术和性能优势的电主轴将受益于下游机床工业产业升级。而进口电主轴价格高、交货期长、维修困难,国内产品进口替代空间广阔。此外,电主轴常因操作不当、部件磨损等原因导致故障,也会因长期使用精度下降而需要维护检修。 在低端产能过剩,需要各家都升级的形势下,做好差异化销售策略是很重要的。对于机床行业来说亦是如此,因此,机床需要自带诊断系统以智能诊断所有机床亚健康显得非常必要,通过智能化预测小故障让用户免去后顾之忧,是非常契合中国市场的客户需求的。只有真正帮助客户降低成本,产能更柔性,客户才觉得有未来。 在机床行业已经看得见有政府与企业开始共同打造智能生态圈,这其实也是一个需求。有人说,中国制造往后经过20年的发展,可能要慢慢脱离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甚至到小镇上去发展,这些地方可能是未来承载中国制造业一个新的依托。 自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未来经济肯定是波动式增长,波动中会出现下行,有一个下行曲线,只是围绕这个曲线出现波动。中国经济肯定是要保持在6.5%~8%的波动区间,2020年要实现小康目标,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很难实现这个目标的,但是高端取代低端产品却是必然的结果。 综上所述,在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新技术革命推动和市场需求牵引等综合作用下,机床行业的智能制造将步入加速成长期。智能制造的发展将对传统制造体系带来猛烈冲击,推动产业格局发生深刻变革。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机床工具行业面临市场需求升级的紧迫需求,经过新技术革命的洗礼,机床行业企业的经营模式将逐步转变。毋庸置疑,智能机床将成为智能制造体系中的核心装备,加快发展智能机床,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打造制造强国的首要任务。 .
  • 《中国先进机床在智能制造时代的发展》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5-12-09
    • EMO展一直被认为是机床业内“世界上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专业盛会之一”,且被看做是全球机床市场需求与走向的重要晴雨表之一。 2015年10月,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以下简称机床协会)近25年来首次组织了国内31家企业组团赴EMO参展。归来后,不仅对国际机床市场的形势有了初步的判断,而且更直观看到了其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格局变化 国际化和专业化是EMO展会的两大特点。 据资料显示,本届展会有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共1600家企业参展,其中意大利展商504家,其余1000多家企业来自意大利之外的各国,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另据主办方数据统计,为期6天的展会接待观众15万余人。其中,意大利境内观众人数达7万多,占比48.6%,国外观众人数近8万人,占比51.4%。 从统计数据看,虽然本次展会参展商较上届少了500家,但观展人数多了1万人,且境外观众多了2万多人。据机床协会工作人员分析,这是由于意大利与德国本身经济实力存在差距,近几年又受累于欧洲债务危机带来的影响,此次展会规模略逊于汉诺威展是有情可原的。而此次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