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多孔纳米板构建了用于超大容量超级电容器和电池阳极的三维碳网络》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3-18
  • 以低成本农业废弃物莲子荚为前驱体,氢氧化钾(KOH)为活化剂,制备了一种先进的分级多孔纳米板三维碳材料(HPNSC)。所制备的HPNSC材料具有分层多孔纳米板结构,具有三维碳纳米板网状结构,能够在充放电过程中快速高效地转移Li+/Na+/H+。组装的HPNSC//HPNSC对称超级电容器在1mol l - 1 Na2SO4电解液中具有41.3 W h kg - 1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为180 W kg - 1。即使功率密度增加到9000 W h kg - 1,能量密度仍然可以保持在16.3 W h kg - 1。当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可逆电极时,这种HPNSC材料可以在0.1 a g−1时达到1246 mA h g−1的高比容。此外,带HPNSC电极的钠离子电池在循环3350次后仍保持了161.8 mA h g−1的良好循环性能。电化学性能表明,本文开发的HPNSC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储能电极材料,可以为其他领域设计和开发高孔储能材料提供新的思路。

    ——文章发布于2019年3月13日

相关报告
  • 《三维石墨烯球体及其衍生的分层多孔结构,用于高性能超级电容器。》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7-10-15
    • 石墨烯(基于)多孔结构,对超电容器具有很高的要求,因为在合成过程中可以提高电荷的存储和传输能力。摘要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方法,首先,通过将分散的散度冻结在球体系结构(GOS)中三维(三维)组合,然后通过对高阶热减振的方法进行分层多孔石墨烯(HPG)网络的开发。这就导致了一个比1号的30f g 1的优越的重量特殊的电容,在10000个周期之后,电容率保持在93%。与GO粉末相比,这些值代表了30-50%的显著电容增强,并且是基于不同化学减少路线的基于go基结构的最高报告之一。此外,一种固体柔性超电容器是用聚合物凝胶电解质来构建HPG的,在1.0马cm 2的情况下,它表现出一种卓越的区域特殊电容,具有特殊的循环稳定性。这项工作揭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基于go基材料的合成方法,以增强电容式能量储存。 ——文章发布于2017年10月12日
  • 《多孔锰掺杂钴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锂离子可充电电池的稳定阳极材料。》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5-16
    • 氧化钴是一种过渡金属氧化物,它是一种用于储能应用的电极材料,特别是在超级电容器和可充电电池中,因为它具有较高的电荷储存能力。然而,它的电导率低,这实际上妨碍了它的长期稳定。在目前的工作中,通过一种简单的、可控的、尿素辅助的甘氨酸-硝酸盐燃烧过程,采用一种简单的提高钴氧化物电导率的策略,通过碳涂层和锰掺杂实现稳定的电化学性能。碳涂层Mn-doped Co3O4 (Mn-Co3O4@C)的结构分析证实了纳米颗粒(约50 nm)的形成与连接的形态,表现出尖晶石结构。Mn-Co3O4@C电极显示优越的电化学性能作为锂离子电池阳极,交付特定容量的1250 mAh g−1。Mn-Co3O4@C演示了性能优良的长期稳定、保持电荷存储能力完整甚至在高电流利率由于丰富的协同效应快速kinetics-provided电子导电性,它允许离子自由行动从反应网站活跃网站和电子在氧化还原反应和高表面积基质结合介孔结构。使用Mn-Co3O4@C和标准LiCoO2电极的完全组装的电池装置显示90%的容量保留超过100个周期。 ——文章发布于2018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