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它们在体外和体内的细胞吸收的影响》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7-09-24
  • 理解纳米材料(NMs)的细胞吸收是揭示NMs的生物医学效应并促进其临床应用的一个基本和关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体外和体内的NMs细胞吸收差异的强调,着重回顾了近年来关于NMs(尺寸、硬度、形状、表面修饰)的四种物理化学参数对体外和体内细胞吸收的影响。这篇文章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用的线索和新思路,以深入理解NMs细胞的吸收。

    ——文章发布于2017年9月20日

相关报告
  • 《黑磷纳米片的体外和体内毒性。》

    • 来源专题:实验室生物安全
    • 编译者:张虎
    • 发布时间:2019-10-17
    • 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纳米材料,黑磷(BP)纳米片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理化性质而引起了广泛的生物应用兴趣。尽管BP纳米片在癌症诊断和治疗应用中具有优势,但它们的生物安全性问题仍不清楚。本文中,我们报告了BP纳米片的体外和体内毒性的系统研究。体外实验表明,BP纳米片会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方式降低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活力。机理研究表明,BP纳米片会干扰线粒体膜电位,从而导致细胞内ROS增加。这些反应进一步启动了caspase-3的活化,并最终指示细胞进行凋亡。然后,BP纳米片的体内实验表明,单次注射BP纳米片不会在短时间内对小鼠产生毒性,而多次注射BP纳米片会对小鼠的肝和肾功能产生不利影响。有趣的是,小鼠的肝和肾功能在恢复期后恢复正常。我们的发现为BP纳米片的合理设计提供了见识,并指导了它们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微纳米姜黄素的分子建模研究与体外和体内抗菌验证》

    • 来源专题:农业生物安全
    • 编译者: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23-09-02
    • 重新利用天然化合物作为抑制靶点来对抗细菌毒力是克服传统抗生素耐药性的重要潜在策略,在本研究中,研究了微纳米姜黄素对四种主要细菌病原体(即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姜黄素的杀菌敏感性可概括为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进行分子对接分析,以确认姜黄素对最重要且已确定的群体感应通路信号蛋白SecA-SecY、LsrR、PqsR (MvfR)、AgrA的影响,这些蛋白在细菌通讯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计算机物理化学性质表明,姜黄素作为一种营养保健品可以归类为类药物化合物。在四组白化大鼠中采用体内感染伤口模型。与对照组相比,局部使用纳米姜黄素洗剂后,在受伤后第 15 天,伤口面积显着减少 (98.8%),细菌活菌总数减少近 100%。获得的数据表明姜黄素纳米颗粒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活性,并且可能具有作为新型外用抗菌剂和伤口愈合剂的临床实用性。