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牵手法国“未来工业计划”》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姜山
  • 发布时间:2018-01-11
  • 1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习近平强调,双方要大力深化核能、航空航天等传统领域战略合作;不断培育新的合作增长点,加快推动农业食品、医疗卫生、城市可持续发展、绿色制造、金融等新兴领域合作;继续推动“中国制造2025”同法国“未来工业”计划全方位对接,加强创新合作,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更好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其中,在中法发布联合声明中,中法两国愿推进《中国制造2025》与法国“未来工业计划”对接。双方支持两国企业在自愿和平等基础上开展互利合作,制定未来工业共同规范和标准。双方承认保护敏感数据和商业机密的必要性。

相关报告
  • 《中国制造?》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5-05-15
    • 中国制造? 亚洲仍将占据制造业的领导地位,其他国家面临发展困境。 中国通过本土生产、产销外国的方式改变自身经济的同时,也改变了全球的经济。1990年,中国只占全球制造业产值不到3%的比重;现在这一数字上升到将近25%。中国生产了全球80%的空调、70%的手机和60%的鞋子。中国崛起的白热化趋势进一步促使供应链向东南亚深入扩展。“亚洲工厂”如今生产了将近一半的全球商品。 中国一直紧跟着“亚洲四小龙”如韩国和台湾的步伐。许多人推测,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制造业的指挥棒将会指向世界其他地方,使这些国家或地区也能依靠制造业繁荣起来。但是中国不仅没有因薪酬上升而产业遇冷,反而抓紧了对市场的掌控。低成本工作的确从中国转移到了东南亚,这一结果更是增强了“亚洲工厂”的主导地位。这一局面为中国轨道之外的其他新兴市场制造了难题。从印度到非洲再到南美,变幻莫测的富裕之路变得愈发艰难了。 怠工 中国经济不如以往强劲了。房地产市场因供应过剩面临危机。日益增加的债务成为负担。本月早些时候,中国政府宣布今年的经济增长指标为7%,这也是二十多年来最低的目标。而本周的数据显示,即使是7%的增长目标也并不容易实现。然而,中国在制造业方面仍具有三大优势,并将有利于总体经济的发展。 首先,中国在发展高端市场,进行高产值研发的同时,也仍紧抓低成本制造业。中国在全球服装出口产业的份额增加了,从2011年的42.6%到2013年的43.1%。中国也正在尝试用更少的原材料制造更多的产品。世界银行发现,中国进口原材料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从20世纪90年代巅峰时期的60%下降到了如今的35%。部分原因在于中国拥有其他国家争相模仿的有效的供货商集群。中国有优秀的、改良的生产结构。中国计划到2020年建设10座机场。根据中国政府最新的“2025中国制造”政策的指导,中国公司正在利用自动化技术提高生产率,以弥补劳动力成本增加带来的不利影响。 中国的第二大优势就是“亚洲工厂”本身。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低成本工厂确实正在离开中国。其中大多数都转移到了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东南亚地区。这一过程却带来了相应的负面影响。去年,一个NGO组织发现,马来西亚电子产业大约30%的工人都属于强迫性劳工。但是,在三星、微软、丰田和其他跨国公司削减中国地区产量、转向缅甸和菲律宾的同时,他们也强化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区域供应链。 中国的第三大优势在于,中国正迅速发展为重要的需求市场。中国消费阶层日益增长,亚洲工厂正在占据更高份额的高利润市场和服务业。与此同时,中国市场的需求也进一步强化了亚洲供应链。在中国市场竞争问题上,本土商人比远距离的竞争者更有优势。 灵活的政策能进一步发挥这些优势。东盟有能力抢占低端制造业市场。中国占美国鞋业进口市场的份额从2009年的87%下降到了去年的79%。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分走了其他份额。但是,东盟可以进行更多努力,来创造一个致力于复杂商品和服务的专门市场。区域贸易,当然最好是全球贸易将使制造业网络从中国覆盖到周边其他国家的过程更加顺利摆脱外国对零件的限制后,泰国在汽车制造业方面的实力证明,正确的政策是如何使东南亚国家与中国机器制造业对接的。 不幸的是,其他新兴经济体却高兴不起来。他们缺少一个巨大的经济体来担任区域组织的核心。北美自由贸易区将墨西哥的公司纳入了纵贯北美的供应链之中,但是却没有包括中美和南美的一些国家。沉重的贸易壁垒使西欧将不会像帮助中欧和东欧一样帮助北非国家。 即使当印度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从亚洲工厂手中分走了部分产量,另一个问题仍然存在。制造业可能不会再创造曾经可观的就业局面和经济收入了。过去,出口导向型制造业使大量劳动力从田野进入了工厂,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现在的科技进步减少了工厂的劳动力需求。中国与其邻国可能是最后搭上廉价劳动力顺风车的国家。 出口无疑是新兴市场获得成功的最可靠途径。在全球市场内竞争是最有效的提高生产率的方式。但是亚洲工厂之外的其他政府必须依靠多种多样的发展方式——不仅仅是制造业,还有农业和服务业。印度IT产业就是很好的例证,但是这仅仅是高技能人员的产业,这个国家庞大的劳动力市场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促进政策实施 如今的发展模式需要更多的政策制定者制定更有效的政策,而不仅仅是在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的竞争。全球贸易服务进一步自由化将有利于南美洲和非洲。基础设施花费除了集中于港口和道路建设外,还要注重光导纤维电缆建造。教育是关键,要想进入全球市场,高技能劳动力必不可少。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些建议可能较难实施。但是,想要靠中国不再廉价的劳动力分到一杯羹,结果只能是失败。
  • 《工业 4.0 大潮,中国工业互联网很香,助力中国制造弯道超车》

    • 来源专题:装备制造监测服务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11-06
    • 这次疫情,众多制造业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迅速调整供应链,及早转产、复产。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意识到工业互联网是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必由之路。 中国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制造业大进化 工业4.0概念最早由德国提出。而近几年中国在数字工业领域开足马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正在快速兴起,并掀起了一轮信息化革命浪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达到2.13万亿元,同比增长47.3%。预计2025年,这一数字将突破5万亿元。 随着中国5G的快速发展,工业互联网亦将发展提速。中国企业在工业网络、安全、系统集成、平台自动化、软件大数据、工业云等工业互联网涉及的各领域都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已经不少中国工业互联网企业具备了创新技术、平台和强大的实战能力,为企业降本提效、技术升级和全面实行数字化的能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应急管理部联合印发《“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为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重要指示,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工业基础雄厚,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丰富,11月24-27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 DMP大湾区工业博览会旗下的“大湾区工业互联网主题展”, 联合两大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汇聚全球技术资源、产业资源、合作资源,为工业企业提供集展示、体验、服务、交流对接四位一体的展会平台,这将是中国“工业互联网”领域内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含金量最高和影响力最大的工业互联网展会。 群英荟萃,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 作为全国规模大、辐射广、影响力强的工业互联网展,本届DMP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展(hlw.dmpsz.com),经过6个多月时间综合遴选出了100多家国内最具创新性和成长性的工业互联网领域企业,大部分为龙头企业,并承建国家级、省部级工程实验室及技术中心,荣获优秀大数据案例及科技进步等多个奖项。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腾讯、格力、富士康、华工、华龙讯达、云镝、中和互联、黑湖智造、蘑菇互联、迈艾木、东土、嘉泰智能、美云、模德宝、滴普科技、珞安、斯凯普斯、创新奇智、数设、益普、轻网科技、鼎捷、携客云、玛斯特、江门云科、宝安区、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等参展企业。 聚焦应用,特色专项活动 作为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能让生产端到终端的整个链条中每个环节的资源和服务高度聚合,以市场为导向,提高整体效率,从而避免了各自为战、重复浪费的情况发生。因此,工业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为工业的转型升级开辟了新路径。 展会期间,汇聚国内外优秀专家、企业和创新资源共同助力打造多场“智库级”工业互联网高端论坛活动,大会包含主旨报告、多场专题会议,专家考察、专题对话、创新成果对接交流等系列活动,包括产业集群数字化企业现身说法对话、广东省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作总结、广东省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标杆授牌、国家与广东省工业互联网政策深入解读、工业互联网转型升级供需对接会等,建立政府、企业、产业联盟等多层次沟通对话机制,直面工业互联网专家,分享工业互联网智慧,并以“线上+线下”的形式,从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5G+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方面展现应用场景方面展示前沿成果,推动资源对接和项目落地。 未来可期,多项成果落地案例展示 展会期间,将在来自工业互联网相关行业企业代表、技术专家等共同见证下,将发布多项应用成果案例,包含“5G+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综合解决方案,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案例展示等,全面提升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创造和分配的能力,加速流程再造、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能够极大地激发生产力乘数效应,形成新的生产关系,培育新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 目前,国内众多工业互联网企业在帮助制造业实现智能化转型方面已经有了很多成功实践,工业互联网与生产设备、质量管理、协同管理、能耗管理、运营管理等进行融合,把过去沉淀下来的产业基础数字化、智能化,实现协同共享。譬如通过互联网,软件、生产控制计划、自动排产,未来企业不再只是简单的自动化生产,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设备便能清楚了解生产进度、加工质量的智能制造;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并以此延伸到运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管理,包括生产单元(车间、产线、设备)实时监控;在生产现场,利用机器人和A I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快速继承熟练工人技能,满足企业小批量生产的需求。基于大数据的产线智能检测解决方案,实现了运行数据的实时抽取和建模,并将操作异常检出率提升26%及关键点位异常检出率提升33%;设备远程运维,产线数字仿真,厂区能源管理,智能生产看板,企业经营看板…… 在全球经济风雨飘摇、仍处深度衰退之际,中国经济能够率先企稳、反弹,也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助力。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是一个推动工业体系变革、带动产业转型提升、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是顺应技术、产业变革趋势,加快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的客观要求。更是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本次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展的举办,将为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提醒大家,展会免费对外开放,有兴趣的朋友,现在可以上展会官网(hlw.dmpsz.com)可免费预约参观了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